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周莫仁相、莫仁誕父子墓志考釋

北周莫仁相、莫仁誕父子墓志考釋

周慧敏

(南京大學曆史系,江蘇南京 210093)

摘 要:本文通過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所發掘北周莫仁相、莫仁誕墓墓志進行校釋,進而了解墓主人的生平經曆,就墓志所見四代人的活動對莫仁氏自述之籍貫及族屬問題提出質疑,認為莫仁氏所謂長安扶風郡望屬冒望,莫仁氏為出身武川鎮的胡人。

關鍵詞:北周;籍貫;族屬

2009年5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南郊長安區韋曲街道夏殿村發掘了兩座北周紀年墓,墓主人分别名莫仁相、莫仁誕,《北周莫仁相、莫仁誕墓發掘簡報》[1](以下簡稱《簡報》)刊登于《考古與文物》2012年第3期。據《簡報》介紹,莫仁相墓為長斜坡墓道四天井單室土洞墓,莫仁誕墓為長斜坡墓道三天井單室土洞墓,規格較高。墓葬形制較為完整,各有墓志出土,據墓志可知,莫仁相與莫仁誕為父子關系。莫仁相一生曆經北魏至于北周,父子二人皆為高品秩官員。然而,莫仁相不見于史籍,而莫仁誕僅見于庾信《齊王進蒼烏表》“臣去月三十日,行到陝州,獲大都督莫仁回樂列”[2]529,其餘北朝史料再無莫仁這一姓氏相關記載。故而,這兩方墓志的發現可補史阙。

北周莫仁相、莫仁誕父子墓志考釋
北周莫仁相、莫仁誕父子墓志考釋

一、墓志校釋

墓志一:

大周使持節大将軍丹淮青幽豫五州刺史定安縣開國公故莫仁信公墓志

君本姓馬,諱相,字飲勿頭,長安扶風人也。其先馬服君之後,因勳以氏。祖聞惪,獻文帝」之光,利用建侯,遂翼成帝業,拜南面俟利弗。父伯醜,風軌早聞,幼居天阙,仼武川鎮軍」主、朔州主簿。酋望夙著,其來遠矣。君器局敦敏,雄氣清傑,閨門孝友,鄉黨仁信。弱冠從」戎,奇謀久立,風神亮拔,實為領袖。永熙之季,地分秦趙,身雖在僞,迺心正朔,沙苑之機,」遂得歸朝。天子嘉焉,補都督、殿中輔國二将軍,尋遷征虜将軍、中散大夫、上蔡縣開」國伯,邑五百戶。強寇薦食,邊隅未靜,折沖陷敵,君有力焉。特授平東将軍、大中大夫、帥」都督,授撫軍将軍、通直散騎常侍、大都督。晏嬰相齊,季文佐魯,二公之化,比德而三。冊」使持節、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大都督。夙夜在公,不偟寝食,朝廷善之。出治歸甯、槃龍」二郡守,未及下車,風政斯舉。進爵歸義縣開國侯,俄進為公。君器宇淵弘,顯居望首,錫」姓莫仁,樹為宗主。世子迴洛,體居美胤,太祖文皇帝封承隆嗣,弱年一十有一,授撫」軍将軍,宗之首也。君貞風盛軌,留詠甘棠,主上特聞,诏使持節、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公外兼戎略,盡先見之謀;内立忠誠,竭廉平之節,除丹州諸軍事、丹」州刺史。君直道奉上,正身率下,以鎮捍之重,允寄時英,又除蒲州副防主。于是委質見」誠,屢陳方策,特授使持節、大将軍,歸義之封,改為定安公,頻加增邑,通前合二千五百」戶,懷遠安近,民悅來蘇。君春秋六十有九,身曆三朝,方欲入裨王道,永贊升平,既與善」無因,去正月上旬,嚴霜暴戾。主上追傷,朝野悲惜,贈淮青幽豫四州刺史,谥曰信公,」禮也。粵以宣政元年歲次戊戌四月戊戌朔廿三日庚申,遷于萬年縣界鴻顧鄉壽貴」裡。君入化在朝,禮聘雲氏為妻,後蒙賜姓口豆連。夫貴妻重,蒙授安民郡君,尋遷歸義」國夫人。夫人恪恭婦禮,肅敬夫家,内外以安,中表斯附。春秋六十有三,次前二載遘薨」于京第。天子嗟悼,内外哽戀,贈定安國夫人,遷同今裡。夫唱婦随,古今通典,改從夫」葬,永聯幽席。在僞元室虎氏,遂能孤樓自守,二紀有踰,育訓英稚,并皆成立。行年卌将」二,薨于齊土。仰蒙神謀上感,中原蕩定,奉遷之會,遂得迎赴同墳。依聟追榮,例合夫」人之位。今以上聞,未蒙恩返。長子菩提,離隔慈光,盈于四紀;雖有稱子之名,曾無侍尊」之效。夙霄追戀,随時崩絕,天述良求,得逢善會。統除之際,先奔父命,慈養之恩,始蒙奉」接。君遘疾床枕,恒得捧侍,始終歸暮,曾無時阙。夫響因聲來,死由生至,畏慎莫之防,智」術不能勉。嗚呼,豈不痛哉。清音素業,難可備書,善言美行,自當傳之竹帛。泉隧雖深,陵」谷難固,勒茲玄石,用銘幽路,韻作訟曰:」

