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聿明被俘經過:逃亡途中偶遇拾糞老農,金戒指意外暴露身份

在整個解放戰争中,被俘的國民黨将領有很多,時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的杜聿明,無疑是職務最高的一個。可是很多人不知道,他被我軍順利抓獲,其實跟一個小人物有關,今天就講講杜聿明被俘前後的故事。

杜聿明被俘經過:逃亡途中偶遇拾糞老農,金戒指意外暴露身份

1949年1月,淮海戰役大局已定,國軍兵敗如山,整師整團的繳械投降。李彌的第13兵團也被消滅大半,殘部與邱清泉的第2兵團彙合,20萬大軍聚集在方圓不足10公裡的陳官莊,企圖抱團求生。

1月9日早晨,杜聿明、邱清泉以王牌第五軍為先鋒,上百架飛機投擲毒氣彈作掩護,向郭營、左砦方向進攻,想打開一條突圍通道。然而,突圍行動遭到華野八縱、九縱的強力阻擊,全被打了回來。邱清泉氣得暴跳如雷,但也隻能無奈地取消突圍行動。

當日黃昏,杜聿明來到第五軍司令部,帶來了蔣介石的指令,要求李彌、邱清泉集合殘部,于次日上午再次突圍。解放軍可不給他們喘息機會,華野三縱、四縱、十縱已經劍指陳官莊,大有一口吃掉李、邱殘部之勢。

杜聿明被俘經過:逃亡途中偶遇拾糞老農,金戒指意外暴露身份

面對如此形勢,邱清泉、李彌自感大難臨頭,決意不顧蔣介石軍令,提前實施突圍,并威脅式的勸告杜聿明,讓他跟着一起走。當晚22時,邱清泉分别電告70軍軍長鄧軍林、72軍軍長餘錦源、74軍軍長邱維達等,說自己已經放棄指揮權,馬上離開指揮部,讓他們自行突圍。

當時,陳官莊三面被圍,隻有西南方向有個缺口,杜聿明、邱清泉在200師的掩護下,趁着夜色倉皇逃命。茫茫黑夜,人馬擁擠,兩人出了陳莊很快失散。淩晨時分,邱清泉在張廟堂村西南處的農田中被擊斃,杜聿明則帶着副官、衛士等十人,一路向北,逃到了蕭縣(今屬安徽)境内。

杜聿明剃掉了胡髭,換上了士兵的軍服,一行人都拿着手槍,冒充我軍押送戰俘的隊伍,企圖趁亂混出封鎖線。當他們走到四縱十一師後方醫院駐地附近時,行蹤被一個拾糞農民發現了。

杜聿明被俘經過:逃亡途中偶遇拾糞老農,金戒指意外暴露身份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場上的槍聲已經稀疏了,邱清泉的第2兵團、李彌的第13兵團和孫元良的殘部,已被我華東野戰軍全殲。

這天一大早,蕭縣張老莊的村民段慶香早起去拾糞,迎頭碰上一群散兵從西南方向過來。起初他也沒注意,以為是戰場上下來的解放軍,還笑着跟他們打招呼。這時,人群中一個軍官模樣(杜聿明副官)的人走上前,問道:“老先生,你能找件衣服給我嗎?我換換。”

這一問,讓段慶香心裡“咯噔”一下,感情眼前幾個都是國民黨逃兵啊!雖然有點怕,但他很快鎮定了下來,畢竟這些人都有槍,自己跑是跑不掉的,于是壯着膽子對那軍官說道:“這讓我往哪弄衣服去?”

軍官心不甘,央求道:“大爺,你行個友善,幫忙去莊裡頭找件衣服給我換上,我還有個大哥。”

段慶香望了一眼人群,問:“哪個是你大哥?”

