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品設計類面試題,如何回答?

在求職面試中,經常會考察這種問題:

1)設計一個聊天軟體

2)設計一個訂餐軟體

3)設計一個打車軟體

​4)設計一個語音機器人

5)如何設計一份調查問卷

這問題叫作“産品設計問題”。無論你面試的職位是營運、産品經理、資料分析師、工程師,還是設計師等其他職位,都會遇到這類問題。

為什麼面試會問這種問題呢?

這類問題可以全面考察一名應試者的邏輯能力、分析能力。

如何回答“産品設計問題”?

用圓圈方法(circles),這個方法最早是由前微軟産品總監、谷歌産品經理 LEWIS C.LIN 在他的暢銷書《Decode and Conquer》中提出的。

circles其實是7個步驟的首字母縮寫,這幾個步驟其實就是我之前說過的資料分析步驟:明确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1)明确問題(Comprehend the situation)

2)分析問題

指明閱聽人(Identify customers)

彙報需求(Report customer needs)

優化次序(Cut,through prioritization)

3)決策(解決問題)

羅列方案(List solutions)

平衡優劣(Evaluate tradeoffs)

總結建議(Summarize recommendations)

下面我們看下如何用這個方法回答“産品設計類問題”。

一、明确問題

記得上學的時候,我經常會做錯題。通過分析這些錯題,我發現大部分是因為沒看清楚題目要求。

是以,在回答問題前,不要急着說如何去設計産品。而是向面試官問清楚所有細節,避免你和心裡想的不一樣。

這時候可以用5w2h分析方法來明确問題:

what(做什麼):這是什麼産品?

when(何時):什麼時候需要上線?

where(何地):在哪裡釋出這些産品?

why(為什麼):使用者為什麼需要它?

who(是誰):這是給誰設計的?

how (怎麼做):這個産品需要怎麼運作?

how much(多少錢):這個産品裡有付費功能嗎?價格是多少?

二、分析問題

圓圈方法建議通過以下3步來逐漸拆解和分析問題:指明閱聽人、彙報需求以及優化次序。

1.指明閱聽人,彙報需求

“指明閱聽人”是說要明确這個産品是設給誰設計的?了解了是誰在使用産品,才能根據使用者需求去設計。

彙報需求是指對不同的使用者分别總結需求。

比如,設計一個聊天軟體,使用者可以分為:年輕人、老年人等。他們的需求不一樣,這就會影響後面的設計方案。

年輕人正常的字型就可以,而老年人的需求可能需要較大的字型聊天才能看清楚。

2.優化次序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資源有限(時間、人力、資金等),不是不是是以需求都能同時去開展。

是以,在前面分析了閱聽人和需求以後,我們需要對任務評定優先級。這可以考察面試者的統籌規劃能力。

如何評定優先級呢?

我們可以用“時間管理四象限方法”,如果把時間從不緊急到緊急畫出橫軸,,把事情從不重要到重要畫成縱軸。這樣就把整個空間劃分成四個象限了。

第一象限包含的是一些緊急而重要的事情,必須首先處理優先解決,先去做這一象限裡的需求。

比如,設計聊天軟體,有上百個需求要完成。那麼,最重要的是去完成最基本的聊天需求,并且滿足使用者量最大的那個群體的使用需求。

三、決策(解決問題)

到這一步,圓圈方法建議通過以下3步來解決問題:羅列方案、平衡優劣、總結建議。

在實際工作中,隻有一種解決方案的情況很少見,通常會有多個方案可以選擇。這時候就需要把不同的設計方案羅列出來,說出每個方案的優劣(平衡優劣),最後給出建議(總結建議)。

比如,對應一個app,如何做使用者增長呢?

可以有下面幾種方案:

1)邀請頭部大v入住,通過大v帶來新使用者

2)在app裡給新使用者發紅包來推廣

這些方案都可以,但是各有優劣。需要你能夠平衡優劣,總結提出建議。

四、總結

如何回答“産品設計類問題”?

用圓圈方法(circles),這個方法其實是7個步驟的首字母縮寫,這幾個步驟其實就是我之前說過的資料分析步驟:明确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1)明确問題

指明閱聽人、彙報需求、優化次序

羅列方案、平衡優劣、總結建議

留一個思考題:如何設計一個打車軟體?可以在下面留言區寫出你的回答。

推薦:人工智能時代,你必須要學會這個通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