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2022年,世界各地将迎來不少重要的紀念展覽與活動。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獲悉,為了紀念荷蘭畫家、“風格派”創始人蒙德裡安誕辰150周年,一系列展覽将在其家鄉荷蘭以及德國等地展開;在倫敦國家美術館,一場展覽試圖梳理畢加索與安格爾之間橫跨百年的藝術聯系。此外,面對全球疫情帶來的挑戰,威尼斯雙年展與五年一度的卡塞爾文獻展将以各自的方式加以回應。

巨石陣的世界(2月17日至7月17日)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太陽吊墜,公元前1000—800年,“巨石陣的世界”展品

建于四百多萬年前的巨石陣(Stonehenge)是世界上最負盛名也最神秘的紀念碑之一。是誰居住在史前的英國,并建造了它們?大英博物館的展覽“巨石陣的世界”(World of Stonehenge)将讓人看到,當時的人類比我們所想的還要先進,已經建立了通往歐洲大陸的貿易紐帶。展覽中的一大亮點将是3600年曆史的内布拉星象盤(Nebra Sky Disc),這是現存的對于宇宙最古老的描繪,發現于今天的德國,并将首次在英國展出。

多納泰羅:文藝複興(3月19日至7月21日)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聖母與聖嬰》,多納泰羅 1420—25, Antje Voigt/SMB Skulpturensammlung

15世紀佛羅倫薩雕塑家多納泰羅(Donatello)在自己的時代被公認為“大師的大師”,然而在過去的近40年中,沒有一場專門關于他的大型展覽。但在今年3月,佛羅倫薩斯特羅齊宮(Palazzo Strozzi)和附近的巴傑羅美術館(Museo Nazionale del Bargello)将共同呈現一場多納泰羅大展,展出這位雕塑家最重要的作品,包括大衛像等。明年,倫敦V&A博物館也将呈現這一大展的小型版本。

蒙德裡安150周年 海牙美術館(4月2日至9月25日),瑞士貝耶勒基金會(6月5日至10月9日),杜塞爾多夫K20博物館(10月29日至2023年2月10日)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皮埃特·蒙德裡安(1872-1944)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菱形構圖,八條線和紅色》,1938 Mondrian / Holtzman Trust c/o HCR International Warrenton, VA USA

憑借三原色與黑白色,以及隻有兩個方向的線條,蒙德裡安将油畫帶向了抽象的新層次。他對于現代主義的影響是巨大的——不隻在視覺藝術,還展現在設計、建築與時尚中。今年,為了紀念其150周年誕辰,幾家博物館正在策劃大型展覽。瑞士貝耶勒基金會與杜塞爾多夫K20博物館的展覽将從蒙德裡安早期的繪畫開始,這批繪畫受到荷蘭風景畫與後印象派的影響。展覽接下來将追溯他如何徹底地抛棄具象,最終轉向“直角的奇迹”。

1872年,蒙德裡安出生于荷蘭中部的阿麥斯福特,父親是一位清教徒和熱衷美術的國小校長,藝術與宗教在他的生命之初就種下了種子。蒙德裡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與杜斯堡等創立了“風格派”,提倡自己的藝術“新造型主義”。他還認為藝術應根本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現抽象精神為目的,追求人與神統一的絕對境界,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純粹抽象”。

威尼斯雙年展(4月23日至11月27日)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威尼斯雙年展軍械庫展場

在今年的第59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上,全球疫情、氣候變暖導緻的災難性影響、人工智能的發展等未來人類所面臨的主要威脅将成為亟待藝術家們處理的議題。策展人塞西莉亞·阿萊馬尼指出,盡管當下面臨諸多挑戰,但是這将是一屆“樂觀”的展覽。展覽名稱“夢想之乳”出自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利奧諾拉·卡林頓(Leonora Carrington)上世紀50年代創作的同名繪本。在此繪本之中,任何邊界都可以被輕松地跨越和打破,如策展人塞西莉亞·阿萊馬尼(Cecilia Alemani)所言,“在一個魔法般的世界裡,生活通過想象的棱鏡,被不斷地重新塑造,每個人都可以變化、變形,成為另一個人或物。”

塞尚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5月15日至9月5日);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10月6日至3月12日)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有蘋果的靜物》,塞尚 1893—94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與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正在共同策劃一場重大的保羅·塞尚展覽。展覽名稱就是“塞尚”,将覆寫這位藝術家完整的藝術生涯。巡展首先在芝加哥展開,将展出90幅油畫,40幅紙上作品以及2本速寫本。而在倫敦,展覽的規模将稍有縮小。塞尚(1839-1906)一直被稱作“藝術家的藝術家”,并對莫奈、皮賽羅、馬蒂斯、畢加索等後來的畫家産生過巨大影響。展覽的借展方包括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他将從自己的私人收藏中提供三幅重要的水彩畫和一幅隻會在芝加哥展出的裸女油畫。對于塞尚調色盤、構圖、痕迹創作(mark making)的技術分析将使我們對于塞尚的創作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芝加哥聲稱,展覽将“重構塞尚,這位屬于藝術史與當代的巨人”。

科妮莉亞·帕克(5月18日至10月16日)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冷暗物質分解圖》 科妮莉亞·帕克

