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發生饑荒,為何災民甯可忍饑挨餓吃樹皮,也不願捕魚吃?

偉大愛國詩人杜甫在《兵車行》中寫道:“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複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詩中刻畫了一幅國家戰亂,百姓民不聊生的凄苦畫面。在中國古代曆史上,不論是異族入侵還是朝代更替,總是離不開“戰争”二字。

古代發生饑荒,為何災民甯可忍饑挨餓吃樹皮,也不願捕魚吃?

頻繁的征戰耗用了大量的勞動力,加上季節更替,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天災,古代常常出現糧食供應短缺。富裕的人家往往會有存糧,而普通的農民家庭,口糧都是靠當年的糧食收成解決,一旦出現自然災害,他們不僅分文無收,更是連口飯都吃不上。

賈誼在《新書·無蓄》中寫:“世之有饑荒,天下之常也。”可見古代鬧饑荒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一個頻繁的事件。自漢朝開始到民國年間,史料中有記載的饑荒事件達到72次之多,因為沒有糧食而活活餓死的人,有時甚至比戰争中死亡的人數還要多。

古代發生饑荒,為何災民甯可忍饑挨餓吃樹皮,也不願捕魚吃?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好奇,種植的糧食沒有收成,不是還有其他東西可以吃嗎,如今的捕魚業這麼發達,古代人不懂得抓魚吃嗎?其實,表面上看水産的确是饑荒發生時能夠替代糧食供應的一大來源,但問題是古代最容易發生饑荒的地區,往往水系并不發達。根據記載中饑荒發生地方來看,北方地區發生饑荒的頻率要遠遠高于南方。

除了戰争是導緻饑荒的一大因素外,自然災害中尤其以旱澇和蝗災最為嚴重。我國曆來是個農業大國,相比較而言南方的氣候和土壤優于北方,更适宜多數農作物的種植。而且南方水源豐富,适宜大面積種植水稻,被稱為“魚米之鄉”,多數地方都比較富饒。即便發生澇災,往往也不至于演變為饑荒的悲劇。

古代發生饑荒,為何災民甯可忍饑挨餓吃樹皮,也不願捕魚吃?

而北方氣候幹旱,幾十天不下雨都是常有的事,農作的灌溉都依靠水塘和一些小溪流。一旦發生旱災,不僅土地幹裂,農作物顆粒無收,為數不多的河流和湖泊都幹涸了,也就提不上捕魚這回事。

在《資治通鑒》的記載中,漢獻帝在位年間曾經發生過一次全國大饑荒,起因就是蝗蟲肆虐,莊稼都被啃食,這次的饑荒算是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不僅全國上下民心渙散,甚至傳言在一些地區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

古代發生饑荒,為何災民甯可忍饑挨餓吃樹皮,也不願捕魚吃?

總體而言,我們常常聽聞的饑荒導緻百姓吃草皮的情況,一般都發生在北方,除了本身水源稀缺導緻捕魚業不發達,北方人的飲食習慣讓他們也不太具有捕魚的意識。是以饑荒到來時,除了打獵,采集野果和草根樹皮對北方人來說是更為常見的求生手段。

如今,中國農業的現代化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我國現在是世界上第一大産糧國,人民生活富足,也不會再擔心糧食短缺。這種轉變的背後,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袁隆平。

古代發生饑荒,為何災民甯可忍饑挨餓吃樹皮,也不願捕魚吃?

袁老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糧食可以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他親眼見過上世紀60年代饑荒的時候餓死人,是以他這一生奉獻給了雜交水稻事業的研究。當記者提問,他是否特别害怕中國再出現饑荒時,袁老眼含淚花說:“不可能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