軍官指了指杜聿明,說:“那個高小夥就是”。說着,他取出一枚金戒指,塞到段慶香的手裡,拜托他一定搞兩件衣服回來。段慶香見他出手這麼大方,更确認了内心的想法。

杜聿明被俘經過:逃亡途中偶遇拾糞老農,金戒指意外暴露身份

那個年代的人民群衆,兜裡雖然沒多少錢,政治覺悟那絕對是杠杠的。段慶香看此人出手闊綽,料定他們一定是大官,便假意回莊裡拿衣服,趕緊去找解放軍報告。

剛走到莊東頭,段慶香就遇到師部包紮所的一名戰士,他立即報告說:“村外有11個國民黨兵,你們趕快去抓,他們叫我不要說,還給我個金戒指,我現在交公。”

戰士不敢怠慢,立即報告給了衛生處處長趙雲宏,趙處長正忙着給傷員包紮傷口,哪想到村外有一條“大魚”,随口說了一句:“你抓回來就是了。”這名小戰士話不多說,立刻帶着戰友出去抓人。

兩名戰士一前一後,按照段慶香所指的方向埋伏在路邊。當杜聿明一行人走過來時,前面的小戰士一個箭步沖出,端槍指着所有人,喝令他們“站住,全部放下武器,退後!”另一名小戰士也一躍而出,站在後面掩護。

杜聿明被俘經過:逃亡途中偶遇拾糞老農,金戒指意外暴露身份

讓人出乎意料,他們全都沒反抗,順從地把槍丢在地上,往後退了幾步。兩名戰士用腳把槍撥成一堆,故作聲勢地大聲喊道:“通訊班的都過來”(其實就他兩個人)。躲在一旁觀察的段慶香,聽小戰士這麼一喊,立刻撒腿跑回了村子,喊來村民、輕傷員和醫護人員,将他們押回了四縱俘虜收容所。

俘虜收容所并不隻關押戰俘這麼簡單,它還肩負着一項重要任務,清查隐瞞身份的國民黨進階将領,所長陳茂輝在這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時任四縱第11師政治部主任)。他聽說抓到一個國民黨軍官,有衛士、司機跟随,身份不明,極有可能是個将官,他立即來了精神,看看這人到底什麼來頭。

在所裡焦急地等待了2個小時,十一個俘虜終于送來了,陳所長一眼就注意到了中間的那個人。隻見他身穿士兵棉服、披着件破大衣,耷拉着腦袋,縮着脖子,乍一看就是個夥夫,但眉宇間卻透露出穩重且幹練的氣質。經過一番審訊,他隐瞞的身份被查明,正是大名鼎鼎的杜聿明。

杜聿明被俘經過:逃亡途中偶遇拾糞老農,金戒指意外暴露身份

美國的軍事專家曾感歎,共産黨怎麼會用60萬軍隊,就打赢了國民黨的80萬軍隊?其中的奧秘,從“活捉杜聿明”這一事件中就可以找到答案,那便是人心所向!

淮海戰役中,國軍無論兵力還是武器裝備,都比我軍有優勢。但我軍有一個優勢國軍卻沒法比,那就是40萬民兵和543萬支前民工(蘇魯豫皖四省)。

據統計,在淮海戰役打得最激烈的第三階段,戰場上的兵力與支前民工的比例竟然高達1:9。換言之,每一個在前線戰鬥的解放軍,背後都有9名支前民工在保障。這樣的一場戰争,想輸都難。

杜聿明被俘經過:逃亡途中偶遇拾糞老農,金戒指意外暴露身份

在整個戰役過程中,支前民工一共出動擔架20.6萬副、牲畜76.7萬頭,大小車輛88萬輛,籌集糧食9.6億斤,人民群衆甯願自己忍受困難,也要争取戰役的勝利。千千萬萬人民群衆都像段慶香那樣,一心向黨,關鍵時刻敢于挺身而出,做出自己的貢獻。

反觀國軍,完全得不到人民的支援,隻能依靠空投物資苟延殘喘。然而,空投遠遠無法滿足部隊的需求,有限的物資又被軍官控制,國軍士兵甚至為了食物自相殘殺,以至于出現我軍用“豬肉炖粉條”就勸降了國軍2個師的奇聞。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曆史圓桌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