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3年,土家族農民冒死救下小紅軍,50年後他以将軍身份來報恩

1983年的一天,段蘇權收到了幾張來自秀山縣的照片,在他看見照片的一瞬間,眼眶裡立馬就被淚水占滿,因為那是他記挂了整整50年之久的恩人。如若不是當年他們的冒死相救,或許他早已喪命。

1933年,土家族農民冒死救下小紅軍,50年後他以将軍身份來報恩

1933年10月底,黔東獨立師為掩護紅軍主力東進,佯裝成主力軍揮師西進,與“圍剿”黔東根據地的萬餘敵軍,在秀山縣邑梅鎮展開了一場血戰。800餘人和400多杆槍是政委段蘇權和師長王光澤手下所有的力量,想要成功牽制住敵軍,隻能靠打遊擊。

經過前後大大小小20多次的戰鬥,黔東獨立師順利掩護了,賀龍、王震等人率領的紅二、六軍團向湘西進軍,但是全軍所剩彈藥也已然進入耗光的地步。在敵人得知對賀龍等人的“圍剿”行動失敗後,将怒火全撒在了獨立師的身上,迅速集結兵力對其進行了包圍。

1933年,土家族農民冒死救下小紅軍,50年後他以将軍身份來報恩

段蘇權在戰鬥中右腳踝被子彈擊碎,行走都已經困難,就更别說跟着隊伍進行突圍了。于是本着為全軍将士負責的态度,師長王光澤含淚說出了讓段蘇權留下養傷的話。當時敵人人數衆多,村民的日子也很艱難,是否有人願意收留他真不好說。就算有人收留,怕是也難逃敵人的搜捕。是以,跟着隊伍難以突圍,留在村裡很大程度也會是犧牲。

聽完王光澤的話,段蘇權自然也明白他的艱難,但是他沒有猶豫,直接選擇了留在村裡,讓王光澤快帶着剩下的戰士們走。看着戰士們越走越遠後,段蘇權拖着受傷的腳一點一點地往村裡去,最終因為體力不支倒在了蘇家坡的園埂腳處。

因為前一天兩軍的交鋒,土家族村民李木富和妻子楊桂花徹夜難眠,天一亮就出了門去打探紅軍的情況。沒多久就遇上幾個小牧童,說他們看見了一個紅軍,受了傷但還在喘氣兒。聽完話,李木富就跟着他們去找紅軍,看着倒在岩坎上面色發白的小紅軍,李木富咬牙将其帶回了家。

1933年,土家族農民冒死救下小紅軍,50年後他以将軍身份來報恩

其實李木富心中也怕,畢竟國民黨民團時不時就來村裡轉悠,若是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于是給小紅軍的傷口進行了簡單包紮後,李木富把他背到了村外一個山洞藏了起來。整個過程李木富已經很是小心了,但還是被民團發現了。

民團小喽啰搜刮了小紅軍身上僅有的3塊大洋後,其頭目就抽出了大刀向小紅軍走去,可見是想要了小紅軍的命。原本的民團每次來村裡,都隻是為了讨些錢财,可沒想到這次他們竟然想要害命。民團本身就有刀槍,李木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裡也發怵。可在千鈞一發之際,他還是冒死地說了一句:“莫造孽啰!”

随後繼續說道:“他已經受了傷,是個殘障人士了,本身也活不了多久了,你們圖了财就行了,留他一命吧!”

聽完這些話,頭目竟然沒有惱羞成怒,瞪了瞪李木富就帶人走了。不過這可不是頭目心善,隻是因為李木富曾經給他的團丁做過衣服,接觸之下多少有些情面,這才放了他一馬。況且也正如李木富所言,小紅軍受了如此重的傷,在這個缺醫少藥的時代裡,即使他不少怕是也是難以活命。

1933年,土家族農民冒死救下小紅軍,50年後他以将軍身份來報恩

話雖如此,可李木富打心裡不想讓段蘇權死,先是和妻子打商量拿出了家裡所有的草藥。又讓妻子回開藥鋪的娘家,多次拐着彎試探才得出了一份治療段蘇權的藥方。因為局勢所迫,盡管是家裡人他們依舊擔心會走漏風聲,便拿出了家中所有積蓄去别家診所抓藥。

戰争年代裡,普通風寒藥方和傷病藥方還是很容易區分的。是以夫妻二人的秘密,還是被常去的蘇家診所的蘇仕華大夫給發現了。原本李木富以為,這次是難保段蘇權性命了,殊不知蘇大夫也願意幫他們。不僅沒有告發,還會在他們去抓藥時,多送些藥材,甚至會去到山洞檢視段蘇權的傷勢。

