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桂祥是慈禧太後的親弟弟,慈禧為何不重用他,一句語很恰當

慈禧太後作為晚清時期王朝的掌權者,自從與慈安太後、奕?發動政變鏟除了鹹豐帝臨死遺诏的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之後,她便開始掌舵清廷。而在幾十載的掌舵生涯之中,權勢滔天,無出其右者。但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卻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在講究光耀門楣的中國傳統社會,桂祥作為慈禧太後的親弟弟,卻并不為她所重用,這又是為什麼呢?

桂祥是慈禧太後的親弟弟,慈禧為何不重用他,一句語很恰當

葉赫那拉氏,原系明末與建州女真(清朝、後金前身)有着死敵關系的葉赫部的氏族,曆史悠久,後代分布也是非常廣泛。

而出自葉赫那拉氏的慈禧太後與弟弟桂祥,家世并不算顯赫。雖然出身在滿洲鑲黃(藍)旗,但是父親惠征在慈禧出生時也不過是一個八品的吏部筆帖式。直到道光二十八年惠征也才成為一名四品道台。

但是即便如此,惠征也在剛剛出任廣太道台的任内,隻貪腐四五千兩紋銀,便碰到了北進一路勢如破竹的太平天國大軍,鹹豐三年時便已經攻克安慶。于是惠征便下了崗,不時便身患重病,一命嗚呼。

桂祥是慈禧太後的親弟弟,慈禧為何不重用他,一句語很恰當

于此同時,慈禧太後也在鹹豐二年選修得以進入宮闱,還被封為蘭貴人。沒有顯赫背景,慈禧也隻能依靠個人的智慧與美貌,以此來獲得聖寵。鹹豐四年時候,她已經成為懿嫔;鹹豐六年誕下皇子的她更是母憑子貴,成為懿妃;次年又成為貴妃。而體弱多病的鹹豐帝又恰逢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太平天國運動愈演愈烈,在多重打擊之下,崩逝而去。

經過一場和奕?、慈安的政變,慈禧太後終于實作了兩宮垂簾,得以站在了帝國之頂。随後

,慈禧太後不僅将家族從鑲藍旗擡到鑲黃旗,早已病故的父親也獲得三等承恩公的爵位。但是對于自己的弟弟桂祥,她卻一直瞧不上眼。從小便不學無術,隻知吃喝玩樂的桂祥,有了太後姐姐的依仗,自然更是驕奢淫逸。

桂祥是慈禧太後的親弟弟,慈禧為何不重用他,一句語很恰當

而對此慈禧也自然很瞧不上,但是當侄女精芬年齡已長,慈禧身為太後自然知曉家族傳承遠遠大于個人好惡,于是她做主讓光緒帝取了靜芬為皇後。

桂祥搖身一變,便成了國仗。随後慈禧太後便将他進一步擢升承襲三等承恩公爵位,還讓他出任工部右侍郎。

作為親姐姐,慈禧太後其實對于桂祥是有着很高的期望的,畢竟有着血緣關系遠比政治關系更為牢固,随後為了讓弟弟能夠鍍金,先是讓他負責健銳營事務,然後甲午戰争爆發之後慈禧命他以參将身份越過山海關,前去攻打日本人。

桂祥是慈禧太後的親弟弟,慈禧為何不重用他,一句語很恰當

但是這樣一位驕奢淫逸的公子哥,正如我們俗語說的“爛泥扶不上牆”,還沒到山海關自己便被吓的大哭,死命不前。

慈禧作為掌權者,但是眼見這樣的親弟弟自然也面上無光,便指令恭親王奕?将他調回。有鑒于弟弟桂祥的這般表現,慈禧太後也隻得作罷。雖然仕途上再無所進,但是挨不住有姐姐這個靠山,還有女兒、女婿在,自然也是吃穿用度不用發愁。

更甚者,他還時常前往宮中向姐姐、女兒請安,目的自然是為了賞賜,雖然慈禧非常憎惡,但是毫無辦法。

1913年,這樣一位“爛泥扶不上牆”的皇親國戚,結束了他荒誕不經的一生。

參考資料:《清史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