堂堂顯祖,偉偉高名。時因利建,武定文經。奮袂勤王,事立功成。建麾作牧,抟風上征。爰及我君,川嶽降靈。含章内朗,玉潔冰清。出居州伯,入職王庭。當朝蹇愕,理務廉平。三惑」去心,四慎纏情。天不祐善,良人喪精。橐籥無準,物有虧盈。自非金石,豈得長甯。月過飛」電,日駛奔星。長辭朗世,永入幽扃。在生既感,沒有餘馨。甘棠留詠,空谷傳聲。

北周莫仁相、莫仁誕父子墓志考釋
北周莫仁相、莫仁誕父子墓志考釋

墓志二:

莫仁誕墓位于莫仁相墓東北約19.5米處,墓志(以下簡稱“志二”)出土于甬道北部靠近墓室處,青石質。志蓋盝頂,蓋面分為十二界框,題為“大周上開府故莫仁誕墓志銘”。志石面陰線刻格,32行滿行32字,共計983字,現校釋志文如下:

周使持節上開府儀同大将軍趙郡開國公定安公世子故莫仁公墓志

君諱誕,字迴樂,本姓馬氏,扶風郿人。乃祖僑居朔州神武郡尖山縣。其先伯益,開基」重合,變氏文淵,積米山谷,武振中興,季長聚徒,褰帳儒林,劉末衣冠接葉,胤嗣蟬聯。」王父各提,忠勤謹慎,勇銳便習,授恒州主簿,除武川軍副拾遺。職要兵戴斯重,求賢」是逸,佥曰得人。父相,武幹超群,雄姿傑出,早播英聲,氣淩侪伍。随高歡戰敗,羁絷軍」門,礭然秉志,義刑時主,拔自仇雠,仍為心腹。累經帥都督、大都督、儀同開府、丹州刺」史,天和六年冊授使持節大将軍、定安縣開國公,食邑二千二百戶。君青衿穎悟,绮」纨敏給,藝業天挺,孝友夙成。室号神童,鄉傳領袖,眉如點漆,貌似凝脂。負笈從師,譽」光橫閤,愛賢下士,聲流置騎。顔高六鈞,附枝戟表,養由百葉,争遊彀中。衛叔寶之才」華,石季倫之豪俊,方之于君,彼有慚德。弱冠登仕,補内親信,父任為郎,拟斯非重。保」定四年授帥都督,天和三年遷大都督。典韋忠毅,帥此親兵;呂蒙雄果,膺茲繞帳。六」年,遷使持節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大都督,等安世之戎号,齊鄧骘之台儀,自非英」敏少達,疇能是寄?建德元年加少虎贲,虎旅雄沖,鹖冠果勁。張純周密,屢決疑章;潘」嶽才華,頻直禁省。允茲心膂,佥諧是選。建德五年應鐘候月,王略天羅,六師電舉,濟」河除道,逾汾越绛,前驅深入,圍賊所守晉州。君率領羽騎,陪衛轅門,鼎力外騰,雄心」内勇;披堅執銳,左沖右擊,當其鋒刃,莫不摧靡。俄而百道攻城,君乃抉關而入,兵士」不繼,懸門發焉。君挺劍獨前,煞傷數十,賊衆圍繞,莫敢逼近。臧洪據地之辭,言色鲠」烈;龐德覆舟之氣,酬對壯猛。