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了續航破千公裡外 AION LX Plus的“黑科技”超乎你的想象!

除了續航破千公裡外 AION LX Plus的“黑科技”超乎你的想象!

文:成誠 編輯:小小豆

成功其實很簡單,隻需要在正确的時間出現在的正确的地點。這一切,仿佛也正印證了新能源汽車産業在國内的飛速發展。

回顧2021年,特斯拉、蔚小理、比亞迪等一系列頭部新能源車企的産銷傳遞紛紛重新整理曆史記錄。而哪吒汽車、零跑等二線及以下品牌也在迎頭趕上,一切皆如欣欣然狀,生命力旺盛。

與此同時,在消費者關注的續航方面,當下主流的純電動汽車已經輕松突破了600公裡,與普通燃油車大抵相當。所不同的是,補能方式、充電效率等問題依舊未能得到妥善解決。

除了續航破千公裡外 AION LX Plus的“黑科技”超乎你的想象!

不過,這一切随着廣汽埃安AION LX Plus的出現得到了有效的緩解,其千裡版車型的CLTC工況續航裡程達到了1008公裡。

這意味着,純電動汽車在具備低污染、高環保屬性的同時,還兼具混合動力車型的長續航能力。

那麼,AION LX Plus是如何做到的?

我們都知道,續航的關鍵在電池,而電池的關鍵在能量密度。但一味提升能量密度,結果并沒有有效提升續航能力。反觀AION LX Plus則采用了含矽負極锂電池。相比石墨,矽可以存儲9倍以上的锂離子。也就是說,如果用矽做負極,可以大幅提升锂電池的能量密度。不過,采用矽極也有弊端,那就是在反複充放電後,材料結構就會變得松散,并且SEI固體電解質膜會變厚,導緻電池容量降低。

除了續航破千公裡外 AION LX Plus的“黑科技”超乎你的想象!

這時有人要問了,廣汽埃安AION LX Plus是通過什麼手段來抑制容量衰減問題呢?

通過不懈的努力,廣汽研究院的從業人員研制出納米複合矽技術、自帶修複功能的粘結劑技術以及梯度複合塗布技術等一整套“黑科技”,以提升含矽負極锂電池的使用壽命。

其中,納米複合矽技術是把矽材料控制在納米級别,控制其微觀形貌,最大程度降低矽基複合負極材料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膨脹。同時,這種表面包覆保護層的使用,避免了矽材質直接和電解液接觸,大幅提升了SEI固體電解質膜的穩定性。而自帶修複功能的粘結劑技術則可以讓破損的矽負極極片在膨脹收縮過程中得以修補;而梯度複合塗布技術則起到改善負極極片本體結構穩定性的作用。

除了續航破千公裡外 AION LX Plus的“黑科技”超乎你的想象!

在“黑科技”的加持下,AION LX Plus搭載的海綿矽負極片锂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205Wh/kg,容量達到144.4kWh。與同規格锂電池相比,這種新型電池的電芯容量提升25%,電芯體積減少20%,重量減輕14%。進一步提升了整車在加速、制動、操控以及空間的表現。

除了續航高人一籌之外,新車搭載的第二代智能可變焦雷射雷達同樣值得關注。

AION LX Plus搭載的第二代雷射雷達來自速騰聚創RoboSense,分别位于車頂以及車身兩側的前輪輪眉頂部,能夠實作車前300°視野的交叉覆寫探測,最遠探測距離達250m。并且支援10-30Hz重新整理率可變功能,在城市中行駛時,該雷射雷達支援10-30Hz重新整理率可變功能,能夠更為精準地識别車輛加塞、鬼探頭等突發情況。此外,0.2-0.05°的動态調整垂直分辨率,更可以精準識别遠距離的小障礙物,進一步提升行車安全性。

除了續航破千公裡外 AION LX Plus的“黑科技”超乎你的想象!

此外, 該車還為使用者帶來同級獨有的高速NDA導航駕駛輔助系統,城市NDA智能領航輔助以及超視距召喚泊車等功能。配合35個高性能感覺硬體和高算力智能駕駛計算平台,AION LX Plus可實作高速、市區全場景覆寫,提升駕駛智能化水準。再加上支援OTA空中更新功能,車載功能會不斷疊代更新完善,為使用者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AION LX Plus還配備了最新的ADiGO 4.0智能物聯系統,該系統在以往的語音識别控制功能上,新增語音操控駕駛模式、能量回收、車輛控制等,8核高通8155處理器保證了系統操作響應性以及使用流暢度,大幅提升人機互動體驗。

再輔以更新配備後的IBCM無感啟動、全新AR實景導航、DMS+OMS座艙監控等跨代智能科技配置,豐富了使用者多樣化的智能用車需求。

除了續航破千公裡外 AION LX Plus的“黑科技”超乎你的想象!

寫在最後:

可以說,AION LX Plus的上市,并不僅僅是續航裡程突破上千公裡這麼簡單。含矽負極锂電池、可變焦雷射雷達、高階駕駛輔助、ADiGO 4.0智能物聯系統的采用,展現了這款新車的創新和先進性。

作為廣汽埃安集大成的一款産品,AION LX Plus将在新能源普衆時代下,重塑純電價值新标準,為品牌構築高端技術護城河,開啟中國高端純電引領世界的“埃安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