在超現實主義科妮莉亞·帕克(Cornelia Parker)對于日常事物的改造中,超現實主義依然存在。從吹倒小屋,壓壞樂器,到碾碎銀器,帕克那些滑稽的、蓄意而為的意外“災難”使更多的人了解到當代藝術。她以大規模的場域特定藝術和裝置聞名。一直聚焦和捕捉那些瞬間不可琢磨的變化和狀态,用超現實主義的形态呈現,而爆裂與粉碎是她創作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形式和主題。她藝術的與衆不同之處在于如何揭示時間的路徑絕非直線前進的。曆史、記憶、情感和新事件會賦予人、地點和物體以全新的意義。位于泰特現代美術館的這場回顧展将呈現她全部的傑作。

多米尼克·岡薩雷斯-福斯特(4月13日至9月14日)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岡薩雷斯-福斯特(Gonzalez-Foerster)作品

岡薩雷斯-福斯特(Gonzalez-Foerster)是一位空間、情境與迷人的驚喜的制造者。這位法國藝術家具有思辨性和文學性,特别而讓人難忘,她的作品往往既是自傳式的,又是對自身以及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的一種科幻式叙述。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y)的展覽将邀請我們去期望一個“沉浸式的、超自然的感官環境”。

第15屆卡塞爾文獻展(6月18日至9月25日)

在疫情期間組織世界上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展頗具挑戰性,在人們對其能否如期舉行産生了一些懷疑之後,第15屆卡塞爾文獻展将于今年夏天在德國卡塞爾舉行。展覽由印度尼西亞藝術團體Ruangrupa策劃,和這一每五年舉行一次的展覽的過去一樣,此次展覽也允諾盡可能地反映我們的時代。

此次受邀參展的藝術家主要來自南半球,其中不乏激進的藝術團體,而非藝術家個人。這些團體包括肯亞的Nest Collective,阿根廷的La Intermundial Holobiente,南非的Keleketla! Library,高棉的Sa Sa Art Projects。展館将包括一座昔日的百貨商店和酒窖,以及弗裡德利希阿魯門博物館(Fridericianum museum)等更為傳統的場所。

河鍋曉齋:伊斯雷爾·戈德曼收藏(3月19日至6月19日)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河鍋曉齋浮世繪

19世紀浮世繪畫家河鍋曉齋将日本藝術帶入了現代。他生于日本擴大國際交流的年代,與法國印象派畫家們是同時代的人。他筆下的鬼、名妓以及動物構成了歡愉的傑作。這場位于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的展覽将呈現著名的浮世繪藏家伊斯雷爾·戈德曼(Israel Goldman)個人收藏中的傑作。

畢加索·安格爾:面對面(6月3日至10月9日)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女人和書》,畢加索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莫特西耶夫人肖像》,英格爾

畢加索吸收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影響,也承襲了歐洲古典主義的傳統。畢竟,他曾在19世紀的一所學院接受過這方面的訓練。在倫敦國家美術館,當我們看到他如何以偉大而獨特的成果面對安格爾的權威時,将是激動人心的。在展覽“畢加索·安格爾:面對面”(Picasso Ingres: Face to Face)中,畢加索的《女人和書》(Woman with a Book)将首次與英格爾的《莫特西耶夫人肖像》(Madame Moitessier)共同展出,正是後者為前者的創作帶來了啟發。

安格爾浸潤于學院派傳統,他的《莫特西耶夫人肖像》代表了古典主義的理想。畢加索生于安格爾出生的一個世紀之後,以獨特的抽象風格著稱。但英格爾對他的影響是顯著的。在《女人和書》中,他的模特效仿了莫特西耶夫人的姿勢,畫作呈現出感官與克制之間的平衡,将英格爾畫中隐藏于中産階級自尊之下的情欲表現出來。展覽将展現19世紀與20世紀藝術發展之間的線索。

盧西安·弗洛伊德:新的視角(10月1日至2023年1月22日)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映像和孩子》(自畫像),盧西安·弗洛伊德,1965

2022年,國家美術館還将舉行英國藝術家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的展覽。展覽将回顧其70餘年的藝術生涯,展現他的作品如何從早期的私人化的作品轉向著名的大尺幅的油畫和大型的裸體肖像。在60餘幅作品中,你将看到這位藝術家的發展。一直以來,盧西安·弗洛伊德的聲名狼藉蓋過了他的藝術創作及其創作的曆史背景。此次展覽将以新的視角重新審視其作品,聚焦他對于20世紀繪畫所作出的貢獻。

欲望之物:1924年至今的超現實主義與設計(10月14日起)

展望2022|蒙德裡安誕辰150年,畢加索“對話”安格爾

有金色鳥腳的咖啡桌,Meret Oppenheim,1939

從巨大的紅色嘴唇狀沙發到有着金色鳥腳的咖啡桌,位于倫敦設計博物館的這場展覽将探索超現實主義在過去一百年中如何影響了設計。展覽将呈現怪異的家具、室内裝飾以及平面設計、時尚與攝影。

(本文根據《衛報》《The Art Newspaper》以及倫敦國家美術館官網等相關資訊編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