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讀《百萬大移民》丨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擺脫貧困偉大實踐的文學闡釋

講述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 黃傳會

我讀《百萬大移民》丨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擺脫貧困偉大實踐的文學闡釋

黃傳會曆任海軍某岸炮營戰士、排長,海軍政治部創作室主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委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代表作有《托起明天的太陽——希望工程紀實》《中國山村教師》《中國貧困警示錄》《中國婚姻調查》《我的課桌在哪裡——農民工子女教育調查》《中國海軍三部曲》《中國海軍:1949—1955》《大國行動——中國海軍葉門撤僑》《站在遼甯艦的甲闆上》等。圖為黃傳會在《百萬大移民》新書釋出暨作品研讨會上線上發言

首先,我代表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對長篇報告文學《百萬大移民》的出版和今天研讨會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百萬大移民》是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萃取的題材,是一部抒寫西海固移民群衆奮鬥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展現新時代精神氣象的文藝作品,既有宏大叙事,又有微觀描寫,為我們呈現了甯夏西海固百萬移民群衆從中國“貧困樣本”到中國特色“脫貧樣闆”這一偉大曆史程序中的若幹微觀切片。

說甯夏西海固是中國貧困的樣本,一點也不為過。30多年前,我因報告文學創作,曾經到過甯夏的西海固。站在莽莽的荒原上,感覺到一種悲涼。但同時也感受到了甯夏兒女面對艱難困苦,不屈不撓的抗争精神。特别是那些山村教師,在那麼艱苦惡劣的條件下,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堅守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

甯夏兒女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唱響了一曲百萬大移民的壯歌。123萬貧困人口從山大溝深、不适宜人類生存的地方搬了出來,占甯夏總人口的1/6,甯夏農民的1/3,這一壯舉稱得上氣壯山河、威震四海。文學是時代的号角,《百萬大移民》就是對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擺脫貧困偉大實踐的文學闡釋。

報告文學是寫人的。在書中,我們讀到了劉克瑞兄弟、喬文生、王航弟、焦建鵬等的精彩人生故事,他們是百萬移民群衆的代表。幾十年來,123萬移民群衆創造曆史、創造時代,造就了搬遷造綠洲、重建新家園的奇迹,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人民的奮鬥、時代的脈搏、生命的光彩。

我注意到,這幾年,一些媒體記者參與到報告文學創作的隊伍中來,寫出了許多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品。《百萬大移民》的作者、光明日報甯夏記者站站長王建宏長期生活、工作在甯夏,他對這塊土地愛得深沉,也對百萬移民這段曆史了解得很深。他筆下的百萬大移民,讀來顯得格外真實,格外有說服力,這部作品,在兩個百年交彙的節點上出版恰逢其時,具有引領意味的樣闆作用。

面對新時代,我們每位作家既要記錄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又要成為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的先導,期待在甯夏大地上産生更多的報告文學精品力作。(本文為黃傳會在《百萬大移民》新書釋出暨作品研讨會上的發言。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整理)

來源:光明日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