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抗日女英豪,被日軍酷刑逼問,受盡侮辱,犧牲時僅35歲
無數革命先輩,在日軍侵華的年代,勇敢無畏地開赴前線,潛伏地下,縱然進階将領們,在戰場上縱橫捭阖,指導抗戰勝利,但是在戰場上和敵人拼殺,而犧牲的先烈們,同樣不能泯滅他們的功績,沒有他們用血肉構成的堡壘,就沒有一路向東,一路向北不斷地驅除敵寇,沒有人犧牲,沒有人奉獻,沒有人勇敢地站出來,不用說超強的計謀,就說一個簡單的場合:一群人面對一個拿槍的日本鬼子,沒有人站出來和他抗衡的話這個鬼子就能拿槍突突掉所有人。是以,所謂的安全,所謂的保全了生命,隻不過是有人代替擋了槍子炮彈。為國犧牲的抗日先烈,理應受到後人世代地愛戴,而在東北抗日時期,就有這麼一位女英雄,她叫李秋嶽。面對敵人酷刑逼問,她沒有出賣過一個人,最後被東條英機下令處決。

說起李秋嶽,原名叫做金錦珠,她有些特殊,她是北韓人,最後來到了中國戰場,抛頭顱灑熱血,都說科學無國界,可是當面對同一個敵人的時候,任何民族都會聯合,地不分南北,人無分老幼,都是朋友。在她18歲的時候,北韓受到日軍侵略,爆發了人民起義,受到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她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并且和當時的一個戰友楊林喜結連理,戰場上硝煙彌漫,她們的結合為灰色的戰場增添了一抹令人欣喜的紅色星火。後來楊林去往了中國,尋求救國之路,23歲的時候,由于日寇在廣東逮捕地下中共,她擔憂丈夫安危,千裡迢迢來到廣東,幫助自己的丈夫,這一年她通過丈夫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正式成為了中國無産階級中的一員。
26歲的時候,夫婦兩人被派到蘇聯進行學習,九一八事變爆發的時候,他們已經從蘇聯回到了當時的滿洲地區,面對日寇咄咄逼人的态勢,他們兩人被派到北滿工作,30歲的時候兩人又去了吉林東,廣泛組織抗日武裝,對抗日寇,而這一年冬天丈夫被調往了蘇區,而李秋嶽繼續組織鬥争,後來蘇區中央會議,英明偉大的毛主席專門問起李秋嶽同志情況,并要調來蘇區,李秋嶽知道後說:東北淪為日寇之手,國破家亡,鬥争力量薄弱,我要繼續留下來,和趙一曼同志繼續武裝抗日!就這樣,吉林抗日形勢暗流湧動,李秋嶽和趙一曼兩人密切配合,時人稱二人為“黑白二李”,李秋嶽的名頭也在日軍那裡挂上了号。
34歲的時候,她在通遼地區組成“反日會”,人員達到500多人,并且還處決了幾名漢奸頭子,當時負責牡丹江地區的日軍軍官向東條英機報告稱“通遼是難治的一塊癌症”,然而身處四面楚歌的境地,稍不留神就會跌入深淵,就在一次給當地群眾宣傳抗日主張的時候,她被突然沖出來的日軍拿下了,在監獄裡,日軍對她說:你不考慮你的前途,總還想想孩子吧!他們可不能沒有母親啊!李秋嶽堅決地說:“什麼自身前途,為了子女,這些都沒有考慮的餘地,我們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把日寇趕出去,解放全中國。”敵人惱羞成怒,無計可施,用了最後的一招,老虎凳辣椒水電椅等諸多酷刑全部用上,就這樣李秋嶽在通遼監獄中被折磨了六天六夜,奄奄一息,第七天,受到東條英機的訓示,北韓人李秋嶽被日寇強殺在縣城外的荒地上,一代女英雄倒在了冰涼的東北大地上,寒風刺骨,天色晦暗。這一年她3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