衆寡不均,遂羅禍酷。春秋卅有四,大周建德五年十月」廿七日壬申卒于晉陽之城。部落銜哀,行路掩涕,親賓絕轸,裡巷無舂。定安公恸深」顔路,劇請車之憫;悼甚郗愔,忉書箱之愛。歲月不居,蔔期行及,十二月廿三日」诏贈使持節、上開府儀同大将軍,封趙州趙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诏:嗚呼維爾,」使持節、儀同大将軍莫仁誕,才幹通濟,立懷英決,忠勇奮發,臨危逾□,迫以兇徒,志」不旋踵,并殒命戎行,投身奉國,言念即往,有恻于懷。追榮加等,宜超古烈,魂而有靈,」嘉茲榮寵。嗚呼哀哉!生榮死哀,備書彜典,威德雄氣,寄是傳芳。粵以六年歲次丁酉」三月甲戌朔廿三日丙申,窆于萬年縣原望鄉三儒裡。懼北門龜字,墓毀書存;東都」□足,墳頹碣在。爰命旅人,乃為銘曰:」

得姓司武,懋族扶風。扶波猛壯,大傳忠公。定安英拔,武藝稱雄,國楹朝棟,功成位隆。」笃生夫子,淹和通理。如竹有筠,如林有杞。岐嶷禮年,風神學始。貌似珪璧,聲含宮徵。」力舉鼎鼐,射穿犁耳。賓至投轄,歡來鱠鯉。孝韫閨門,忠彰出仕。西土龍躍,東隅蝟起。」電擊唐都,風驅晉鄙。鼓鳴地穴,梯沖樓雉。方同鄒纥,遽泣陽門。始嗟馬革,便遊蠂魂。」王諒節在,嚴顔氣存。北芒行蔔,東流易奔。柳車夕引,丹旐晨翻。埏門泉霤,隧道雲昏。」莺啼夏隴,花落春園。餘芳遺烈,寄此何言。

二、莫仁相與莫仁誕仕宦經曆

莫仁相,字飲勿頭,志稱原姓馬,長安扶風人。生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曆經北魏、東魏、西魏、北周,卒于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結合墓志一、二,莫仁相弱冠從戎,北魏分裂後,先仕于東魏,但兩方墓志都沒有記錄他在東魏的官職。東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統三年(537年),莫仁相随高歡出征蒲津攻打西魏,東魏軍隊在沙苑大敗。西魏此戰“前後擄其卒七萬”[3]24,其後“留其甲士二萬,餘悉縱歸”[3]24。墓志一言莫仁相“永熙之季,地分秦趙,身雖在僞,迺心正朔,沙苑之機,遂得歸朝”;墓志二則說他“羁絷軍門,礭然秉志,義刑時主,拔自仇雠,仍為心腹”,不管莫仁相是自願抑或被迫,以沙苑之戰被俘為契機,莫仁相轉仕西魏。

