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琅”修複項目取得成功

國家圖書館7日宣布,曆時8年之久的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琅”修複項目取得圓滿成功,正式結項。這是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最大的一次針對國圖珍貴古籍的專項修複行動。

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琅”修複項目取得成功

據介紹,“天祿琳琅”是清代乾隆皇帝将皇宮各處藏書中宋、金、元、明版舊書進行擇選後,掇之菁華置于昭仁殿的重要藏書。從建立直至20世紀50年代,其間曆經火、盜、兵、蠹等劫難,緻使藏書大量損佚,664部中已有近60部不見影蹤,存世的600餘部主要存藏于我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目前,國家圖書館藏“天祿琳琅”279部,其中宋、元刻本占比較大,并且儲存着《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後編》中最為珍貴的大部分古籍。

2013年6月,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完成了“天祿琳琅”未編書的編目并對其進行了破損情況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批書籍中10%屬于一級破損,急需搶救性修複。在“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經費的支援下,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琅”修複項目啟動,由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資深修複師朱振彬擔任首席專家,帶領國家圖書館古籍修複骨幹崔志賓具體承擔修複工作。

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琅”修複項目取得成功

經過8年多的努力,項目涉及的破損古籍全部修複完成,同時在項目管理、修複步驟、修複技藝、修複材料、科研成果、技藝傳承、技術創新等多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專家認為“天祿琳琅”修複項目超出了預期目标,是國家圖書館繼“敦煌遺書”、《趙城金藏》等修複項目後,又一重要珍貴古籍修複項目。

據了解,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将舉辦“天祿琳琅”修複展,出版相關修複成果,推廣修複經驗和科研成果。

記者:周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