天天看點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又到周五,2022年的第一個周末就要來了。别看這周隻有4個工作日,但我比以往的任何一周都要忙。

你們都知道了,滿滿受傷不僅不能上學提前放了寒假,我還得每天花2-3個小時帶他去醫院換藥,更不要說陪他玩的時間。這讓本來就緊湊的生活工作更加忙碌。

雖說這些天我挑戰了各種不可能,但文章還是寫得也很不在狀态。任我再心大樂觀,也忍不住想吐槽幾句,2022年這個開局可真不怎麼樣.....

但這隻是大人的感受,受傷滿卻頗有一種因禍得福的竊喜.....滿滿每天開心得呀,喜悅從臉上身上情緒上全方位地散發出來,藏都藏不住,滿眼都是小星星。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不用上幼稚園學習,不用去練籃球,不用早起,想玩就玩!自由自在不受限制的他每分每秒都發自肺腑地開心。

這種快樂也感染了我,我們這些無聊的大人還真應該像小朋友學習:沒心沒肺,活着不累。

如果做不到,就再假裝一下吧!昨天怎麼說的?人生如戲、全憑演技,是中年人居家旅行必備之良藥哇~hiahiahia~

劃水這麼多天,我也得幹點正事兒了,回到咱們今天的話題,聊一聊家有兩面三刀的孩子,該怎麼教育才好....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實不相瞞,這個兩面三刀的牆頭草不是别人,正是我家的小滑頭滿滿(感謝這個狀況頻出的熊孩子給我的公衆号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

之前我總給大家說,這是個十分狡猾的孩子。為此我還寫了一篇關于小朋友說謊的内容:《不瞞你說,我對孩子瞪眼說瞎話,并沒有很在意....》。

不過随着滿滿年齡的增長,這種狡猾有點向油膩發展——他現在不僅編故事的能力爐火純青,還練就了一身兩面三刀、見風使舵的本事,宛如一棵柔韌性超強的牆頭草,在不同人面前能把一件事說出完全不同的版本。

講真,這個特點如果不刻意觀察,幾乎識破不了。要不是上一次滿滿跟我鬧沖突,我們都要被這個小孩耍了。

就是我出院回家那段時間,滿滿忽然不愛搭理我了,他也不想回家住,不想跟我玩,我說什麼也愛理不理,一改以往“老粘人”的狀态。

開始身體不太好我也樂得清靜,但總這麼别别扭扭的也不是個事兒啊,這裡面肯定有心事兒。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是以我積極尋找原因,耐心和孩子溝通原因,也讓其他家人幫我了解孩子的想法。聊到後來我們都驚了,這孩子的演技可真不錯!

關于懶得理我的原因,他跟我說一套,跟外婆外公說了另外一套,轉頭又跟爸爸講了和前兩個都不同的說辭。最後到了奶奶家,事情又變成一版新故事。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聽到的是實情,但越溝通越奇怪,最後才發現滿滿的兩面三刀——見什麼人就說什麼話。

這還不叫厲害,更厲害的是,滿滿說的每句話都是真話!乍一聽都對,但一對細節,才發現這孩子對細節做了避重就輕、斷章取義地處理,讓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了解——

你以為你以為的是你以為的嗎?不,你以為的都是我讓你以為的。

能做到如此,不僅說明滿滿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判斷力、想象力和能自控的演技,更說明他已經洞悉了家裡每個人的心理特點和家庭成員之間沖突點——借此來實作資訊差,幫助他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我滴神呢,滿滿這是憑一己之力搞出一場無間道、甄嬛傳、延禧攻略哇!失敬失敬。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見滿滿如此“不實在”,可把直男老張給郁悶了,不敢相信自己生出這麼有心機的娃,還算計起自家人來。

為此,我和老張差點“吵”了一架!

正方老張覺得,滿滿的見風使舵都是大人慣出來的,全家人都是摘星星附送月亮的寵愛模式,讓孩子得到的太多,還不知道珍惜和滿足。是以咱必須降低娃的生活标準,兒子得窮養一點。

反方老母親我聽完一臉懵:啊?啥?這都哪跟哪?

我不否認老張說的有道理,但這兩件事之間并沒有直接聯系。

兩個人反倒就孩子的生活方式辯論起來。

老張主要講道理,噼裡啪啦都是義正嚴辭的“因為,是以”;

而我則擺事實,從日常養娃的實際出發,說的都是“雖然,但是”...結果自然是誰也說不了誰。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還好我們有一點始終達成共識:孩子的錯,都是大人的錯,一定是養育方式出現了問題,隻是一時找不到原因。

講真,這事兒真不能靠爸爸(預設老張看不見這句話 ),親自下場養育孩子的老母親都知道,聯系不到實際的理論都是廢話,還是得從平時的點滴裡觀察。

當然,第一件事是修複我和滿滿的關系。這事兒不難,雖然滿滿說了N個版本的故事,但拼湊在一起核心原因就找到了。知道問題所在,解決它還不是手到擒來?這件事改天咱們單獨聊,标題我都想好了。

之後,我就開始找滿滿如此圓滑油膩的原因。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思考,我從兩件小事窺探到問題所在。

一件事是滿滿在外婆家拿到零食後,偷偷跑到廚房裡吃。我媽問其原因,他說怕我看見會說他。

另一件事就是滿滿在奶奶家要玩鬥地主,忽然見我回來謊稱在算加減法,理由一樣,怕我說他。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這兩個生活碎片折射出滿滿兩面三刀的動機:

