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次無比驚險的突圍:若部隊晚再晚點出發,開國元帥中或無此人

1942年5月中旬,駐山西的日軍第一軍5000多人,在軍長筱家義男指揮下,再次進犯太行山,妄圖一舉端掉八路軍總部。

日軍在出動出力之前,先派出兩支挺身隊(特務武裝)作先鋒,任務就是取劉伯承的項上人頭。

5月19日,敵人對台北區的“掃蕩”開始。21日,劉伯承帶領少數警衛部隊,從涉縣會裡村出發,跳出了敵人合擊圈。

第二天,轉移到太行山南部的涉縣固新村口。

剛剛安頓下來,偵察員就帶來消息,就在前一天師部轉移後僅僅3個小時,敵六川挺身隊就到了師部駐地。也就是說部隊隻要稍晚一點點出發,就很可能撞上敵人,在對方優勢兵力圍攻下,後果不堪設想!很有可能十大元帥中就沒有劉伯承這個名字了。

當時緊跟劉伯承左右的參謀長李達,40年後說起這段往事,仍然心有餘悸地說:“這次突圍太驚險了!萬一出了事,我會因為沒有事先得到确切情報而永遠無法原諒自己!”

一次無比驚險的突圍:若部隊晚再晚點出發,開國元帥中或無此人

6月上旬,敵人将“掃蕩”重心轉向太行山南部地區,第一個目标就是合擊129師師部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首腦機關。

8日,大批日軍從山西黎城出動,向城東15公裡的宋家山進攻。

駐守宋家山的部隊是129師警衛部隊新1旅2團,129師師部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位于宋家山東南不過10華裡的黃岩村。敵人企圖先拿下宋家山,再圍攻黃岩村及周圍地區。

敵人攻勢兇猛,宋家山我軍陣地有被突破的危險,形勢越來越緊張。劉伯承經過周密考慮,當即決定突圍。

當晚,師部從黃岩村出發,于9日淩晨來到涉縣城南5裡處的黃北坪。10日下午到達張漢村,計劃當晚突破敵人合圍圈,進至邯長路以北安全地帶。

不料當晚濃雲蔽月,四周漆黑一團,無法辨認方向,盲目前進,随時都有闖入敵人宿營地的可能。

李達參謀長建議說:“現在不好辨認方向,闖到鬼子的宿營地就麻煩了,我們原地休息,天亮再走吧!”

“好,先通知部隊原地休息。”劉伯承沉吟了一下,又說,“我們這麼大個攤攤兒,走了幾十裡路,鬼子的特務很多,我們不可能不被發現,在這裡宿營,可能遭到偷襲。讓大家打個盹兒,然後連夜傳回張漢村。鬼子怎麼也不會料到我們傳回原地吧。”

部隊當即連夜回返。天黑路陡,七彎八轉一直到11日中午才回到張漢村。

本拟在張漢村休息、吃飯,不料剛一進村,警衛部隊從望遠鏡裡發現不遠處有一小股敵人正在搜山。

一次無比驚險的突圍:若部隊晚再晚點出發,開國元帥中或無此人

劉伯承立即指令部隊避開敵人,馬上鑽入楊家山。誰知,部隊剛翻上一道山梁,發現楊家山也被敵人占領了,部隊陷入敵人包圍之中。

擔負警衛任務的新1旅2團指戰員,深感肩負的任務之重。他們将手榴彈揭開蓋,步槍上好刺刀,準備與日軍血戰一場,保護劉師長突出重圍。

劉伯承鎮靜地對新1旅政委唐天際說:“告訴戰士們,不要緊張。我們有當地人民的支援,一定能夠突出去。”并訓示唐天際派兩位偵察員潛入張漢村,向熟悉情況的老鄉打聽一下,看有無小道通向黎城方向。

不一會,唐天際報告說:根據老鄉提供的情況,由此往西北,有一條牧羊人常走的小道,沿此小道,翻過兩條大嶺,能到東陽關、東黃須。這條路近,能繞過敵人,但崎岖難行,部隊不易通過。

