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在2018世界交通運輸大會上,阿裡雲ET城市大腦正式宣布向與城市治理有關的全部生态參與者開放平台AI能力。此前不久,ET城市大腦完成全面更新,向醫療、城管、環境、旅遊、城規、平安、民生等七大領域拓展,從智能交通管理全面更新為整個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樞。
平台AI能力的全面開放,标志着阿裡雲ET城市大腦正在引領城市治理領域的技術孵化、産業發展,落實入選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平台後的責任。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生态參與者能擷取輕量級的ET城市大腦能力,更好地改善城市管理。
此次, ET城市大腦将開放的AI能力來自其一體化計算平台、資料資源平台、智能平台、應用支撐平台這四大平台,涉及與城市交通、醫療、城管、環境、旅遊、城規、平安、民生八大領域有關的計算能力、資料算法、管理模型等,面向對象将包括政府管理部門、大學與科研機構、咨詢公司、中小創業者及技術極客。

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認為,ET城市大腦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登月計劃。60年代的登月計劃催生了通訊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恵益人類至今。而現在,網際網路成為基礎設施,人類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和空前的資料資源,ET城市大腦将像登月計劃一樣,孵化一系列世界領先的技術。
去年11月,阿裡雲ET城市大腦入選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平台,目前已在杭州、衢州、澳門、吉隆坡等11個城市先後落地。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工智能公共系統,ET城市大腦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作中的bug,成為未來城市的基礎設施。
科技部部長萬鋼曾表示,在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重大項目實施上,要強化企業主體和市場主導,突出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和行業産品标準制定中的主體作用,要大規模推進人工智能創新應用,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領帶動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
在此次ET城市大腦開放的平台能力中,資料資源平台使資料成為城市發展的基礎資源,是ET城市大腦走出交通治理、走向城市管理的關鍵支撐。
阿裡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闵萬裡介紹,資料資源平台的技術能實作全球首例城市五維資料融合,搭建城市資料治理成熟度模型,具備制造、能源、物流、交通等六領域知識圖譜。城市将能夠快速的借助這一技術實作資料的全量、标準、幹淨、智能。
從ET城市大腦誕生的第一天起,交通治理就隻是起點,更重要的是讓資料為社會産生價值,解決今天僅靠人腦無法解決的城市發展問題。
在杭州,這一點已經率先實作。杭州城市大腦釋出五年規劃,明确ET城市大腦将不僅限于交通領域,将在更廣闊的城市治理領域中發揮價值。作為城市的新基礎,杭州城市大腦還會支撐更多超大型項目,如智慧亞運就是重點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