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建議别讓女生看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建議别讓女生看

視訊加載中...

1997年4月11日, 作家王小波猝然離世,而那個時候,他的妻子李銀河正在劍橋大學當通路學者。此時,他極為看重的一部小說《黃金時代》在國内出版已經3年之多,但反響平平。可是他絕想不到,這部費盡他20多年心血才寫完、且曆經重重困難才能出版的小說,會在此後的時光裡暢銷全國,甚至還于2008年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建議别讓女生看

在《我的弟弟王小波》中,他的哥哥王小平曾記載道:

據人們推測,當時身患重病的王小波獨自一人在室内掙紮了幾個小時,第二天早上人們看到白灰牆上留下了他牙咬過的痕迹,死後牙縫裡還留有白灰。可想而知,王小波當時極有可能被心髒病折磨得痛苦不堪,最後撞牆離去。

從此以後,王小波如同他筆下中每一個有趣的靈魂一般消失在人海之中,給人們留下無限的惆怅和遺憾!

生前他名氣小,時運也不濟,走後沒幾天,他的電影劇本《東宮西宮》在當年的阿根廷國際電影節上拿到最佳編劇獎,同年還入圍戛納電影節。然而,他看不到這一切了。

同時,出版社抓住王小波去世的時間節點,把《黃金時代》以“王小波遺著”的名義快速出版,并推進書籍的釋出儀式。時至今日,國内仍有“王小波熱潮”。

王小波1952年出生在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78年考上中國人民大學;畢業以後他到美國留學,并于1988年回國任教。4年的遊學經曆,為他在後期的創作提供了靈感。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建議别讓女生看

回國以後的王小波先後出版過《唐人秘傳故事》《王二風流史》《黃金時代》等小說。在他接近30年的創作經曆中,最具影響力的小說莫過于《黃金時代》。

但《黃金時代》的出版曆程可算得上曆經荊棘:

當時的香港繁榮出版社本來想把《黃金時代》的内容和其他兩篇小說一同作為合集出版,但考慮到書本中大量描述性愛相關内容,出版社擔心銷售市場有限,便把《黃金時代》的内容收編為風月系列,書名《王二風流史》。是以,《黃金時代》并未作為獨立的小說出現在市場上。

到了1993年,《黃金時代》得以獨立命名,緣于編輯從文字中發現了小說抒發着獨立而自由的思想。可是現實總是殘酷的,興奮歸興奮,這本書最終還是沒有通過稽核。後來,王小波的妻子陪同丈夫一起找到《人民文學》的編輯,希望對方能夠幫忙推薦《黃金時代》,但編輯斷然拒絕。再後來他們又去找了北嶽文學出版社,北嶽文學編輯看完書籍内容以後歎了歎氣,表示内容無法過審。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建議别讓女生看

從那以後,《黃金時代》就像萬綠叢中一點紅,在當時有限的文學作品裡,它在出版社的圈子内漸漸引起了關注。盡管如此,《黃金時代》依然隻是文學作品一顆被湮沒的明珠,出版社的上司雖然知道與傳統文學作品相比,這本書确實大放異彩,但最終沒有點頭答應。

真正讓這本書正式登上曆史舞台的是華夏出版社編輯趙潔平。十分巧合的是,當時趙潔平丈夫和李銀河在同一家機關工作,趙潔平從丈夫口中得知《王二風流史》已經在國内輾轉了四五個出版社,卻依然沒有過審,好奇之下趙潔平便順手捧來一讀。這一個順手,《黃金時代》的命運也由此發生轉折。趙潔平閑暇之下讀完小說後,思想受到極大沖擊,她認為,王小波的文字以一種更實際的方式企圖打破僵化的思想圈。後來趙潔平和其他編輯就瞞着上司出版《黃金時代》。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建議别讓女生看

雖然小說曆經艱難險阻後得以“現身”于國内市場上,可《黃金時代》的銷售量不盡人意。一方面,《黃金時代》本身“涉黃”的内容性質導緻其無法登上展覽會舞台;另一方面,華夏出版社出版此書後,整個市場無人問津,後期也沒有其他書店願意訂購這本小說。而對此書傾注了十多年心血的王小波自然不甘心,于是他便隻能和李銀河推着自行車一路上地吆喝,希望能夠找到更多讀者和共鳴的人。

但一切都事與願違,當時的《黃金時代》定價隻是12.8元,王小波賣了一生都沒有賣完。

說到《黃金時代》,這裡不得不提一下王小波的妻子李銀河,他們的愛情故事,早已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但大多講的是王小波如何追求李銀河,李銀河覺得王小波有多才華爾爾。

