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嫔妃加從業人員,天王府的女子超兩千人,這樣的洪秀全還能鬧革命?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滿人入關後,就一直擔心民間會扛着“複明”口号反清,于是,殚精竭慮想将各種苗頭掐于襁褓之中。不過,民間各種反清起義卻是不斷,然而,成氣候的似乎隻有太平天國運動。現在再看這段曆史,各種評述倒也客觀,洪秀全的一些觀點有其進步的地方,但是,他後續的一系列作為,實在是讓人诟病。

當年,孫中山是極為認可洪秀全的,并且,還公開宣傳他。在史學家看來,他此舉用意就是想激發更多的有志人士,推翻清政府,是以,他對太平天國的評價相當高,那些将領們都是“民族英雄”。并且,孫中山還鼓勵他人寫了一本《太平天國戰史》,雖然,沒啥史學價值,但這在當時是有相當的積極作用。

嫔妃加從業人員,天王府的女子超兩千人,這樣的洪秀全還能鬧革命?

那麼,洪秀全為什麼會突然就反清呢?

洪秀全是一農耕子弟,讀書很上心,就是考試運不佳,屢考屢不中,這個打擊實在太大,于是,就大病一場。1943年再一次考砸後,就讀到了一本書《勸世良言》,這是基督教的布道書。洪秀全看後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樣,别人沒準就全心全意信基督教了,洪秀全則是認為自己就是上帝。

于是,洪秀全就開啟了另一種生活狀态,先是自行施洗,然後,就和自己好友到附近傳教,還寫了很多“教案”,如《原道救世歌》等,内容當然是說當時社會有多糟糕讓人們信“拜上帝”。期間洪秀全還申請過加入基督教教會,結果被拒了。于是,他又去廣西,這時“拜上帝會”已有不少信徒,他被奉為首領。

洪秀全是極有抱負之人,隻是他的理想屢屢被考試擊潰,他幹脆自立為王,自個說了算。他能在兩年的時間内,就攻占了南京,可見,他的前期口号是深入人心的。他在宣傳拜上帝會時,講的就是“天下為公”這個思想,這對于沒有土地的底層百姓來說,太具有俘獲力了。

嫔妃加從業人員,天王府的女子超兩千人,這樣的洪秀全還能鬧革命?

那麼,洪秀全建都後,都做了些什麼?

鹹豐三年的3月19日,攻克南京,斬清兩江總督陸建瀛和江甯将軍祥厚。到了29 日,洪秀全入城,改南京為天京,定為太平天國的首都,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僅接着,太平軍又分軍東征,攻克鎮江、揚州。從此,太平天國革命進入把勝利推向全國的新階段。在此後的10多年時間裡 ,太平軍繼續西征、北讨和東進 ,戰火燃遍了大半個中國。

這期間,施政綱要當然是要有的,不過,從後期的表現來看,這些措施似乎并沒有起到什麼幫助作用,那麼,是這些“制度”不服水土呢,還是另有原因?

嫔妃加從業人員,天王府的女子超兩千人,這樣的洪秀全還能鬧革命?

這裡,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洪秀全本人的做法吧。

《江南春夢筆記》說了一大串資料,是有關洪秀全個人生活的。天王府是沒有太監的,所有的服務人員均為女性。這些幹活的女性們是有職位高下的,二品女官直接管理60人(含自己),這60人各自管理20人,1200人料理天王府的大小事情。再來看一下洪秀全的後院,這也是後人抨擊最多的地方,革命還沒完全成功,洪天王就天天隻顧着自己溫柔。

按照這本書所給出的資料,洪秀全的嫔妃一共有1169人,這是什麼概念,帝王家不過三宮六院七十二嫔妃,這可是十倍還要拐彎呢。洪秀全不是說自己是“上帝”麼,那麼,他的這些嫔妃們是如何定“封号”的呢?王後娘娘一名,她管着16個名位,什麼愛娘、妙女等,一共是208人;王妃24名,名下管着7個名位,一共960人。

嫔妃加從業人員,天王府的女子超兩千人,這樣的洪秀全還能鬧革命?

看到這些資料,估計大家就明白了,洪天王要照顧如此規模的“家人”,哪還有精力在革命上。連嫔妃加上從業人員,天王府有超過2300名女子。如果,當年洪秀全考取功名的動力,就是為了充實後院的話,那麼,他的目标是遠遠超過了。是以,後來起義失敗也不足為奇了,眼睛隻能看到腳尖的那塊土地,自然就走不了多遠。

不過,後來清兵包圍天京時,洪秀全的做法倒還是能看出讀書人的氣節。那時城内沒有吃的,洪秀全沒有選擇棄城,堅守的同時,還在宮中的草地上挖百草,将其制作成團,還給了一個名字“甜露”,要大家吃這個飽腹。關于他的去世說法也各異,有說因病去世,有說是自盡,在他死後一個半月,天京城破。

有人惋惜過,按照前期勢若破竹的節奏,這場起義應是有機率掀了清政府的。不過,再仔細看看,其實,這種可能也不大,那時的中國已經被列強們盯上了,他們需要一個能合作的政府。在内,太平天國從上到下都沉迷于個人享受,在外,他們沒有任何外援支援,是以說,這樣的戰争如何能勝?

嫔妃加從業人員,天王府的女子超兩千人,這樣的洪秀全還能鬧革命?

洪秀全應該是讓自己讀的那些書打敗了,他是不想讓他人再來決定自己的命運,但是,他有否真正想過,當他率領一衆信徒鬧革命時,他将這些信徒們視為了什麼了?人家跟着他是想過好日子,而不是看着他和原來的皇帝沒啥差別,而自己卻是連一個老婆都沒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