他在趨利避害,通過試探不同人的底線,找到鑽空子的機會,又擔心暴露,就隻好人前一套背後一套,不斷拿捏好人物關系,去實作自己的小心思。

比如說,滿滿知道我的要求最多、管的最嚴,就從更願意滿足他、教育更寬松的隔輩入手,去幹在我面前不能做的事兒,還一起“瞞”着我(其實有些我也知道,但我真解決不了)。

還比如說,滿滿知道所有人都疼他,就會用語言戰術引發家庭成員的“内卷”:

他在一方老人家作妖,如果說他他就會搬出在另一家為什麼就行來制造沖突;

在另一家要什麼東西未果,又會故意說那邊就會給他買了什麼什麼新玩意兒,倒逼老人妥協。

這小子倒是看得清清楚楚,我能管他,但我管不了爹媽,我能跟我父母提要求,但在公婆那更多是沒轍。反過來也一樣——這注定是一場打不完的羅圈架。

這讓我瞬間就想通了,瞬間就找到了背後深層的教育問題:養育的尺寸不統一是造成孩子兩面三刀最核心的原因。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咱們反過來推理,如果所有家庭成員都遵循一個标準,一個規則,一套邏輯,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一條線一馬平川,那孩子就沒有機會去鑽空子——壓根也沒空子。

正是因為标準參差不齊才帶來死角,讓孩子有機會通過兩面三刀獲得額外甜頭的機會。

現在回想起和老張的争論,他說的确實沒錯:降低一下生活标準,不要事事滿足,大家都平淡一點也就沒那多犄角旮旯讓娃鑽空子,他也就能消停了。

可我說的也沒錯!家裡6個大人1個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極其造成内卷的環境,而且隔輩就是很容易過分寵比着寵,根本不受我們控制啊。

而且我也不得不加入到讨好娃的内卷當中,我也不想,但沒辦法。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别人寵就我管本來就讨厭,時不時還得拿我震懾娃,孩子怎麼想?我可不就是面目可憎的惡人。

我再不讨好他,把軟硬兼施的“軟”補回來,等我管的時候不僅沒發揮不了效果,還得形成親子沖突。(現在你們知道滿滿為啥又不理我了吧?)

這就是這一屆老母親無比尴尬的處境:裡外不是人,還什麼都改變不了。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改變不了也得做點什麼,不能再助長孩子興風作浪亂作妖的風氣。我想了想,有3個方向可以做出努力。

第一,(盡可能)達成育兒的統一戰線

大家看到括号裡的字就知道,這事兒幾乎不可能,有幾個家庭參與育兒,就會有幾套标準!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我們隻能盡可能減少參差和其絕對值,讓标準統一一點。

比如減少參與育兒的家庭,一段時間内就1-2個家庭主帶(隻選一方老人),避免形成内卷環境;

還比如把娃送有統一标準的托班or幼稚園,讓其他标準代替家庭不同标準。

如果必須段時間内多個家庭參與育兒,最好協商出一個核心育兒法則,大家向這一個标準看齊,在保持基本大方向的前提下,細節盡量遷就統一,避免這裡這樣,那個那樣的落差。

比如大家商量好,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哪些沒商量,哪些可以做退讓,最好統一說辭。務必把限制的原因和理由跟孩子交代清楚,讓孩子了解利害關系,而不是甩鍋給别人:“XX不讓你幹”,這會打破家長的統一性,讓孩子鑽空子。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第二,避免當孩子面評價其他養育人的方

法,尤其是負面的

這一點很關鍵!在孩子面前不評價其他人的教育方法真的特别重要,因為這些觀點會讓孩子明白大人之間的不統一和沖突點,很容易讓孩子抓住作為突破口搞小動作。

别小看孩子,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孩子也是小小的人,越大越懂任務關系。

除此之外,不用其他養育人震懾孩子也同樣重要!這樣不僅影響他方親子關系,還會展現出己方教育的軟弱,反倒讓孩子得寸進尺。吓唬從來不是好的方法,千萬别圖一時好用。

第三,及時糾偏,開誠布公想地談

如果大家像滿媽家這樣,沒辦法減少帶娃标準,也沒辦法統一戰線,孩子也已經各種見風使舵....那就和孩子把所有他想鑽空子的點一一解釋明白,我們為什麼更嚴格。

談話風格一定要像對待大人一樣哦,而且把孩子往長大,有責任、有能力去架。

相信我,孩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懂事和自控。隻要真誠平等且把前因後果和孩子解釋清楚,他一定會慢慢明白其中的緣由。

當溝通填平标準不統一帶來的挖地,加上适度的滿足,孩子就不會再挖空心思去要太多。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而且被當成大人,會極大滿足孩子對power的擁有,更願意限制自己。

目前這個方法在滿滿身上還是很有效果的,而且還極大修複了我和他之間的“沖突”,關系也變得格外融洽。

第四,不要小題大做,兩面三刀和道德品

質沒關系!

别覺得孩子不夠真誠,其實這不過是适應環境激發的能力,不要給娃貼标簽!孩子還是好孩子,平時的品德教育過硬,真不影響什麼。

以我的觀察,平時滿滿還是一個很熱心,很誠信,很實在,樂于助人、喜歡分享的小暖男——隻不過鬼點子多一點,情商是真的高。

如果孩子兩面三刀,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這個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