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新覺羅家族之禮敦巴圖魯後裔譜錄簡述

愛新覺羅家族之禮敦巴圖魯後裔譜錄簡述

愛新覺羅家族之禮敦巴圖魯後裔譜錄簡述

作者:宮銀強

2021年下半年我一直在更新《愛新覺羅家族後裔尋訪錄》。原版的《尋訪錄》是1997年在北京市民委的主持下,由馮其利先生、慶王府後裔金恒績、穆爾哈齊後裔常林共同編寫的。這份尋訪錄涉及1000多位愛新覺羅後裔的姓名、生日、聯系電話、家庭住址/工作位址等資料。當時為了編寫這份《尋訪錄》,恒蘭英老師在校對、印刷方面,給予了很多的幫助。原來恒蘭英老師是禮敦巴圖魯之後裔。

禮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大伯,後代隸屬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為覺羅,紅帶子。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與父親塔克世時期,建州女真社會正處于群雄蜂起、互相争長、互相殘殺的動蕩歲月。在蘇克素護河諸部中卻有兩個酋長恃強,稱霸一方。在這兩個酋長中,一個名叫碩色納,生子九人,九子個個強悍,善于争鬥。另一個名叫加虎,武藝高強,能“身披重铠連躍九牛”,意為可以身背鐵甲,持兵器連跳越九牛面不改色,生七子,皆骁勇。碩色納、加虎各恃自己強悍,脅迫鄰近村寨歸屬自己,并不時地向覺昌安父子發出挑釁信号。碩色納、加虎二人部衆的崛起,打破了蘇克素護河部往日裡聽命于左衛都指揮使限制的局面。終日裡厮殺不斷,你争我搶,都指揮一職形同虛設。

愛新覺羅家族之禮敦巴圖魯後裔譜錄簡述

而覺昌安五子中,長子禮敦武藝超群,善于征戰。此時,來自鄰部董鄂部的侵掠暫時平息下來,為了能控制住蘇克素護河部内部紛争的局面,覺昌安決定率禮敦等五子及部衆進行征讨,徹底清除兩寨的敵對勢力。在為時數月的較量中,覺昌安憑借着自己的智慧及禮敦兄弟們的骁勇終于收服了碩色納、加虎及其部衆,使蘇克素護河方圓二百裡的女真各部落“悉聽調遣”。從此,“五嶺迤東,蘇克素護河以西,二百裡内諸部盡皆賓服,六王自此強盛”(《滿洲實錄》14頁)。禮敦在讨平碩色納、加虎戰功卓著,賜号曰“巴圖魯”。

禮敦的女兒嫁給了清開國五大臣之一的鈕祜祿氏額亦都,生子車爾格、圖爾格等,取得很高的成就,促成鈕祜祿家族的繁榮,也對清史産生深遠的影響。隻有一子名叫博伊和齊(又作貝和齊),留守遼陽沒有随努爾哈赤征戰,是以沒有爵位和官職。博伊和齊生六子,有五子成年,長子内大臣塞勒、次子讬特拖、三子阿賴、四子席賴、六子阿賽。五個兒子都有後人,形成禮敦支系龐大的家族。

禮敦後裔文武職進階官員衆多,覺羅紹昌是其中的一位。紹昌,字任庭,号受福堂主人,是清末的七大“皇族内閣”之一、司法大臣。皇族内閣成員隻有紹昌的照片我沒有找到,後來詢問曾外孫孝治先生,也沒有留存,但是得到紹昌的第三子、司法部行走進征的照片。紹昌是阿賴這一支的後裔,曾祖廣泰、祖父嵩山、父親英彬均有官職。紹昌祖宅在史家胡同路北,原有99間房,後改為丹麥公使館。紹昌一支的園寝,原在祁家莊後遷至北郊公墓。紹昌後代移居昌平區南口鎮。

愛新覺羅家族之禮敦巴圖魯後裔譜錄簡述

恒蘭英老師是禮敦的小孫子阿賽的後裔。阿賽生八子,第三子為二等輕車都尉瑪賽,瑪賽子谟洛和、孫祜爾賽、曾孫蘇滿及至清末,皆無官職,為閑散覺羅。蘭英老師的祖輩名恒通、恒明、恒順、恒祥(與溥儀同輩),是以民國時間都改姓為“恒”。蘭英老師的父輩為“寶(保)”字輩,堂兄弟多達22人,祖輩還有11位堂兄弟,家族實在是太龐大。

恒蘭英老師家族都是德才兼備,除了本人在航天事業貢獻着自己的力量之外,其堂姐恒紅也是著名評劇演員、國家一級演員。禮敦後裔的故事很多,因為篇幅的緣故,以後慢慢道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