就這樣,段蘇權在他們的照顧下身體一天天地好了起來。但是段蘇權也發現了,李木富送來的稀飯越來越稀,送飯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這天,已經三天沒有吃上東西的段蘇權餓得不行了,便一路朝着李木富家的方向爬去。不去不知道,去了才發現家裡已經是啥都沒有了。段蘇權這才意識到,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裡,村民的生活本就艱難,而他的到來更是讓這原本貧窮的家無力支撐。

1933年,土家族農民冒死救下小紅軍,50年後他以将軍身份來報恩

于是段蘇權不想再拖累李家夫婦,便讓他們托人給打了一副拐杖後就離開了。因為李木富也拿不出錢财,便給段蘇權做了個乞讨用的竹筒拴在拐杖上。離别之際,三人都眼含淚珠卻又不得不分别。然而這40多天的相處,李木富夫婦隻知他們幫助的是一個隻有十七八歲的小紅軍,對于小紅軍的來曆,在軍中職務他們未曾多問過一句。因為他們從未想過回報,隻希望紅軍戰士們都能好好的。

就這樣,段蘇權一路乞讨着去找獨立師。殊不知當日他目送走的獨立師将士們,實在是無法在萬餘名敵軍的包圍下完成突圍,整個師幾乎無一生還。師長王光澤在被俘後也因不堪受辱,英勇就義。但是段蘇權不知,他一路帶着希望找去。這一路上他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從秀山縣走到湖南花垣縣茶洞鎮時,他原本空空的口袋變得越來越重。

1933年,土家族農民冒死救下小紅軍,50年後他以将軍身份來報恩

因為一路都未曾得到獨立師的消息,他隻好傳回了老家茶陵。聽了段蘇權講述他這一路的遭遇後,家人紛紛勸他以後就乖乖在家。但是他那顆救國救民的心,依舊在期盼着歸隊。終于在一名負傷脫離紅軍隊伍,隻好返鄉的紅軍老鄉口中得知了紅軍消息。于是借來了他的軍裝和證件,一路去到了太原,兜兜轉轉終于見到了任弼時。

“追悼會都開了,沒想到你還活着呀!”任弼時了解到段蘇權的遭遇後,心情很是複雜,卻也很是感動,因為這就是紅軍精神呀!

此後的段蘇權再也沒有離開過軍隊,參加了全面抗日戰争,為反“掃蕩”作戰做出了巨大貢獻。在解放戰争時期,為了協調工作,他就已經被授予了少将軍銜。還曾在遼西會戰中,率八縱隊,殲敵一萬多。而後抗美援朝打響,段蘇權擔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不斷總結經驗為志願軍飛行員教育訓練提供了幫助。1964年時,他又奉周恩來總理之命,出使寮國擔任工作組組長,為寮國的革命之路提供了不少幫助。

1933年,土家族農民冒死救下小紅軍,50年後他以将軍身份來報恩

盡管軍旅生涯很是圓滿,但段蘇權始終不曾忘記李木富夫婦和蘇大夫三人的救命之恩,也一直想要找到他們。但總因為工作的繁忙,把動身前往秀山縣的計劃一推再推。直到1983年10月,他才如願去到了秀山縣。可近50年的闊别,秀山縣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他走訪了很多地方都未曾獲得有效資訊。後來因為工作關系,他隻好帶着遺憾傳回北京。但是他的委托在秀山縣黨史部門的宣傳下逐漸被更多人熟知。

也很幸運的是,段蘇權才離開不久就得到了有效資訊。而李木富和蘇仕華也是在這時才知道,那個才十七八歲的小紅軍在當時就已經是政委,如今更是當上了将軍。隻可惜的是,楊桂花老人已經離世,但這樣的結果已經讓段蘇權很是歡喜了。

(秀山縣委和縣政府為李木富頒發牌匾)

又等了好久終于等到了李木富和蘇大夫兩人的照片,那一刻段蘇權立馬就紅了眼眶,50年之久的挂念好像全都融到了眼淚中。而之後他便時不時就寄錢給李木富,這也隻能是他當時能為已步入耄耋之年的恩人所做的了。

革命之路如此漫長,盡管途中充滿艱難險阻,但終究革命者完成了使命。而這一路上,自然也少不了百姓們的無私奉獻。是以,有着像段蘇權這樣一生隻為一顆“紅心”戰鬥的軍人在,有着像李木富這樣冒死向紅軍伸出援手的愛國百姓在,中國何談不會戰勝一切困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