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送禮是個技術活,送了八個金壽桃,官丢了,送了兩土筐,當了将軍

自打“北洋軍閥”的老祖宗袁世凱駕鶴西去,他的徒子、徒孫們可是樂壞了,失去了往日的限制,立刻就露出了本來的真面目,露胳膊挽袖子、拉幫結夥,以最快的速度,分成了直、皖、奉三系軍閥,把個諾大的國家硬生生的給分裂成三塊。在這波詭雲谲的軍閥混戰時代,倒也湧現出一批“英雄好漢”,亂世出枭雄嘛。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是命中注定,大軍閥張宗昌“橫空出世”了。

送禮是個技術活,送了八個金壽桃,官丢了,送了兩土筐,當了将軍

張宗昌

張宗昌,字效坤,山東人,一米八五的大個,腦瓜子大、脖子粗,有點像夥夫。都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此話不假,别看張宗昌長得傻大黑粗,可心眼不少,他文化不高,可是人生經曆豐富,總結了一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事到萬難須放膽,他把這七個字刻在軍刀上,時刻激勵自己。字不多,可說的挺有點道理,靠着這句話,還真闖出一片天來——曆任山東省軍務督辦、直魯聯軍總司令,在民國初期也是赫赫有名的大軍閥。看來還是實踐出真知啊!

1、 第一次送禮,八個金光閃閃的純金壽桃——官丢了

張宗昌早年參加革命黨,在陳其美部下任光複軍的團長,後升任江蘇陸軍第三師師長,

次革命時,跟“北洋軍”交戰,一看是真打不過人家,立馬在前線倒戈,投降北洋将領馮國璋,從此成為直系軍閥的一部。張宗昌的原則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犟眼子”沒有好下場。各位,多學着點,沒壞處。

後來追随大總統馮國璋,擔任“北洋軍”暫編第一師師長,在跟江西督軍陳光遠争地盤時,被陳光遠一頓“機槍手榴彈”伺候,部隊解散了,張宗昌充分發揮個大腿長的優勢,一溜小跑,以一個長跑運動員的姿态,沖進了北京城。

回到北京,先找老鄉國務總理靳雲鵬、再找老朋友财政次長潘複幫忙,追回了以前拖欠的軍饷貳拾萬大洋,本來按照軍閥時期不成文的傳統,既然部隊沒了,這筆錢就成了張宗昌的私人财産,貳拾萬大洋擱到現在恐怕得是億萬富豪了,就是啥也不幹,也夠吃喝一輩子了。但老張不這麼想,那個年月,錢财在權力面前就是一堆“糞土”。張宗昌的想法是:先要權利,然後才能弄回更多的“糞土”。

都說無巧不成書,想瞌睡就來枕頭了,過幾天就是直系大首領曹锟的六十大壽,張宗昌心一橫,用這貳拾萬大洋打造了八個純金壽桃。

曹锟生日那天,張宗昌把這八個金光閃閃純金壽桃,往八仙桌上一放,晃得曹锟半天沒睜開眼睛,曹锟一把抓起一個金壽桃用牙咬了咬,一邊嚴肅地對張宗昌說:你這是幹嘛哪?不就是過個生日嘛,你這整的也太邪乎了,咱哥倆誰跟誰呀,下不為例,下不為例啊!說着拉起張宗昌的手向書房走去。

送禮是個技術活,送了八個金壽桃,官丢了,送了兩土筐,當了将軍

純金壽桃

不大會

功夫,張宗昌笑呵呵從裡面出來了,身後飄來了曹锟和藹可親的聲音:效坤老弟呀,關于部隊編制和裝備的事回去等信兒吧。

過些日子,信兒是等來了,不過不是什麼好信兒,直系軍閥的二把手吳佩孚把這事給攪黃了。送出去的禮潑出去的水,得,這貳拾萬白花花的大洋算是打了水漂了。張宗昌氣得是兩眼直冒火星子,牙一咬、腳一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直系”不要我,我投奔“奉系”張大帥去!

2、 第二次送禮,兩個土筐——張作霖笑了

張宗昌一生氣,率領一

杆子

衆兄弟,風塵仆仆再闖關東,投奔聞名遐迩的“東北王”張作霖來了。張作霖雖然是“胡子

”出身,但為人豪爽,重義不重利。見張宗昌來投奔自己,很是高興,一把握住張宗昌的手說:

效坤

老弟,你到俺們這旮沓就對了,俺們東北人賊熱情,啥也别說了,先上炕整兩盅。邊說邊指揮手下安排酒席款待張宗昌一行人馬。

當時,正值軍閥混戰時期,很多過去比張宗昌地位高、名氣大的失意軍閥政客都紛紛投奔張作霖,造成了人多、官少的局面,結果張宗昌隻撈到個“高參”的虛職,工資待遇還可以,他是個有“鴻鹄之志”的人,雖然有點失望,但沒有絕望。他拿出了軍刀,看着上面刻着的“事到萬難須放膽”這七個字時,好主意立刻有了。

春節期間,張作霖的“大帥府”是熱鬧非凡。大廳裡給張作霖拜年送禮的人是烏泱泱一大群人,這時,隻見張宗昌手裡拎着兩個大土筐,大踏步的走了進來。見到了張作霖,把土筐往地上一放,雙手抱拳,大聲說道:效坤遠道來投,敬獻禮物,請大帥笑納。不等張作霖回話,轉身退出了大廳。副官上前,掀開蓋在土筐上的布簾一看,分别是一筐新鮮水果、一筐珠寶面料。在場的人議論紛紛,叽叽喳喳,都紛紛笑話張宗昌是個“土老帽”,哪有拎着兩個大土筐送禮的,而且還不用“扁擔”挑。張作霖卻笑了,而且笑得意味深長:張宗昌是想給他張作霖的事業上“添磚加瓦”,怎奈缺少“扁擔(權柄)”,寓意很深,一般人還真不明白。

送禮是個技術活,送了八個金壽桃,官丢了,送了兩土筐,當了将軍

挑筐

春節過後,張作霖立馬任命張宗昌為憲兵營長,張宗昌明白這是張作霖在進一步考驗他,也沒嫌棄官小,立馬上任。

從此,在張作霖支援下,張宗昌開始了他的“開挂”人生。僅僅用了兩三年的功夫,就從旅長、軍長一直到當上了山東軍務督辦兼直魯聯軍總司令,官拜陸軍上将。一時間風光無兩,世人皆傳之為“三不知”将軍,即“兵不知有多少,錢不知有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 也有人稱之為“張三多”。

結語:

送禮是個技術活,含金量還挺高的,一般人還真掌握不好。都說官不打送禮的,那得看你送的是什麼“禮”,有人喜歡古董字畫,你送了一大堆真金白銀,那在人家眼裡就是“糞土”,為嘛?太俗了,簡直是俗不可耐!書法字畫多高雅,再說升值空間也大啊;有人喜歡美女,你送了一幅唐伯虎的《王蜀宮妓圖》真迹,搞不好人家可能當着你的面把畫給撕了,又為嘛?人家喜歡“真人”、不是“真迹”,你這拿張破紙畫的美人能解決問題嗎?

送禮的核心技術是啥?是投其所好呗,其實也沒啥難的,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張宗昌同學把這層窗戶紙捅了個大窟窿,啥都看明白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