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85歲高齡時成為太上皇,是怎麼架空嘉慶帝長達3年之久的?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乾隆85歲高齡時成為太上皇,是怎麼架空嘉慶帝長達3年之久的?

乾隆六十年(1795年),清高宗乾隆帝弘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定于明年歸政,改為嘉慶元年。

禅位時,乾隆帝已是85歲高齡,按說到了這個年紀成為太上皇,應該是退居二線,好好頤養天年之時,但是權力的滋味一旦嘗到,就不是那麼好放棄的了,雖然乾隆帝表面上又是禅位,又是歸政的,但是依舊通過“訓政”方式實際掌握大權長達3年之久,等于是架空了嘉慶帝整整3年,直到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于養心殿逝世,嘉慶帝才算真正的開始親政。

那麼85歲高齡的乾隆帝在通過禅讓方式,将象征全國最高統治權的帝位交給兒子嘉慶帝以後,是如何做到繼續操縱大權,并且還沒有跟嘉慶帝父子反目成仇的呢,畢竟一個皇帝,一個太上皇,可謂是天有二日,乾隆帝如此架空兒子嘉慶帝,還沒有引得嘉慶帝的反彈,的确很是耐人尋味,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乾隆帝之是以可以在太上皇期間,繼續操縱大權,關鍵在于他直至去世之前,依舊牢牢掌握朝廷的用人權、軍隊指揮權、決策權,說白了就是他禅位嘉慶帝之時,根本沒有将皇帝核心權力過渡過嘉慶帝,等于他是一直牢牢掌握大權,嘉慶帝隻是傀儡皇帝罷了。

乾隆85歲高齡時成為太上皇,是怎麼架空嘉慶帝長達3年之久的?

掌握核心權力以外,乾隆帝還堅持親理政務,在乾隆帝駕崩以後,嘉慶帝是這般回憶的“皇考自上年冬臘,偶感風寒,調愈後,氣色雖遜于前,然猶日親巡政,未嘗稍辍”。由此可見乾隆帝雖然是太上皇,但幹的事情和皇帝沒差別,是一直持續,不間斷的親理政務。

而除此以外,乾隆帝的寵臣和珅,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和珅在乾隆帝成為太上皇以後可以說擅權更甚,諸如将各部院文武大臣所奏之事,規定預先通知軍機大臣,可以說是侵越了皇權。

而他之是以這樣做,其實說白了就是對于嘉慶帝這個皇帝采取制衡,避免嘉慶帝慢慢的掌握實權;而且和珅如此擅權,更是可以全方位的監控嘉慶帝。

和珅這樣做是謀朝篡位嗎?

肯定不是,因為不說他有沒有這個野心,他根本沒有這個實力,不然不至于乾隆帝剛剛死了,他就被嘉慶帝收拾的情況,整體而言,和珅擅權的基礎不在于他有着多大的勢力,因為他的确沒有,而在于他背後有着太上皇乾隆帝支援,乾隆帝之是以這樣做,當然是要利用他,使自己更好的實際掌握大權。

乾隆85歲高齡時成為太上皇,是怎麼架空嘉慶帝長達3年之久的?

當然還有一個關鍵在于嘉慶帝這個皇帝對于乾隆帝是唯命是從言聽計從。

嘉慶帝可謂是一個宅心仁厚的皇帝,他的廟号“仁宗”足以證明他這個人有多好,畢竟能得到“仁宗”廟号的皇帝都是出了名的仁厚皇帝,這個參考宋仁宗趙祯就知道了。

而嘉慶帝宅心仁厚,對于乾隆帝唯命是從,也是構成乾隆帝可以實際掌握大權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換成野心勃勃之輩,可能會忍乾隆帝一段時間,但是絕不會像嘉慶帝這般一直忍上三年,到時候父子二人勢必是産生沖突,甚至是反目成仇也不無可能。

當然即使如此,嘉慶帝對于乾隆帝肯定是有所不滿的,父子二人關系看似一直是不錯,但時間越往後,埋下沖突的隐患越大,畢竟誰也不希望一直當個傀儡皇帝,哪怕是如嘉慶帝這樣的宅心仁厚皇帝。

不過還好的是,乾隆帝實際操縱大權三年以後去世,可以說這個時間差不多是嘉慶帝所能容忍的極限了。他若是再活個兩三年,嘉慶帝忍不下去,背後隐藏的巨大政治危機爆發出來的話,嘉慶帝無論反抗成功與否,父子二人注定是會走向分裂,還好的是,乾隆帝死在了這個巨大政治危機爆發之前,而他一死,“天有二日”引發的沖突自然随之平息,兒子嘉慶帝終于親政,和珅迅速被拿下并賜死,一切又慢慢的回到正軌之中。

乾隆85歲高齡時成為太上皇,是怎麼架空嘉慶帝長達3年之久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