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暗号:A套餐

暗号:A套餐

"“A套餐”正在一些城市悄悄流行,報上暗号,身有難處的人就能獲得一頓免費餐食。艱辛時刻,一批街邊小店伸出援手,織起一張網,兜住了那些搖搖下墜的人生。

他的脆弱

清晨6點,鄭州東明路上還是靜悄悄的,唯獨緊挨着河南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的一家抗癌共享廚房熱騰了起來。白粥、饅頭、小鹹菜擺放在竈台上,陸陸續續有人來排隊領早飯。廚房裡有人開始煮面條,旁邊的鍋在炒雞蛋,蔥花、雞蛋下油鍋後,香味伴随着“滋啦”一聲冒了出來。

“這大娘,今天咋還沒來?”張廣兵一邊給人盛粥,一邊心裡犯着嘀咕。他記挂的大娘來自河南農村,六七十歲,兒子得了白血病,每天上張廣兵這兒做飯。

那天臨近中午,大娘才出現,面容憔悴,佝偻着背。她小心翼翼地躲開其他人,挪到張廣兵身邊,欲言又止,最後支支吾吾說了一句,“老闆,今天能不能讓俺們免費做一頓飯啊,确實沒錢了。”

開抗癌廚房多年,張廣兵太清楚了,“沒錢”對一個癌症病患家庭意味着什麼。他伸手拿起倆饅頭,又端起一碗白粥,塞到大娘手裡,“阿姨,以後你來,每次做飯都不要錢。”

暗号:A套餐

圖|張廣兵(左)在和來做飯的患者家屬聊天

大娘連聲道謝後離開了。張廣兵把牆上的一張海報又擦了擦,他要讓上面的字更亮眼一些:進店報暗号“A套餐”,可獲得免費米面,不用客氣。2021年5月,11省媒體和網商銀行發起成立了“公益小店聯盟”,張廣兵成為首批加入的店主之一,聯盟在全國各地尋找像張廣兵這樣的小店,送去資金和裝置。

到2021年底,有超過300家公益小店加入聯盟,通過各自力所能及的方式幫助有需要的人,最常見的一種,就是”A套餐”。任何有困難的人,進店報暗号“A套餐”,就能獲得公益幫助,成本由網商銀行分擔。

大娘在廚房做了一個半月的飯,便再也沒了蹤影。每每想起,都有萬般滋味湧上張廣兵的心頭。

癌症病患的家屬度日很難,其實,張廣兵這些年過得也很不易。6年前,張廣兵的父親在省胸科醫院就診,做完手術沒多久,就嚷着想喝口家裡的面湯,外面飯店的食物重油重鹽令他吃不下去。張廣兵意識到,對于病人來說,能吃上一口家裡的飯菜,對于身體的康複是多麼重要。

他沒多想,便和幾個朋友一起開了這家抗癌共享廚房,專為病人和家屬提供做飯場地,5塊錢做一頓飯,10塊錢炖一次湯,炖湯最近還便宜了2塊錢,變成了8塊。從2015年開始,張廣兵全年無休,每天接待近200個病人和家屬,6年來從未漲價,店裡蔥姜蒜和油鹽醬醋都免費用。

2020年6月底,廚房的舊址拆遷,張廣兵換到現在這家新店面,位置不錯,靠近省人民醫院、省胸科醫院和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還臨街。這樣的店面很稀缺,一年租金15萬,電費1.5元1度,水費8塊錢1噸,張廣兵咬牙租了下來。

鄭州大雨那段日子,店裡漏水嚴重,所有的電磁爐本就老化,一浸水都燒壞了。好不容易換了一批新裝置,疫情又反複起來,醫院周邊的小店全都被迫暫停營業。張廣兵不禁連連搖頭,歎着氣說“屋漏偏逢連夜雨”。

為了省錢,張廣兵不聚會,不旅遊,幾年不買一件新衣裳,也幾乎沒有社交,吃飯就在廚房和病人家屬們一起吃。今年結了婚,還是租的房子,現在孩子也快出生了,他算了一筆賬,每年刨去15萬房租和13萬元水電費,一年下來僅結餘1000多元。每次資金周轉不過來時,要麼找親戚朋友和同學借一點,要麼就再去開張信用卡,倒騰一下。