入西魏後,莫仁相先“補都督、殿中輔國二将軍,尋遷征虜将軍、中散大夫、上蔡縣開國伯”。參考西魏作九命之典後的官品,都督、中散大夫為七命,縣伯則為正七命。接着,莫仁相以軍功授平東将軍、大中大夫、帥都督。平東将軍和帥都督為正七命,大中大夫為七命;又遷撫軍将軍、通值散騎常侍、大都督,進入八命行列;又冊使持節、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大都督。其中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為九命,大都督則為八命。

莫仁相後出治歸甯、槃龍二郡,為郡守。歸甯郡,見于《南齊書·州郡志》,屬梁州。“梁州,魏景元四年平蜀所置……建興元年,又為氐楊難敵所沒。桓溫平蜀,複舊土。後為谯縱所沒,縱平複舊……宋元嘉中,甄法護為氐所攻,失守……後氐虜數相攻擊,關隴流民,多避難歸化,于是民戶稍實。州境與氐、胡相鄰,亦為威禦之鎮。”[4]289魏廢帝元年(552 年)四月,“達奚武圍南鄭,月餘,梁州刺史、宜豐侯蕭循以州降”[3]33,此後梁州歸西魏、北周所有。“槃”即“盤”,盤龍郡,據《隋書·地理志上》載:“梁置北巴郡,後魏平蜀,置盤龍郡,開皇初郡廢。”[5]824北巴郡也屬梁州。則莫仁相任歸甯、槃龍二郡守當在魏廢帝元年(552年)梁州入西魏之後。按北周官制,郡守品級在七命至五命之間,歸甯、槃龍二郡為反複戰亂之地,戶數應不多,則郡守當在六命以下。以任郡守期間的政績,莫仁相進位為歸義縣開國公,縣公為正九命或九命。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命“諸将功高者為三十六國後,次功者為九十九姓後,所統軍人,亦改從其姓”[3]36,不僅讓胡人複胡姓,也為漢人賜胡姓。莫仁相入西魏後賜姓莫仁,樹為宗主,子莫仁誕年十一被封為世子,亦當在此時。莫仁誕生于西魏大統八年(542年),則莫仁相之賜姓,在552年。之後,莫仁相拜使持節、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

莫仁相還曾除丹州諸軍事、丹州刺史。丹州,據《周書》卷二《文帝紀下》載,魏廢帝三年(554年)春,“又改置州郡及縣:……汾州為丹州”[3]34。據《元和郡縣圖志》載:“《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為白翟所居。秦置三十六郡,屬上郡。漢因之。魏文帝省上郡。其地晉時戎狄居之,苻、姚時為三堡鎮。後魏文帝大統三年,割鄜、延二州地置汾州,理三堡鎮。廢帝以河東汾州同名,改為丹州,因丹陽川為名,領義川、樂川縣。”[6]74按北周官制,州刺史品級在正八命至正六命之間。唐時丹州領縣四,開元時戶一萬二千四百二十二,元和時戶八百六十[6]73,則西魏時丹州極有可能戶不滿五千,如此則丹州刺史為正六命。

在丹州刺史後,莫仁相又除蒲州副防主。《周書》卷四《明帝紀》載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春“又于河東置蒲州”[3]54。防主,官名。西魏、北周置,為防的主将,管理所轄區域的軍政事務。多以刺史、郡守或都督數州及數防諸軍事兼領此職,下設長史。史料上唯見江陵曾設副防主,《周書》卷三六《鄭偉傳》:“及在江陵,乃專戮副防主杞賓王,坐除名。”[3]634餘防不詳。莫仁相墓志可補史阙。志文說他“委質見誠,屢陳方策”,授使持節、大将軍,歸義縣開國公改為定安縣開國公,食邑總合二千五百戶。大将軍為正九命。根據志文二,這次晉位在天和六年(571年),這也是他生前最後一次品級變動。