劉伯承說:“俄軍統帥蘇沃洛夫有一句名言:‘凡是路能走的地方,人就能通過’。他在1799年就曾經率領一支大軍,從人迹罕至的地方翻過了阿爾卑斯山,救出了陷入絕境的俄軍,創造了人間奇迹。既然鹿能走的地方人能通過,羊能走的地方,人也一定能通過。我們就走這條牧羊道。”

不遠處的日軍不時打來冷槍,吆喝聲清晰可聞。劉伯承拄一根樹枝作手杖,汗流浃背,率領部隊沿着牧羊道艱難前行。

薄暮時分,翻過兩座山嶺,又登上一個山崗,隐隐約約看見對面山坡上有一支隊伍迎面走來。開始看不清楚,當距離幾十公尺時,從對方閃閃發亮的鋼盔,斷定來人是日軍。

好在敵人一時未發現我軍。劉伯承鎮靜地指令道:“不要慌,不要開槍,悄悄地繞過敵人。”

隊伍有條不紊,悄無聲息地鑽入另一道山溝。這股敵人竟沒有發現我軍!

在一個山凹裡,部隊作了短暫休息。

一次無比驚險的突圍:若部隊晚再晚點出發,開國元帥中或無此人

劉伯承不無幽默地說:“好險啊,差一點讓鬼子抉剔掉,去見馬克思。剛才跟鬼子打照面的時候,連他們的胡子我都看清楚了。這個選題掃蕩啊,可以使敵我雜處,煮一鍋飯敵我都吃,走一路敵我相混,可謂是極複雜、極殘酷、極激動的鬥争了。”

入夜,隊伍繼續前進。蜿蜒曲折的牧羊道,伸展于怪石與荊棘之中,山高坡陡,崖峭谷深。漆黑的夜晚,行走其中,困難可以想見。尤其對疾病纏身、遍體彈痕、年已五旬的劉伯承,其艱難更不言而喻。

子夜時分,劉伯承由于長途跋涉,饑渴交加,步履漸漸遲緩。

淩晨4點左右,劉伯承将周鑒叫到一邊,小聲說:“我實在走不動了,要就地休息一下。周科長,你快把警衛部隊帶上走吧!天明前一定要突出敵人合擊圈。”

周鑒大吃一驚,急忙拉住劉伯承的手:“師長,您的話我不能聽!保護您突出敵圍,就算讓我犧牲生命,也決不含糊。”

他随即指令四個高大精悍的警衛員架扶着劉伯承往前走。又指令其他戰士,不許瞌睡,不許大聲說話,不許掉隊,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就這樣,又走了一程。拂曉,劉伯承饑渴疲憊之至,對周鑒說:“周科長,我的兩條腿實在不聽使喚了,要休息一下。”說完,撲通一聲,昏倒在地。

周鑒大驚失色,急令警衛員跑步去找在後面負責掩護的唐天際準備擔架,并指令幾個戰士分頭到附近找水。

衛生員将一碗溪水給劉伯承灌下去。不一會,劉伯承慢慢睜開眼睛。

一次無比驚險的突圍:若部隊晚再晚點出發,開國元帥中或無此人

此時,近在咫尺的柳林村,雞鳴狗吠,濃煙滾滾,是敵人正在燒房子。此地不能久留,警衛人員将劉伯承扶上擔架。

山徑崎岖,荊棘叢生,隻能兩個人一前一後擡行。徹夜行軍,戰士們都累得腰酸腿軟,走不幾步就須換人。

周鑒見不是辦法,急中生智,蹲下身子,拼出全身力氣,背上劉伯承,一口氣跑了幾百米。

剛繞過一個山嘴,突然,背後啪的一聲槍響。周鑒以為被敵人發現,驚出一身冷汗,跑得更快了。

又走了一程,不見敵人追來,才長出了一口氣。原來剛才是敵人鳴槍收哨,敵人集合後往南開去了。

再往前走,道路漸寬,可以行馬,乃将劉伯承扶上馬背,又一陣疾行,方脫離了險境。

周鑒因緊張勞累過度,一陣暈眩後,口吐鮮血,昏倒在地。

12日中午,劉伯承率部轉移到黎城縣境内的香爐烽。至此,勝利結束了曆時4天4夜的反掃蕩,跳出敵人合擊圈之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