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年行動收官 國資證券化快馬加鞭

作者:春河月亮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中國證券報》6日刊發文章《三年行動收官 國資證券化快馬加鞭》。文章稱,中國移動5日登陸A股,拉開了今年央企資産證券化大幕。業内人士指出,随着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步入收官之年,各地将加快推進國資證券化,而推進戰略新興産業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将是重點之一。

三年行動收官 國資證券化快馬加鞭

(圖檔說明)資料圖檔,新華社發

(小标題)央企上市掀高潮

1月5日,中國移動正式登陸A股,至此,三大營運商均實作A+H股上市。

同時,電力、軍工領域資産證券化也在進一步提速。2021年6月10日,三峽新能源成功上市;2021年9月28日,中國能建采取換股吸收合并方式順利回歸A股。有機構指出,目前中國能建和中國電建的資産證券化率超過90%,三峽集團、大唐集團和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的資産證券化率均超過50%,而兩大電網公司資産證券化率相對較低,未來有望加快提升。

在軍工領域,從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對西儀股份進行重組,到中國船舶集團整合旗下風電和動力業務,兩大集團的資産證券化也在加快推進。“近期軍工央企資産證券化有加速趨勢。”中航證券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張超認為,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最後一年,各軍工集團均提出要加快推進實施三年行動改革任務,提升資産證券化率是其中重要工作。

此外,鐵路資産證券化也蓄勢突圍。在1月4日召開的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工作會議上,國鐵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陸東福表示,2022年将深入推進鐵路資産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重組股改上市,試點發行基礎設施REITs,研究既有上市平台資本運作方案,制定提高國鐵控股上市公司品質的指導意見。

知本咨詢提供的資料顯示,2021年,在A股市場上市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有22戶,同比增加120%。

“央企上市加速在預料之中。”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表示,這既是混改成果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央企整體優化布局的需要。未來,大部分央企上市有望變成現實,國資資産證券化将成為資本市場的常态。

(小标題)加快推進國企資産證券化

地方國資也積極發力證券化,多省份明确了地方國企上市目标。知本咨詢資料顯示,2021年,在A股市場上市的地方國企有38戶,同比增加80.95%。上市形式包括IPO、分拆、借殼上市、整體上市等。2021年12月16日,物産環能上市,成為A股市場首家“主機闆拆主機闆”分拆上市企業,也是浙江省國資國企首單分拆上市成功項目。

從各地部署來看,多地明确提出了國資證券化目标。比如,2021年8月,山東省釋出的《山東省“十四五”省屬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提升資本證券化水準,資産證券化率達到70%。将大力推動各級各類企業實作多地、多層次首發上市,持續推進有條件的省屬企業主業整體上市,支援企業立足主業以市場化方式并購上市公司,支援有條件的國有上市公司實施分拆上市。深圳市明确,到2022年,市屬國資資産證券化率提升至60%以上。

知本咨詢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研究首席專家王娜表示,未來,地方國企資産證券化将加速推進,地方國企會更加注重培育一批優質混改上市企業。

(小标題)支援戰略新興産業企業上市

“随着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深入推進,登陸資本市場逐漸成為國企改革加速破局的重點方向。”王娜認為。值得關注的是,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援,2021年以來,在首發上市的國企中,多家企業來自新能源、節能環保、科學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産業。

國資委近日印發的《關于推進中央企業高品質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支援符合條件的綠色低碳産業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國資委官員此前明确表示,推動一批中央企業科技創新的“尖兵”在科創闆上市,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通過資産證券化,推動更多的國有資本向上市公司集中,可以極大提高國有資本的流動性與價值增值能力。注冊制的實施能更好、更完善地為企業提供直接融資管道。未來,随着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産業的國企将成為上市的重要力量。

“未來,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上市将提速。”宋向清表示,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将成為我國實作經濟轉型的重要戰略支撐,鼓勵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上市融資,有利于促進自主創新,推動産業有序發展,促進企業相關技術更新和更新換代,以及加強技術研發、人才儲備。(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