莫仁相卒于宣政元年(578年)正月上旬,終年六十有九。贈淮青幽豫四州刺史,谥曰信公,葬萬年縣鴻顧鄉壽貴裡。

莫仁相在北魏、東魏時,有元室虎氏。莫仁相沙苑之戰後入西魏,但虎氏及虎氏生育的孩子都留在了東魏。虎氏在東魏、北齊“孤樓自守”二十餘年,獨自撫養她與莫仁氏之子。從墓志一“育訓英稚,并皆成立”句推測,虎氏或許養育有二子。四十二歲,薨于齊土。北周統一北齊後,得以将棺木遷與莫仁相同墳。在墓志一撰述時,上書追稱虎氏為夫人的請求尚未得到朝廷回應。

入西魏後,莫仁相又聘雲氏為妻,雲氏應即為莫仁誕之母。據墓志一,雲氏生于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513年),後賜姓口豆連,應當與賜姓莫仁在同一時間。“夫貴妻重”,口豆連氏先後獲封安民郡君、歸義國夫人。口豆連氏卒于建德五年(576年),比莫仁相早卒兩年,終年六十三,贈定安國夫人。莫仁相死後,改從夫葬。據《簡報》,莫仁相父子墓附近并未發現其他北周墓,故而口豆連氏極有可能與莫仁相同葬一墓中。

莫仁相的長子菩提為虎氏所生,在東魏北齊生長了四十餘年後,于北周統一北齊之際得以回到父親身邊,在父親臨終前,侍奉床前。

莫仁誕,字迴樂,據墓志卒年和享年計算,當生于西魏大統八年(542年),此時莫仁相已入西魏五年,當為莫仁相與其在西魏所聘娶之妻口豆連氏所生之子。莫仁誕十一歲時,即授撫軍将軍(八命),弱冠登仕,補内親信,父莫仁相任其為郎。内親信,西魏置,為宇文泰身邊的親近侍衛。《周書》卷二九《伊婁穆傳》言伊婁穆弱冠為周太祖内親信,卷三二《陸通傳附弟陸逞傳》言陸逞起家羽林監、文帝内親信,但未知官品。

保定四年(564年)莫仁誕授帥都督(正七命),天和三年(568年)遷大都督(八命),天和六年(571年)遷使持節、車騎大将軍(九命)、儀同三司、大都督,建德元年(572年)加少虎贲。上文所提庾信《齊王進蒼烏表》建德三年(574年)作于長安,莫仁誕授大都督後,庾信曾入其幕中,這點可同時補充庾信在北周的仕宦經曆。建德五年(576年)冬十月,周師大舉進攻北齊。在攻打晉州時,莫仁誕“挺劍獨前,煞傷數十”,但終因“衆寡不均,遂羅禍酷”,于十月廿七日壬申戰死于晉陽城,享年三十四歲。莫仁誕卒後贈使持節、上開府儀同大将軍,封趙州趙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上開府儀同大将軍為九命,趙郡開國公為正九命。建德六年(577年)窆于萬年縣原望鄉三儒裡。

莫仁相、莫仁誕墓位于今西安市南郊長安區韋曲街道夏殿村,大緻為唐時的萬年縣洪固鄉,洪固鄉有胄貴裡,或即莫仁相墓志所說鴻顧鄉壽貴裡。但墓志二則記莫仁誕墓在萬年縣原望鄉三儒裡,二人的墓葬相差19.5米,下葬時間前後相差一年,不知為何鄉裡名稱在一年中改易。

三、莫仁氏的籍貫及族屬問題

據兩方墓志,莫仁氏本姓馬氏,墓志一隻簡單記述本為長安扶風人,“其先馬服君之後”。比墓志一時間早的墓志二對籍貫的描述則更為詳盡,自言本扶風郿人,“乃祖僑居朔州神武郡尖山縣”。查《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記載可知,馬氏本嬴姓,是伯益之後,自趙奢時封為馬服君,子孫是以以馬為氏。秦滅趙後,趙奢之孫趙興遷徙鹹陽。至西漢馬通封重合侯,因坐謀反,徙家扶風茂陵成歡裡,扶風茂陵後為馬氏最為著名的郡望,也即墓志二所說的“其先伯益,開基重合”。墓志二緊接着叙“變氏文淵,積米山谷,武振中興,季長聚徒,褰帳儒林”,所指為東漢馬援、馬融二人,但從馬融開始至莫仁相祖父其間近三百年的家世傳承,無論是墓志一還是墓志二都沒有涉及。墓志二對這近三百年間的傳承用“劉末衣冠接葉,胤嗣蟬聯”概括,直到其祖父開始僑居朔州神武郡尖山縣。