要說一點都沒想過放棄,是假的。廚房舊址拆遷那會兒,張廣兵想着,要不算了,去找個班上,“去做個小白領不香嗎?我也想睡懶覺,想打球,想有娛樂生活。”結果,病人家屬不停地給他打電話,詢問他去哪兒了。一位老奶奶說,老伴已經吃不了什麼東西了,就想喝點你們的粥。張廣兵又心軟了。

他要面臨的現實依然殘酷。突然降臨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許多街邊小店身處風雨飄搖之中。有調查資料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歇業的小店數量就有上百萬。

遍布全國的小店,是一座城市的神經末梢,支撐起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何幫扶小店,扶起更多人的生計,是全社會面臨的一個共同課題。這一刻,店主和顧客似乎都困在一根繃緊的弦上。笑呵呵的張廣兵有時内心也很脆弱,他不知道,什麼時候這根弦就斷了。生意不好,價格又不能漲,好幾次他差點撐不下去,一度想開個小飯店或是去幹個維修,來補貼抗癌共享廚房。

挺過至暗時刻

疫情沒了生意,母親二度腦梗,今年主題是“扛下去,活下來”。這是李恺發的一條朋友圈。

在李恺眼裡,過去的這兩年可謂驚心動魄。他的餃子館開在西安市高新區橡樹街區,有400多平,疫情期間,客源驟減,算上房租水電和員工工資,每個月他都要賠進去6、7萬元。

暗号:A套餐

為了把小店撐下去,李恺曾在餃子館二樓主動接受隔離,希望隔離結束之後能正常營業。然而,政策規定不能堂食,他隻能嘗試做便當供外賣,但大批寫字樓都空着,外賣單子少得可憐。

橡樹街區的物業經理郭隊長,平時沒事就喜歡來李恺的餃子館門口曬太陽,聊聊天,一來二去,倆人成了好朋友。見李恺陷入困境,郭隊長主動伸出援手,“老李,我先給你兩萬塊,你先開門營業,店不能關着。”

2020年疫情最嚴重時,多數人還是閉門不出,或是居家辦公,餃子館一天營業額就300塊,電費都不夠。不到半個月,郭隊長支援的兩萬塊錢就沒了,開工資時,李恺又愁得吃不下飯,“不開張愁死,開了張虧死。”郭隊長看出來了,轉頭又拿了兩萬,囑咐李恺:“先給員工把工資發了,咱們再慢慢想辦法。”

這家餃子館是李恺2016年開的,轉讓費70萬,裝修又扔進去30萬,那年他已經45歲,把全部心血和家底都壓了上去。想着後半輩子的營生可能付諸東流,李恺患上了神經衰弱,無法入睡。那段日子,他在床頭放一瓶高度白酒,睡前悶上幾口,在焦慮和惆怅中輾轉反側。

一天,李恺看到街上隻有快遞沒停,但不能進小區,都像擺地攤一樣散落在地上。當時天還冷,快遞員在路邊守着很是遭罪,小區居民出來取快遞也不友善。一邊是飯店扛不住,一邊是快遞閑不住。思來想去,李恺把餃子館一部分隔出來重新裝修,開了一家菜鳥驿站,友善大家寄取快遞。

慢慢地,人來得多了,餃子館的生意随之有了起色。老顧客們陸續回來了,聊天中得知,這些人長時間沒上班了,手頭都比較緊,出門下飯店的次數自然少了。

“誰還沒個難的時候呢!”李恺告訴廚房,先不計成本,一份兩葷兩素的快餐定價13塊,打包不要錢。

在高新區一帶,街坊鄰居和商戶們都知道,李恺是有名的熱心腸:日常助人為樂不說,餃子館常年為環衛勞工準備熱開水。工地上來的農民工,如果自帶飯菜,店裡可以幫忙加熱。每年冬至,他會給大家準備熱騰騰的餃子,免費吃。

暗号:A套餐

圖|冬至,李恺免費為環衛勞工煮餃子

2021年6月,李恺也加入了網商銀行公益小店聯盟。他像抗癌共享廚房的張廣兵一樣,在自家餃子館牆上貼了一張告示:人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挺過去就知道沒什麼大不了,進店報暗号“A套餐”免費吃餃子,吃完就走,不用客氣。

