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安事變中,打響捉蔣第一槍的衛隊營長,後來的結局如何?

張學良将軍一生有兩件事展現了他為了國家和民族大義做的重要決定,一個是東北易幟,一個是西安事變,東北易幟促成了國民政府形式上實作了全國的統一,西安事變促成了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在西安事變中,張學良将軍的一位部下,在活捉蔣介石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就是東北軍衛隊第一營營長王玉瓒,他後來的人生經曆了什麼呢?

西安事變中,打響捉蔣第一槍的衛隊營長,後來的結局如何?

王玉瓒是東北講武堂第九期畢業生,奉天省黑山縣大夏村人,1896年生,表字寶珩。自幼聰穎,喜好刀槍,少年就立志除暴安良,殺敵報國,後來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赫赫有名的東北講武堂,在這裡他猶如魚見大海一般,努力汲取着各門軍事知識,鍛煉着自己的體魄。六大教程,典範規則他門門精通,而且在學校期間就引起了張學良的重視,這個時期正是張學良整頓東北軍之時,很多軍隊被整頓縮編,講武堂的學員也有很多被淘汰,是以當他以優異的成績從講武堂畢業時,很多人對這個青年刮目相看,張學良也馬上把王玉瓒調到身邊,想要重點培養,加以重用。

西安事變中,打響捉蔣第一槍的衛隊營長,後來的結局如何?

中原大戰時,蔣介石調張學良的東北軍入關幫忙,王玉瓒追随張學良入關作戰,到西安事變發生前,王玉瓒已經升至張良學将軍衛隊第一營的營長,經常跟随張學良行軍作戰。

1936年10月下旬,蔣介石惱怒于張學良消極執行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親臨西安,想要督促張學良放棄幻想,圍剿共産黨,但當時張學良身負國恨家仇,并不想對自己的同胞下手,共産黨釋出的全民族抗戰宣言也深深打動了他,張學良對蔣介石擺事實講道理,希望利用自己是蔣介石結拜兄弟的關系能勸服蔣介石放棄兄弟阋牆,全國聯合起來進行抗日戰争。

西安事變中,打響捉蔣第一槍的衛隊營長,後來的結局如何?

然而張學良過于低估了蔣介石的反動本質,多次勸說軍遭到了蔣介石的拒絕,甚至還下令換将,張學良忍無可忍,在與共同駐防西安的楊虎城将軍周密詳談後決定發動兵谏,逼蔣抗日。12月11日傍晚,張學良密令王玉瓒,活捉蔣介石,不要殺死。王玉瓒帶着手下三百人,淩晨2點出發,到了華清池,繳了蔣介石門口衛隊的槍,接下來把餘下的衛隊徹底抓的抓,槍斃的槍斃。

西安事變中,打響捉蔣第一槍的衛隊營長,後來的結局如何?

過程中使用了槍械,這槍聲驚動了多疑的蔣介石,他借着黎明前的夜色倉皇逃竄,當王玉瓒帶領手下沖進蔣介石起居之處時,蔣介石的被窩還是暖的,鬥篷還在,可見并未逃遠,于是下令搜尋,天剛蒙蒙亮,在一座假山附近找到了躲避不及的蔣介石,王玉瓒完滿完成了張學良安排的重要任務,他成了西安事變中最重要的一環,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行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西安事變中,打響捉蔣第一槍的衛隊營長,後來的結局如何?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擔心捉蔣的将領們遭到蔣介石的報複,給他們發放了很豐厚的安家費,讓他們離開了軍營,王玉瓒也是以離開東北軍,帶着家屬遠走他鄉。後來他輾轉到了貴州,和雲南,解放後,因為王玉瓒個人要求,解放軍幫助王玉瓒及其家人回到了原籍黑山縣,從此他安居田園,過起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民生活,沒人知道他是西安事變的功臣之一,直到改開後,王玉瓒的事迹才有更多人所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