墓志一中,莫仁相的祖父聞惪“獻文帝之光,利用建侯,遂翼成帝業,拜南面俟利弗”。獻文帝即位頭一年裡,朝政受權臣乙渾把持,天安元年(466年)乙渾謀反伏誅,這應即所謂“獻文帝之光”了。南面俟利弗這一名稱,史書無載,但有類似的名稱如俟利(力)發、俟利(力)伐、俟匿伐等。《魏書·官氏志》中有:“俟力伐氏,後改為鮑氏。”[7]3008《隋書·突厥傳》:“官有葉護,次設特勤,次俟利發,次吐屯發。”[5]1864姚薇元先生《北朝胡姓考》據《魏書·蠕蠕傳》與《北齊書·文宣紀》中有阿那瓌族兄俟力發示發、從父兄俟力發婆羅門、從弟登注俟力發認為,諸人皆蠕蠕國主從兄弟,俟力發顯然是蠕蠕重要職位。他認為,力與利,發與伐,皆同語異譯字,俟力發=俟利發=俟利伐=俟力伐,蠕蠕俟利發入魏者,以官為氏,而突厥的俟利發也源自于蠕蠕。[8]102聞惪的南面俟利弗官職可能也同樣源自于蠕蠕,屬胡人官職系統。

按墓志一,莫仁相父伯醜曾為武川鎮軍主、朔州主簿,而莫仁誕墓志則說王父名各提,授恒州主簿、武川軍副拾遺,顯然伯醜與各提是同一人,一為漢名、一為胡名。莫仁相父親伯醜(各提)“幼居天阙”,應在獻文帝至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天阙”即平城。伯醜所任官職按莫仁相墓志為武川鎮軍主、朔州主簿,按莫仁誕墓志為恒州主簿、武川軍副拾遺。《魏書·地形志》:“恒州,天興中置司州,治代都平城,太和中改。”[7]2497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司州改曰恒州。“朔州,本漢五原郡,延和二年置為鎮,後改為懷朔,孝昌中改為州。”[7]2498朔州領郡五,其中之一為神武郡,神武郡領縣二,為尖山與殊頹。武川鎮,據王仲荦先生《北周地理志》考證,孝文帝太和年間已置武川鎮,“孝昌四年,該鎮為州,于懷朔鎮置朔州,以武川鎮為神武郡”[9]1092,兩方墓志在伯醜的官職上的差異,似應以墓志一為準。

從伯醜的官職來看,他們沒有跟随孝文帝遷至洛陽,而是留在了鮮卑人集中的地區——六鎮。墓志二中的祖父各提僑居的朔州神武郡尖山縣也即是武川鎮,莫仁相就是武川鎮軍人出身。《周書》卷四《明帝紀》曰:“三十六國,九十九姓,自魏氏南徙,皆稱河南之民。今周室既都關中,宜改稱京兆人。”[3]55莫仁相當于此時改系郡望為長安扶風。

莫仁氏籍貫應為武川鎮,那麼他們的族屬呢?莫仁相字飲勿頭,名為漢名,而字則出于胡語,這在當時的胡人中是很普遍的現象,宇文泰字黑獺,高歡字賀六渾即是顯例。在先撰的墓志二中,其祖父名各提,為胡名,但後撰的墓志一同一人則名伯醜,為漢名,墓志二并未再向上追述先祖,但有理由可以懷疑,墓志一中莫仁相的祖父聞惪,或許同樣有一個胡名。聞惪之拜南面俟利弗,是莫仁氏一家真正走上仕途的起點,此前的先祖顯然沒有足以誇耀的社會地位,而南面俟利弗是一屬胡族系統的官職。莫仁相父伯醜“酋望夙著”,說明他在鮮卑部落中有相當的地位。莫仁相本人所出任的地方官職中,歸甯、槃龍二郡與氐、胡相鄰,丹州為胡人聚居地,他在地方任上的功績足以表明,莫仁相精熟胡人事務。