餃子在中國代表着團圓,代表着愛。一家小店,是生計,也是人間煙火。李恺的餃子館,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裡,給人們傳遞了一種質樸且真誠的情感連接配接。他想做“A套餐”是對大家有個回饋,讓更多人感受到一種支撐。

暗号:A套餐

圖|李恺在自家餃子館張貼的“A套餐”告示

同在西安的34歲小夥田野,幾年前不幸遭遇車禍導緻高位截癱。為了謀生,也為了從自我封閉的世界中走出來,2014年,他開了一家串串香店。同樣,他也經曆了類似李恺的至暗時刻。

以往生意好的時候,一天三四十桌的客流量,利潤十分可觀,支撐着田野一家七口的日常開支。“剛開始,都是朋友來捧場,他們知道我這個情況,說白了就是故意來給我送錢。後來因為味道确實不錯,傳開了以後,生意才越來越好。”

田野的串串香店是大排檔布局,冬天天寒地凍,每年12月份會關門歇業,來年3月再開門。誰曾想,疫情黑天鵝襲來,他所在的小區裡所有的餐飲店都暫停營業。那陣子,恰逢田野剛買了新的電磁爐和大棚子,店鋪也全面翻新。他隻能無奈地直搖頭,調侃自己窮得快連輪椅的輪子都買不起了,“砸進去13萬,血本無歸。”

對張廣兵、李恺、田野這些小店主來說,這兩年的日子,就一個字——難。隻是生計所系,再難的日子,他們也沒敢垮掉,在搖晃中尋找着微弱的光。

兜住掙紮的人

位于北京三元橋附近的德順齋肉餅鋪,可能是第一家推出“A套餐”的小店。顧客隻要報出A套餐,就能免費吃上一份原本售價22元的紅燒牛肉面,有肉有菜有主食,足以填飽肚子。

這家不計成本的公益小店被媒體報道後,引起了王烨的注意。她是網商銀行公益小店聯盟的負責人。然而,當她試圖聯系店主,詢問是否願意加入聯盟時,卻得知這家小店已經關閉了。

小店的危機,如此真實地攤在王烨面前。網商銀行日常服務的主要群體就是小店、農戶這樣的小微群體,而在日常回訪中,一批身處困境仍堅持公益的店主深深打動了她。王烨暗自琢磨,在本職的金融支援之外,還能幫他們做點什麼嗎?

暗号:A套餐

圖|做好事的公益小店頻繁登上熱搜

網商銀行想去幫這些小店,同時也要守護他們的尊嚴,不能是簡單的贈與,最好是能幫一直堅持公益的店主搭把手,和他們一起把公益堅持下去,比方更新店裡的裝置,分擔一部分做公益的資金,讓他們能幫到更多人。

小店遍布全國各種街邊巷口,總數超過1億。王烨和同僚一起開始一家一家尋找小店,直到成立聯盟,各地有更多的報道和線索湧來,這件事才漸漸走上正軌。發現一家,幫助一家。

接着,“A套餐”的故事就迅速傳播開來。

一天,李恺的餃子館來了位奇怪的客人。

一個十分挑剔的小夥子,拿着菜單翻來覆去地看,不時地詢問李恺餃子什麼餡兒、一份多少個。十幾分鐘過去了,小夥子點了一小份韭菜雞蛋餡餃子。“看着也就20歲出頭,咋這麼墨迹……”李恺心裡嘀咕。他做餐飲已快30年,在西安開餃子館也有五六年了,自認觀察人很有一套,年輕人這麼挑剔又小心翼翼的,太少了。

結賬了,21塊。給錢時,小夥子磨磨蹭蹭地從兜裡拿出一張10塊,一張1塊的,還有兩張卷起來的5毛錢,他還在繼續掏着。這小小的細節,像做飯時濺起的油星子,突然崩到皮膚上,李恺瞬間明白了什麼。他把錢推回小夥子手裡,指了指貼在牆上的A套餐告示。小夥子看了,表情複雜,悄悄地走了。

