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你會比鏡子中的自己醜30%?和這三大心理學效應有關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現代社會是一個顔值至上的社會,每個人都很在乎自己的容貌,也會以貌取人地看待别人。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剛洗完澡的自己,在鏡子裡面看起來特别的好看,甚至比自己精心打扮過之後還好看。

還有的時候,你覺得鏡子裡的自己看着狀态很好,很漂亮,想要照一張美美的自拍,但是打開相機之後,卻發現沒有在鏡子上那麼好看。

為什麼你會比鏡子中的自己醜30%?和這三大心理學效應有關

是什麼原因導緻自己在鏡子裡的樣子,與在相機裡的樣子存在那麼大的差距呢?那麼為什麼你會比鏡子中的自己醜30%?和這三大心理學效應有關。

凍臉效應(Frozen face effect)

結合心理學的知識,上述問題是有答案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Robert boster曾經帶領着自己的研究團隊研究過為什麼人們在鏡子中看起來更好看這個問題,研究結果顯示,個體在處于動态狀态的時候,一些微表情以及角度的細微變化,會使人看起來更加好看,也更加自然有吸引力。

人們在照鏡子的時候很難會維持在一種靜止的狀态,總是會不斷地左右調整自己照鏡子的角度,把自己的面部角度調整成最完美的。

為什麼你會比鏡子中的自己醜30%?和這三大心理學效應有關

并且,在照鏡子的時候人們會不斷地做出一些表情,例如很淡的微笑,又或者是眨眨眼,嘟嘟嘴等等,這一點自然的表情也會使自己看起來更加迷人。

但是,到了照相的時候,表情和面部角度都難免會比較僵硬和刻意。是以,照出來的照片很難能夠像鏡子裡那麼自然和好看。

而且通過照片的處理,也會影響真人的顔值,磨損真人的顔值。其次,相機的鏡頭通常會有一定的膨脹感,拍出來的效果總是會比本人更胖一些、腫一些。

是以通常不經過ps的原相機照片,看起來都不盡人意。除此以外,攝像師的技術,場景中的物品、光線,也會給照片效果帶來影響。

為什麼你會比鏡子中的自己醜30%?和這三大心理學效應有關

但是,現實生活中很難有人每次拍照都帶着攝影師且每次都能夠遇到合适的光影,完美的背景。

是以,不上鏡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這并不代表你在現實生活中也長得不好看。事實上,個體的真實顔值就是相機中的樣子與鏡子中的樣子綜合起來的樣子。

光環效應(Halo effect)

為什麼你會比鏡子中的自己醜30%?和這三大心理學效應有關

著名心理學家Edward Lee Thorndike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和觀察後,首次提出了“光環效應”這個概念,愛德華指出,“光環效應”普遍地存在于人類社會之中,簡而言之,“光環效應”的概念類似于愛屋及烏的概念。

而鏡子中自己的樣子與相片中有所差距,有時候也會受到個體所處環境以及心理狀态的影響。

人們在認真照鏡子的時候,以前都是自戀的時候,這時候,人們會不斷地在鏡子中尋找一個自己最完美的角度,并認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為什麼你會比鏡子中的自己醜30%?和這三大心理學效應有關

久而久之,鏡子裡的樣子在個體的大腦中自己的樣子重合,個體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就像鏡子裡那個樣子,是以看到照片的時候會覺得自己特别不上相。

左臉效應(Left face effect)

“左臉效應”這個概念由著名心理學家山姆·基恩首次提出,山姆通過長時間對人們的觀察後發現,大部分人的左臉都比右臉更加好看,表情也更加豐富。

由于大腦中控制表情的神經,大多分布在左腦中,且幾乎沒有人的左臉和右臉是完全對稱的。

為什麼你會比鏡子中的自己醜30%?和這三大心理學效應有關

在生活中也許不容易發現,但是在拍照的時候,左右臉不對稱的情況就顯而易見了,尤其是證件照。

有學者對于人們拍照時的習慣進行統計,發現大部分人在拍照的時候,都更傾向于藏起一點自己的右臉,主要拍自己的左臉,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在這個角度是最漂亮的。

在照鏡子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忽略左右臉不對稱的情況,習慣于隻看自己的左臉,而忽略右臉。

這就是受到了“左臉效應”的影響,大腦認為左臉的樣子就是自己真實樣貌,在照相的時候自然會感到有些失望。

為什麼你會比鏡子中的自己醜30%?和這三大心理學效應有關

事實上,人們都被大腦中産生的自己的樣子所迷惑了,其實那并不是自己真正的顔值。

同時,照片中的顔值其實也不是你個人真實顔值水準,因為經過相機的處理,人像多多少少會有些失真,并且影響照片效果的因素多且複雜,是以也不用為了自己不上相而感到煩惱。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