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黄传会

黄传会历任海军某岸炮营战士、排长,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代表作有《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纪实》《中国山村教师》《中国贫困警示录》《中国婚姻调查》《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中国海军三部曲》《中国海军:1949—1955》《大国行动——中国海军也门撤侨》《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等。图为黄传会在《百万大移民》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上在线发言
首先,我代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对长篇报告文学《百万大移民》的出版和今天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百万大移民》是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萃取的题材,是一部抒写西海固移民群众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展现新时代精神气象的文艺作品,既有宏大叙事,又有微观描写,为我们呈现了宁夏西海固百万移民群众从中国“贫困样本”到中国特色“脱贫样板”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的若干微观切片。
说宁夏西海固是中国贫困的样本,一点也不为过。30多年前,我因报告文学创作,曾经到过宁夏的西海固。站在莽莽的荒原上,感觉到一种悲凉。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宁夏儿女面对艰难困苦,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特别是那些山村教师,在那么艰苦恶劣的条件下,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
宁夏儿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唱响了一曲百万大移民的壮歌。123万贫困人口从山大沟深、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搬了出来,占宁夏总人口的1/6,宁夏农民的1/3,这一壮举称得上气壮山河、威震四海。文学是时代的号角,《百万大移民》就是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伟大实践的文学阐释。
报告文学是写人的。在书中,我们读到了刘克瑞兄弟、乔文生、王航弟、焦建鹏等的精彩人生故事,他们是百万移民群众的代表。几十年来,123万移民群众创造历史、创造时代,造就了搬迁造绿洲、重建新家园的奇迹,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人民的奋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
我注意到,这几年,一些媒体记者参与到报告文学创作的队伍中来,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百万大移民》的作者、光明日报宁夏记者站站长王建宏长期生活、工作在宁夏,他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也对百万移民这段历史了解得很深。他笔下的百万大移民,读来显得格外真实,格外有说服力,这部作品,在两个百年交汇的节点上出版恰逢其时,具有引领意味的样板作用。
面对新时代,我们每位作家既要记录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又要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期待在宁夏大地上产生更多的报告文学精品力作。(本文为黄传会在《百万大移民》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整理)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