這是李恺的善意。他回想起自己19歲那年在外闖蕩,一張皺巴巴的5毛錢當作備用金,愣是在兜裡揣了一禮拜,想着再不濟,也能用這5毛錢給家裡打個電話。現在,自己開了店,做了老闆,遇到需要A套餐的客人,李恺交代員工們不要喧嘩,默默下單就好,“這頓飯錢不重要,人的尊嚴重要。”

後來,小夥子經常過來吃餃子,和李恺聊起了過往。他21歲,是一名國中課外輔導老師,疫情一來,丢了工作,春節都沒回家,房子還有半個月就要到期,身上卻隻剩下100塊錢。李恺是個仗義人,他對小夥子說,你要是沒對象,就住我員工宿舍,吃飯來我這吃,吃完你就走。

受了李恺慷慨幫助的,遠不止小夥子一人。有一個中年男人都是晚上來,他說工地沒開工,沒啥錢拿回去,老婆兒子自然對他沒好臉色,他不想回家;一個年輕人之前在川菜館打工,疫情一來,川菜館撐不下去關了門,自己沒了工作。李恺一一收留他們吃飯,讓他們在員工宿舍先住下。

經曆人生起伏與開店的波折,已近“知天命”年紀的李恺更加意識到,人在絕境中的不容易,“比起那些這兩年丢了工作、沒了收入,或是遭遇家庭變故的人來說,我還算是幸運的。”

抗癌共享廚房的張廣兵,也在起伏的人生道路上看見了更多人的不易。上線“A套餐”後,來他這裡的人越來越多,形形色色的,不再是單一的病患家屬。但他們有着共同的特點,大都沉默寡言,哪怕說話也很小聲,局促不安的表情,沒有眼神交流。

他遇到過一個中年大姐,要了免費的饅頭和稀飯後,就蹲在門口大口吃起來。“這也沒有菜,咋吃得下?”張廣兵看不下去,給大姐塞了幾包榨菜,還叮囑了一句,吃不完就拿走吧,不用道謝。

田野自從開了串串香店,堅持給殘障人士打8.8折。如今,小店同樣推出A套餐,殘障人士持證進店吃飯直接半價。2021年8月,店裡曾來過四五個聾啞人,服務員看不懂手語,他們便指了指店裡貼的A套餐告示,服務員馬上心領神會。臨走時,這幾個聾啞人熱情地拉着田野合影。

暗号:A套餐

圖|田野的堅韌感染了很多人,顧客慕名而來

對田野而言,打折也好,A套餐也罷,他是想鼓勵殘障人士多出門,“走出家門非常重要,希望社會能知道,我們非常想出來,也需要走出來,我們不是隻适合待在家裡。”

病患家屬、工作不順的人、生活迷茫的人……這些平凡的小店店主們,伸出一隻隻有力且溫暖的手,織成一張網,兜住了一個又一個在困難中掙紮的人。“哪怕是一頓飽飯,說不定能給别人帶來勇氣。”李恺感慨。

堅韌的善

在王烨眼裡,這些樸實無華的店主,是最善良最堅韌的一群人。他們的小店規模不大,做的公益也沒有驚天動地。他們都在為生計奔波,也都在為自己和别人奔跑。

有一次,她邀請廣東一家牛肉面館的老闆加入網商銀行公益小店聯盟。沒想到,對方懷疑遇到了騙子,問完身份證号又問工牌号,最後打視訊電話确認才放心。“他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竟然會有人願意支援他們做公益。”

畢竟,誰在乎他們幫了多少人,誰又在乎他們是不是自己都堅持不下去了呢?

做好事,一定有人在乎。

快過年了,王烨和同僚想到給這些小店頒個獎。他們找來一輛大篷車,改裝成頒獎舞台,帶着“2021年度十大公益小店”的獎杯,和一大車年貨,用了1個月的時間,穿越5個省,跑了8000多公裡。到小店門口,在親友的見證下,為每個小店主完成一個小小的頒獎儀式。

一場不到20分鐘的頒獎,團隊一起準備了實用的年貨,訂制漂亮的獎杯,給得獎的小店主們拍了VCR,還收集網友的留言念給他們聽。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麼一群‘傻子’,守護着為數不多的溫暖。”

