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你會懷疑另一半出軌”| 妒忌是個什麼東西?

作者:昭陽健康

妒忌(Envy)與嫉妒(Jealousy)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

有人說,一個心懷妒忌的人,是無法衷心為朋友的成功而感到高興的。

可見,妒忌不僅會帶來内心的痛苦,還會嚴重破壞我們的人際關系,它也許不是病,但是破壞力卻可以遠超于疾病。

今天小編就打算從關系的層面和大家聊聊妒忌與嫉妒。

1

妒忌與嫉妒的差別

“為什麼是ta不是我”,我想這是人們在妒忌時常常會想到的一句話。

妒忌:在社會比較中,個體因為意識到别人擁有自己試圖擁有,但卻缺乏的東西時,所引發的一種令人不快、自卑、怨恨,并抱有敵意的一種混合情緒。

有這麼一個故事,很好的說明了什麼是妒忌:

上帝允諾給“幸運兒”實作一個願望,前提是,這個願望會在幸運兒的鄰居身上實作兩次,不甘心被占便宜的幸運兒,最終向上帝提出了他的願望:請挖掉我一隻眼睛。

簡單來說,妒忌不僅是“我不需要得到,我隻需要你失去”,甚至可以是“隻要能讓你失去,我不惜失去更多”。

這種情緒在某些場景會變得特别強烈:

相似性。被妒忌者跟自己越相似,人們體驗到的妒忌越強烈(Salovey & Rodin,1984)。
2 自我相關(self-relevance),即對個體來說越與自身密切相關以及對自己越重要的領域,體驗到的妒忌越強烈(Salovey & Rodin,1984)。
3 不公平感(sense of injustice)。當個體認為他人具有的優勢是不公平的時候,産生的妒忌會更加強烈(Smith,Parrott,Ozer & Moniz,1994)。

從關系上看,妒忌一般存在于兩個人的比較關系之中,但“為什麼是ta不是我”其實也可發生在三個人之間。

例如,“為什麼ta選擇了ta,而不是我”。

又例如,在戀愛或者是婚姻等親密關系中,我們很可能會對另一半身邊的異性産生妒忌,也許是ta比自己長得漂亮、帥氣,也許是ta比自己有錢、有地位……

在心理學上,人們把這種發生在“三元關系”中的“妒忌”稱之為“嫉妒”。

嫉妒:在一段三角關系的競争中,個體擔心或已經失去了“愛的對象”,進而遭受到的一種創傷性的心理體驗。

心理學家Kreeger很好的概括了兩者本質上的差別:

嫉妒存在于三角關系中,涉及愛的情感和對喪失的恐懼,嫉妒涉及“擁有”的情境;妒忌包含在兩者關系之中,其目标在于奪走或破壞别人令人羨慕的特質,妒忌涉及“沒有”的情境。

研究表明,妒忌與嫉妒所引起的情緒體驗有所不同(Haslam & Bornstein,1996):

與妒忌有關的情緒是:羞恥、挫敗、自卑、渴望和敵意

與嫉妒有關的情緒是:背叛、不信任、焦慮和憤怒

正因這種情緒體驗的不同,妒忌和嫉妒在行為表現上亦有不同:

妒忌在情緒表達上比較隐蔽,即個體一般不會承認并表露自己的妒忌,也許心裡已經悶悶不樂,但表面上依然表現出風平浪靜。

行為上,妒忌者習慣通過間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敵意,例如在背後诋毀被妒忌者的名譽,或者是在被妒忌者落魄的時候幸災樂禍等。

而嫉妒在情緒表達上較為直接,嫉妒者會很輕易表達出自己的憤怒與不信任感。

基于這種不信任感,行為上,嫉妒者習慣“猜疑”,如猜疑自己的另一半是否有出軌等。

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那麼,這兩者之間有沒有更深入的關系呢?我們的妒忌心源自于哪裡呢?又是什麼讓人們始終在親密關系中不斷猜疑,不可自拔呢?

妒忌與嫉妒的心理起源

上文提到,妒忌背後涉及的是“二進制關系”,嫉妒則是特指在“三元關系”中的妒忌。

而每個人從胚胎開始,便已經在面對着一個最原始的“二進制關系”——母嬰關系。

是以,我們的妒忌實際可以溯源到嬰兒時期。

stein(2000)認為,妒忌是一種無意識的,對自己與他人都有破壞性的負性情緒,在這種情緒下,人們會破壞好的事物來阻止他人擁有它。

對于嬰兒而言,這樣的情緒最早會出現在哺乳期。

克萊因(Klein)解釋道:

嬰兒得到了乳房的滋養,是以,嬰兒會希望占有它。但是嬰兒也會發現,這個乳房不屬于他,而屬于“媽媽”,于是,最初的妒忌情緒便産生了。

這與現實中,因為“某件對我很重要的東西,但是你有我卻沒有”,所産生的妒忌是一緻的。

而這種妒忌情緒,會随着嬰兒的成長慢慢演變為嫉妒:

随着孩子的成長,他們會逐漸了解“乳房”與“媽媽”是一個整體。很自然的,孩子自然會從原來“希望占有乳房”慢慢轉變為“希望占有媽媽”。

但正如“媽媽”是孩子占有“乳房”的阻礙因素一樣,現實中同樣會有諸多因素阻礙孩子占有“媽媽”。

例如“兄弟姐妹”、“自己的父親”等等。

“為什麼你會懷疑另一半出軌”| 妒忌是個什麼東西?