從莫仁相先後兩位聯姻對象——虎氏、雲氏看,虎氏,《元和姓纂》及《北朝胡姓考》均無記載,但這顯然不是漢人姓氏。雲氏,據《元和姓纂》:“《後魏書官氏志》,宥連氏改為雲氏。狀稱本姓赫連,夏主敖雲,太子璝,生袖,後魏太武改為雲氏。”[10]378《北朝胡姓考》考證:“宥連氏本居太渾川,以部為氏。天興二年(399年)為魏所破,被徙于塞南……按《晉書》卷一三〇《赫連勃勃載記》,無敖雲太子璝入魏事。此必雲氏子孫欲承王者之胤胄,因以宥連冒為赫連也。”[8]189-190雲氏也是胡人姓氏。綜合莫仁氏家世、所任官職及聯姻對象推斷,莫仁氏一族應為胡人。

四、餘論

陳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論道:“蓋宇文泰當日融冶關隴胡漢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以創霸業;而隋唐繼其遺産,又擴充之。其皇室及佐命功臣大都西魏以來此關隴集團中人物,所謂八大柱國家即其代表也。”[11]234谷川道雄認為,在關隴集團的形成過程中,必然有一個核心集團存在并發揮着作用,這個集團即為武川鎮集團。北魏末年六鎮之亂後,武川鎮民南下,先後為爾朱榮、賀拔嶽兄弟所掌握,最後歸于宇文泰上司。西魏二十四軍形成之初,八位柱國大将軍中有5人出身武川鎮;十二位大将軍中有3人出身武川鎮,無疑在二十四軍中,武川鎮出身者處于核心位置。可以說,宇文泰的關隴集團中,武川鎮出身者為關隴集團的核心力量。[12]274-293

莫仁相出身武川鎮軍主家庭,墓志隻提到他武幹超群,想來文才上并不見長,漢化不深,保留着較多的鮮卑色彩(字飲勿頭)。他在鄉裡有一定威望,應是武川鎮軍人中的豪傑一輩,這些特質使他從東魏入西魏後,能很快得到提升。莫仁相正是當日武川集團軍人的典型,即作為關隴集團核心的武川鎮軍人多是當日未跟随孝文帝遷洛者,或是由東魏北齊投西魏北周者,他們以武勇見長,漢化程度相對遷洛鮮卑要低,其中心人物為鄉裡的豪傑之輩,這是武川軍人集團的特征,也是西魏北周集團的一大特點。

然而,制作于前的墓志二在述其籍貫及祖先時,雖攀援上溯到東漢扶風馬氏名人,但仍記錄了祖父僑居神武郡尖山縣,及其祖父有一胡名的事實;而後作的墓志一對其籍貫簡單以馬氏最著名的郡望帶過,祖先的姓名也已都是漢名。兩方墓志前後不過兩年,而有這樣的不同,大概即是有些學者認為的,西魏北周在胡化的表面下,實質上仍然不能抵擋漢化的潮流。

參考文獻:

[1]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周莫仁相、莫仁誕墓發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2012(3):3-15.

[2]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卷七[M].[清]倪璠,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

[3]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1.

[4] [梁]蕭子顯.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5] [唐]魏征,等.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6]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M].賀次君,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

[7] [北齊]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8]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7.

[9]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0.

[10] [唐]林寶.元和姓纂[M].岑仲勉,校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

[11]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M].北京:三聯書店,2001.

[12]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國形成史論[M].李濟滄,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原載《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年第2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