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作業-準備
這裡是材料的傳送門
讀完材料比較直覺的感覺就是,都有經曆專研書籍的過程,勤奮很重要,歸根到底的支撐還是興趣把。
A.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733/
(把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分成ABCD四類:A-緊迫且重要;B-重要不緊迫;C-緊迫不重要;D-不重要不緊迫。你是否有類似的習慣?)
看到這個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我的舍友,他對于效率的追求達到了癡迷的程度。
我比較贊同的還是部落格中的這句話
關鍵的是,一定要在專屬時間内專心緻志地做好目前的事情,不受其他任務的幹擾,這樣才能提高效率。
一直希望能不受幹擾的做目前的事情,但是大學誘惑好多..很難靜下心來。
(1)回想一下你初入大學時對計算機專業的暢想
當初你是如何做出選擇計算機專業的決定的?
我是那種,先選學校再選專業的。先上了福大分數線,然後劃掉不能選的專業,然後發現,居然還有好多可以挑,接下來就是跟着感覺走了,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想想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哇,不想學化學生物,喜歡看動漫電影,喜歡碰點遊戲,喜歡一個人呆在電腦面前發呆,計算機是不是不要學實體、英語、化學、生物這些東西了?進入計算機是不是可以随便玩光明正大的玩?查一下這個專業的走向,好像也很熱?好,就選它了。
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年輕啦,以上想法有的實作有的沒實作,吐槽一下自己大學在校不怎麼玩遊戲的主要原因是,嫌棄筆記本螢幕玩遊戲不能給我台式的體驗,是以直接不玩了。
你認為過去兩年中接觸到的課程是否符合你對計算機專業的期待,為什麼?
大概我的反應是:為什麼專業課辣麼少,為什麼要學高數,為什麼高數走了要來大霧。
感覺過去兩年學習的重心不在專業課上(至少一年多),而且至少我到現在不是很懂為什麼要學這些專業課,雖然我聽說過,要掌握一整套計算機的知識體系才是我們和其他技術型的程式員(僅僅隻會java ,C++之類的(但是其他計算機理論一概不知道)的優勢,甚至有去goole的以前學長因為是電氣沒學過計算機體系知識的,邊在谷歌工作/實習邊補課。
反正大概意思就是,哇,學的好慘啊,不知道學來幹嘛這樣子。
我的期待大概就是,希望到了某一天,了解到某個東西,我可以很自然而然的了解它,而這些基礎,就是現在專業課打下的。
道理我都懂....就是.....(你們懂的)
你覺得計算機是你喜歡的領域嗎,它是你擅長的領域嗎?
是吧,但是我有一個很頭疼的毛病,嫌麻煩....是以我學不精。
計算機領域有好多的樣子,博大精深,并沒有都涉獵。
有喜歡的領域,比如算法啦
有感興趣的領域,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大資料啦。
沒有擅長的...吧=-=。
(2)即将大三的你,對照前人們走過的路和描述未來發展,現在的你
自我感覺你已經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能力有哪些?
呃....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或者說,我總是避而不談,因為深究起來,大概感覺自己啥都不懂的樣子。
基本上在理論學習的階段,應該在學習專業課的時候,我還是比較認真的掌握了課堂上的大部分知識的,當然現在不知道還記得多少。
接下來比較了解的也就是現階段打acm的時候對代碼能力的加深,以及一些不複雜算法和實作能力的提升(主要是C++).
然後就是,比以前會找資源,有問題的時候可以跟着别人的部落格走,能解決大部分問題。偶爾翻個牆下點東西,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把。
離成為一個合格的計算機專業大學畢業生,在專業知識、技能、能力上還差距哪些?
還差學會去看英文資料、以及深入的某個方向的研究之類的。
(3)大三是一個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考研、工作、考公、出國,不同的選擇在大三就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無論考研還是工作的每條路徑,也有許多不同的分支。
對照以上你閱讀的前人們的經曆,你的選擇是什麼?
像兩年波折路(考研、工作、考研)作者考研和工作同時經曆過,在我看來是十分敬佩的,然而這種作息規律卻不适合我。
我希望讀研把,希望大三下的時候多學一點東西,豐富自己,然後去參加其他高校的夏令營,可以的話當然希望保研。
在這種選擇下,你認為你相比其他同學來說有何優勢,有何劣勢?
優勢嘛,打一年多acm的積累,以及,成績上還過得去,大三下沒什麼課,可以多跟着學些東西,這樣子就比較優勢一些了。
劣勢嘛,英語是硬傷啊。。。然後好像額外學習的技能掌握的也不多,也不是特别聰明的樣子。
針對你的選擇,你給自己的大三設定的規劃安排是什麼?
大三上最後打半年acm,好好打,不要留下遺憾,然後好好學英語,考六級。
大三下希望能跟着導師學點東西,準備一下夏令營。
3、未來的期望:
(4)你願意為了一個你感興趣的、或得到實戰鍛煉的項目熬夜嗎?你想脫離小菜鳥的level嗎?如何評價上一屆同學說的“和隊友一起熬夜打代碼是個不錯的體驗,或許還可以一起吃宵夜!”
熬夜啊,很有趣啊,前提是不影響其他人休息,而且我的話,熬夜後第二天早上就廢了,是以偶爾是可以滴,比如就這個暑假,和隊友熬夜開黑打比賽(噓~~~)。
想啊,但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幹。
嗯,挺好玩的,晚上幹擾會比較少一些,雖然因為不經常熬夜的原因,感覺時間遲了智商就都受到了壓制,然後你就會知道抱大腿是怎麼樣的體驗,一起大晚上聊算法也是很有趣的事情。真正體會過後确實不一樣,隻不過我沒有半夜一起吃過宵夜,不知道大半夜溜出去吃宵夜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5)針對上述問題(2)、(3)、(4),你對這門課的期待是什麼?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個小時用在這門課上,以達成你的期待以及你在(2)或(3)或(4)上的目标?
柯逍老師的課應該都挺.....有趣的。是以,我肯定是猜不到他的套路的,就不猜了。
每周花的時候與該周的上課内容以及本次作業量呈正比,可能還會加上有趣程度的大幅度波動。
就是目前我也..不是很清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