然而真實情況中,王小波和李銀河除了是精神伴侶,還是患難夫妻。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建議别讓女生看

首先,他們二人在身份地位上相差懸殊:當李銀河在《人民日報》頭版發表文章,讀者的來信都得拿箱子收集時,那時的王小波隻不過是一個得了普通的街道勞工。其次,他們二人在經濟收入上也呈現“陰盛陽衰”的局面:王小波和李銀河同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那時李銀河每個月有400美元獎學金,相比之下,王小波的求學生涯顯得極為尴尬,他不但一分獎學金都拿不到,而且還幹起當年“似曾相識”的職業—在國内當街道勞工,在美國則是跑去刷碗。

盡管如此,李銀河依然非常深愛王小波,不但沒有嫌棄丈夫“窩囊”,甚至還不肯讓王小波出去打工。她說:“他那麼智慧的一個大腦,我舍不得讓他幹粗活。”并且在美國的留學時光裡,夫妻二人遊曆了歐美各地。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建議别讓女生看

除此以外,李銀河不單單是王小波能夠相濡以沫的妻子,而且還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指引人,可以說沒有李銀河,《黃金時代》極有可能會被湮沒在曆史的洪流中。當王小波留美時,他通過李銀河的關系認識了許倬雲,而許倬雲就是把《黃金時代》推薦給台灣《聯合報》的重要人物。

另外,前文提到當時華夏出版社編輯推動了《黃金時代》發行出版,也是因為其丈夫和李銀河是同僚關系。當時的李銀河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都比王小波體面,但她不但沒有嫌棄王小波,還願意放下身段,騎着破爛不堪的自行車,在車後座捆着一大箱子書籍,一條街一條街地吆喝着賣小說。這樣的愛情又怎能不讓人羨慕?

很多人以為,王小波是在1980年以後才創作《黃金時代》。然而根據王小波自述,真正為其提供創作靈感的是他在雲南兵團勞作的經曆,隻不過那時候他寫的初稿,篇章并未完全形成體系;直到留美期間,王小波才逐漸完善小說内容。

而《黃金時代》寫的到底是什麼呢?

文章的開篇部分,王小波筆下對女人的描述是這樣寫的:結了婚的女人不偷漢,就該臉色黝黑,乳房下垂。

從文字中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到,王小波的文字裡透露着情、色、愛,如此奔放而大膽的文風也使得當時的香港繁榮社把它定義為一本“風流史”小說。然而《黃金時代》一書真的僅僅包含着性愛方面的描述嗎?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建議别讓女生看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能夠以文字的形式描述性愛,其實是一個人内心深處對自由、真實的追求和表達。王小波筆下的“性”是狂放的,但所蘊含着的“愛”卻是壓抑的。我們再看看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之間的一個細節:

她不想愛别人,任何人都不愛;盡管如此,我吻她腳心時,一股辛辣的感覺還是鑽到她心裡來。

這是文中王二以此描述陳清揚的一段話,王二用“任何人都不愛”來形容陳清揚,其實是标杆着自己不愛任何人。但作為男人,對于陳清揚微妙的感情他是明白也清楚的,隻不過無法回應這一份愛,隻能壓抑着自己内心深處純潔的感情。盡管如此,王二還是選擇吻了陳清揚的腳心,希望能夠在她心裡留下辛辣的感覺。既然純潔的愛無法得到釋放,王二隻能留下狂野的性。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建議别讓女生看

跳出書籍本身,作者以王二情感的壓抑,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環境的苦悶,但苦悶的背後又帶着對自由和本真的探究與堅持。

王小波曾說,智慧是一個人活在世上充分享受人的自尊的基礎,性是一切美的來源,而趣味是感覺這個世界美好的前提。由此可以看出,這也是為何王小波總能夠活得如此特立獨行,并堅持追求自我、不為外界而失去本心的原因了。

那一天我21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在《黃金時代》整本書裡,這句話打動了無數的人,初讀時隻覺得有些無力,但細細回味,裡面無不流露着一種對于生命的執着、對命運的抗争、對未來的渴望。

連魯豫為王小波筆下行雲流水般的文字折服:他是我的一種親切的喚醒!

而高曉松在《曉松說》節目中一提到王小波就異常激動,他曾豪爽坦蕩地直言:我覺得王小波在所有寫白話文的小說作家裡,他在我心目中是排第一的。

在這裡,如果你也曾有過生活中的不如意、有過迷茫、有過挫敗,但又從未放棄對生生不息的追求,那麼可以走進《黃金時代》,來看看王小波的世界,讀一讀他的靈魂。

XL17 王小波精品集 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 時代三部曲 ¥98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