顯然,孩子需要面對“三元或是多元關系”了,而此時,孩子的妒忌從“某樣重要的東西,你有我沒有”,變成了“某個重要的人,你有我沒有”。

這就是原始的嫉妒(這一般與性有關,後文會繼續講)。

表面上,妒忌關心的是某樣“東西”,實際上,在妒忌中,人們最關心的是“自己”,妒忌背後的需求是“自尊”。

也許正是因為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是以才需要不斷地從“二進制關系”中與他人比較,進而獲得自尊。

而表面上,嫉妒關心的是某個人,實際上,嫉妒背後的需求是某段關系。

由妒忌到嫉妒,是孩子開始由關注自身到關注他人的轉變,是一個正常且良好的轉變。

但如果在嬰兒時期,母嬰關系沒有建立好,亦或是在兒童時期,家庭關系不融洽,都有可能在個體成長的過程中留下創傷,進而使孩子的心理發展停留在某個階段,并在成人後繼續通過“妒忌”與“嫉妒”的方式來表達對“自尊”或者是“關系”的需求。

研究表明,随着年齡的增長,人們的妒忌與嫉妒的強烈程度會逐漸減低,這恰恰說明,如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其自尊得到很好的發展,并掌握了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那麼,成人一般很少會受到妒忌與嫉妒的困擾。

對于普通人而言,比較中誕生的的也可能不是妒忌,而是羨慕與崇拜,在親密關系中誕生的也可能不是嫉妒,而是信任。

嫉妒與性心理

嫉妒涉及到“三元關系”,而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結”,往往就是孩子最早面對的“三元關系”,也是最典型的嫉妒:

孩子在3-6歲時期,會表現出喜歡自己的異性父母,排斥同性父母。因為在孩子的幻想中,同性父母奪走了原本應該和自己在一起的異性父母,進而破壞了自己和異性父母的親密關系。

弗洛伊德認為,這也是孩子性意識的表達。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是其生活中最親近的人,孩子把自身的性感覺放在異性父母身上是一個自然且唯一的過程,于是孩子對于同性父母的競争也非常自然的産生了。

此時,兒童對于同性父母的嫉妒便成為了他們性心理活動的表達。

如果這樣的性心理活動沒有正常表達,而是被深深壓抑,反而成為了問題。

例如,弗洛伊德認為,嫉妒可以分為3個層面:①競争或一般嫉妒;②投射嫉妒;③妄想嫉妒。

一般嫉妒實際上是一種在競争中“被他人抛棄”的創傷性情感,這也構成了對競争者的敵意。

“為什麼你會懷疑另一半出軌”| 妒忌是個什麼東西?

這種嫉妒起源于客觀現實,是非常正常的,弗洛伊德認為,這并不是一種病症,嫉妒者可以通過自我調節,緩解嫉妒,重新享受成就和體驗快樂,恢複工作和愛的能力。

而“投射性嫉妒”與“妄想性嫉妒”都是病态的嫉妒:

投射性嫉妒最典型的表現是:當一個人在幻想着自己與一個漂亮/帥氣的異性幽會時,ta幾乎立刻會想到,自己的配偶也一定會有這種想法,并已經這麼做了。

可見,這種來自于幻想的嫉妒,常常會破壞親密關系中雙方的信任。

弗洛伊德認為,這其實是個體把自己“實際不忠的行為”,或“被壓抑的不忠沖動”,投射到了另一半身上,進而緩解内心的罪惡感。

而妄想性嫉妒則被認為是“妄想症”的表現之一,這是一種“對同性吸引力的防禦機制”,即“我不愛他,但是她愛他”。

例如,一位先生不認為一位男性能吸引自己,但他會認為,如果這位男性吸引像其妻子一類的人,那麼妻子可能或者一定已經和這位男性發生了關系。

顯而易見,這同樣是源自于自身不忠的沖動,隻是相較于“投射性嫉妒”而言,這次不忠的對象從異性變成了同性。

總的來說,無論是妒忌還是嫉妒,都是非常普遍并且不可避免的“情緒”,我們不必要壓抑它,更不必感到“羞恥”與“苦惱”。

如果它們常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許意味着,我們需要一番自我成長;如果孩子身上表現出了強烈的妒忌與嫉妒,那麼,也許意味着他們的成長正到了某個關鍵的時期,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與了解。

*更多精神心理知識、心理治愈相關工具盡在【昭陽醫生】公衆号/小程式/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