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加班、追劇,整天抱着書本或對着螢幕,就會感覺眼睛又酸又澀,有時候,還會感覺視物模糊,看東西時,出現重影,甚至開始頭痛、惡心、嘔吐,不想睜眼,卻又不得不睜眼。終于忍不住,趕往醫院,希望得到1張病假條,幫助自己徹底躺平。不過,經過檢查,大夫說,所有症狀都是視覺疲勞造成的,隻能給予康複指導,除此之外,愛莫能助。這是怎麼了?挂了專科号,連張病假條都不給嗎?怎麼辦?回家滴眼藥,還是熱敷?視覺疲勞,是如何招惹來的?用什麼方法,才能拯救自己的雙眼呢?咱們現在就來解疑釋惑。

視覺疲勞,是指眼内或眼睛周圍的暫時性不适或疼痛,這種感覺的根源,是皺眉或眯眼引起的眼周肌肉緊張。是以,視覺疲勞,嚴格上說,不是1種正式的醫學術語,也不是某種疾病的診斷結論。正式的醫院,無論是做出診斷,還是提供治療方案,都需要依據相關的标準。疲勞,通俗地講,就是累了,感覺疲勞,可能屬于某種疾病的表現之一,但是,疲勞本身不是疾病的名稱。是以,視覺疲勞,在大夫們看來,隻是不恰當的用眼行為造成的暫時現象,不是病,當然不能開病假條,更不能開藥,隻能進行健康指導。就是說,解決問題,要靠自己。
視覺疲勞,目前還沒有被正式納入疾病分類診斷标準之中,但是,因為同樣的問題而求醫問診的人太多,于是,近年來,醫學界出現了視覺疲勞症候群的說法,認為視覺疲勞是長期、過度的緊張活動,超過了眼睛的功能代償能力,進而引起眼部及全身其他部位異常的1組症狀,通常表現是眼睛發紅、疲勞、緊繃、視物模糊、看東西時偶爾出現重影、眼睛發幹、發澀、酸脹、流淚、發癢、眼内異物感、頭痛,症狀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
想弄清楚視覺疲勞的原因,咱們需要先複習一下相關的生理知識。眼睛的結構,相當複雜,主管眼球轉動的肌肉,分别是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等6條眼外肌。管理瞳孔收縮和放大的,是虹膜括約肌和擴張肌。睫狀肌負責調節晶狀體,眼睑輪匝肌和提上睑肌管理眼睑開合。這些肌肉持續收縮,就會産生緊張,造成血液流動的遲緩或瘀滞,影響神經信号傳導,而視覺功能受到3對中樞神經及眼神經的管理。當你在看帥哥或美女,或者是與螢幕中的圖像和色彩互動的時候,每條相關的肌肉和神經,都在工作。你感覺肌肉和神經會累嗎?當然會累,隻是不會叫喚。
咱們舉例來說吧。光線過強的時候,瞳孔會收縮,持續收縮,虹膜括約肌就受不了。光線過弱的時候,會引起視神經緊張,同時調節晶狀體,會引起睫狀肌疲勞。如果斜着眼看東西,會引起眼外肌緊張。睡眠不足的時候,内直肌受累。咱們看東西的時候,需要利用視軸對準物體,如果頻繁地調整,平衡關系被打破,就會引起眼部肌肉疲勞。是以,視覺疲勞的原因是眼部肌肉及神經過度使用,得不到及時休息所導緻。
咱們的眼睛為啥不能抗疲勞呢?這個道理,隻要從人類進化的視角進行分析就明白了。其實,咱們祖先的視力和現代人之間,還是具有差別的。比如,狩獵需要更好的遠視能力,但是,那個時代,不存在狙擊手,是以,不會鍛煉出來長時間盯着物體不眨眼的能力。到了農耕時代,能厘清麥苗和雜草,是基本的視力能力。不過,那時候沒有電,天黑了,就睡覺,眼部肌肉和神經都會及時得到休息。換句話說,祖先給咱們留下的視力能力,是無法滿足電子時代的需求的。是以,當咱們每天十幾個小時都盯着電子産品的螢幕時,眨眼次數減少,淚液分泌不足,肌肉和神經高度緊張,螢幕閃爍又帶來額外的強烈刺激,眼部肌肉和神經不疲勞,那就奇怪了。也許,再過幾百萬年,咱們後代的眼睛,會在進化中積累出超級的調節能力,就不會再受視覺疲勞的困擾了。
那麼,滴眼藥、熱敷、服用營養劑,能不能解決視覺疲勞問題呢?咱們一起來做個簡單實驗吧。找出幾根橡皮筋,反複拉,看看會出現什麼現象?往橡皮筋上滴點油、噴點熱水,能阻止彈性的減弱嗎?相信聰明如你,已經獲得正确答案。解決視覺疲勞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眼睛休息。不過,咱們需要注意2個關鍵問題。第1個問題,是視覺疲勞會加重各種眼病,應該引起重視。第2個問題,是視覺疲勞與幹眼症,往往同時存在,互相影響。是以,首先需要檢查,确診是否得了幹眼症。幹眼症,是淚液分泌障礙引起的眼病,雙眼發癢、異物感、燒灼感、畏光、對刺激敏感等是主要症狀,需要通過補充人工淚液等方法治療。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