“隻有經曆過,才能深知什麼叫雪中送炭。”

“一個善舉,溫暖别人一輩子。”

“這樣的老闆,活該她生意興隆。”

對于辦了無數場大大小小活動的王烨來說,這可能是她辦過最小的一場頒獎儀式——舞台最小,也沒有頒獎嘉賓,但她花的心思反而是最多的,有點像給最在乎的夫妻辦的一場求婚。

她就希望,溫暖别人的他們也能被溫暖到,讓他們長久無聲的堅持,也能有一個充滿儀式感的瞬間。

暗号:A套餐

圖|李恺在頒獎儀式上忍不住落淚

這些小店遍布全國各地,看似微不足道的“A套餐”,卻見證着發生在街頭巷尾的點滴溫情。

張廣兵常年面對癌症病人和家屬,在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帶來的巨大沖擊中,他更加感受到一種責任和使命感。有位中年大姐,得了宮頸癌,脾氣變得古怪,住院時和丈夫吵了架,男人一氣之下甩手走了。大姐沒飯吃,隻能給張廣兵打電話。張廣兵二話不說,每天做了飯給大姐送過去,照顧了她一個多月,“一旦我們不幹了,這些人到哪兒吃飯呀?”

抗癌共享廚房換到新店址後,曾有一個中年婦女來這做了大半年飯,後來說患食道癌的丈夫病好了。可是沒多久,婦女又出現在廚房裡,忙前忙後,隻是更加沉默寡言。一打聽才知道,她是帶着剛考上大學的兒子來看白血病的。接連的病患要耗垮這個家了,平時裡她連一碗粥都舍不得喝,得知A套餐後,她當場哭了很久。

李恺的餃子館,有很多人慕名而來。一位五六十歲的大爺看了餃子館公益事迹的新聞,特意趕來,向李恺傾訴不易,還掏出一張遺體捐獻協定,希望李恺為自己簽字。李恺耐心勸導,聊了一整個下午,大爺心情明顯好轉。臨走時,李恺悄悄地告訴他,如果哪天再遇到困難,随時再來。

他一面深感在困難面前個人力量渺小,另一面又堅信,善良是一種選擇。看到社群裡的獨居老人過得辛苦,一年到頭吃不上一頓熱乎飯,他就上門給他們做上一桌好菜;知道社群的保安們過年要值班,不能與家人團聚,他就特意将店開到大年三十,一早就把店裡的鹵肉、熟食等打包,挨個送給保安們。

這些受了幫助的人,也在用善意反哺着小店。餃子館忙起來,李恺和員工喝口水的時間都難有,社群的保安見狀,下了班就跑去後廚幫着擇菜,附近的老人們也常常來幫忙包餃子。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的,聊着現在,也計劃着未來。

田野的串串香店平日由弟弟打理,三個服務員打下手,他自己負責對衛生、食材、配方等進行把關。“身體可以殘疾,但是内心不能殘缺。”他說,中午開始準備,到淩晨打烊,除了生病住院,每天他都在。殘障人士之外,很多健全人也成了店裡的常客,他們和田野握手、拍照、聊天,交談間,一些失意的人重拾生活的信心。

不僅開了一家充滿善意的小店,田野和其他三個殘障人士志願者還做過一件了不起的事。2019年5月起,他們花費了3個多月,每天頂着烈日奔波10多個小時,對西安市三環以内城市主幹道、次幹道的無障礙設施進行實地走訪調查,最終繪制出一張全面、精準的無障礙出行地圖。

英國詩人蒲柏有一句話:“人就像藤蘿,他的生存靠别的東西支援,他擁抱别人就從擁抱中得到了力量。”

暗号:A套餐

圖|有難處,報上暗号“A套餐”,不用客氣

一句“A套餐”的暗号,讓這些公益小店,在全國各地點燃了星星之火。店主為某些深陷困境的人帶去溫暖以及一線希望,也重新擦亮心中那顆小小的火種。也許,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動,才是擊垮不如意的尖刀。受助與助人的,都是普通人,他們彼此打氣,善意層層傳遞,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讓升鬥小民的生活朝氣蓬勃,又韌性十足。

- END -

撰文 | 鄭婷

編輯 | 張鑫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