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如果你開的是一輛燃油車,冬天對于你來說隻不過是空調調高一點的問題而已。可如果你開的是一輛電動車,不好意思,你将面臨續航、充電、抓地力等各種挑戰。毫無疑問,寒冬是電動車所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以,我們網上車市今年決定來到大東北,邀請了三位熱門新車的車主作為極限低溫體驗官,在-25°C中來一場寒冬自駕之旅,看看電動車在寒冬下的表現如何?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首先,我們來看看哪三款車參加了東北之旅,分别是在合資和自主領域口碑都不錯的大衆ID.4X極智長續航版、國産一哥旗下的幾何C魔方版,以及非常熱門的特斯拉Model 3,車型為2021款标準續航後驅更新版。這三款車可以說是中美歐三系家用電車的代表了。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導航顯示裡程與實際裡程有幾公裡誤差)

本次的自駕之旅,先從吉林省長春市出發,後經過霧凇島,最終達到松花湖,全程長達206公裡, 整個路程的最高溫度不超過-10°C,最低溫度僅為-25°C!為了不讓三位車主凍死,三輛車的空調統一設定為了22°C,車速以實際限速為準。總之一句話,這場自駕遊不讓自己活受罪。筆者也會作為随行編輯,依次跟随三款車看看大家的實際表現。

前15公裡,猜猜誰才是掉電最快的一輛車

寒冬總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給你一記耳光,當你雄心勃勃的準備出發時,才發現連車把手都關不上。特斯拉Model 3作為當下最熱門的電動車,有很多亮眼的配置,比如說看着很有科技感的無框車窗和隐藏式車把手。然而,正是這兩項東西造成本次旅程的第一個問題。車窗竟然無法下降,車把手彈出後卻關不上了。我們無法斷定是什麼問題造成了這種情況,車主之前在南方也沒有碰到過,照道理來說應該不是設計本身的問題,因為同樣采用了隐藏式車把手的幾何C就沒發生問題。筆者認為可能是做工問題,各個部件的縫隙太過大,導緻寒氣直接進入部件内才凍住了。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好在這兩個問題不影響駕駛,我們也隻能将就着走了起來。然而,還沒過多久,就迎來了冬季最令人焦慮的一點——掉電!冬天的電車不同于常溫天,城市擁堵中仍然會大量耗電,為特斯拉的掉電速度相對比較快,主要是因為特斯拉采用的是磷酸鐵锂電池,抗低溫性能遠不如其他兩款車的三元锂電池。通常隻有20萬以下的車才會采用磷酸鐵锂,26萬售價的特斯拉Model 3怎麼說都有點不厚道,反倒是12萬起售的幾何C全系标配三元锂,顯得很有誠意。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相比之下,幾何C之是以掉電最慢,很大程度是因為“電池插槍預熱”這個特殊功能。三輛車都是在同一充電站充電、同一時間取車,不同的是幾何C會根據設定的出行時間,車外溫度和電池溫度進行計算開啟電池預熱,進而保證車主提車時,電池溫度依然在最佳狀态。這個功能可以有效提升行駛裡程,并且越是冬天越是有效。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此外,對抗低溫掉電的另一個利器-熱泵空調,也值得為各位讀者科普下。熱泵空調有兩大特點,一是不同于PTC加熱器使用電池提供能量加熱,熱泵空調借助外界熱量轉化至車内,有效為電池減負。二是成本太高,像小鵬G3、威馬EX5這種十幾萬的電動車是不搭載的,幾何C能有完全是出于廠家的厚道。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光從上面的問題來看,寒冬迫使特斯拉Model 3放大了自身2個缺點,分别是做工差和成本效益低。特斯拉的做工差一直都是廣受诟病的,在常溫下這些縫隙頂多眼不見為淨,而在冬天卻造成了實實在在的困擾。至于,抗低溫差完全是特斯拉降低成本的舉措,看似Model 3一直在降價,可用料也随之越來越差。

在冬季行駛中,電動車的抓地力問題有點大!

當車隊行駛至70公裡左右時,我們在服務區進行了短暫休息,筆者乘駕的車也從特斯拉換成了大衆ID.4 X。對于大衆這款新進的純電動車,試駕過的筆者還是相對放心的,其電控系統的表現比較靠譜。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們都忽略了另一個問題-抓地力。在前往霧凇島的路上,路面上的積雪和冰面也越來越多了,打滑的情況也越來越頻繁,大衆ID.4 X就是表現最差的那個。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本身三款車都沒有裝備冬季胎,冬天裡的抓地表現比起夏天差了不少。然後,電車本身車重就比燃油車重很多,尺寸最大的大衆ID.4 X又是三輛車最重的那個胖子,刹車的壓力非常大。再加上大衆ID.4 X和特斯拉Model 3都是後置後驅,本身都是轉向過度的驅動布局,反而不如正常的前置前驅的幾何C更加穩定。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最終到達松花湖,三款車結局各有不同

在筆者看來,寒冬旅程本質是對三電系統的考驗,不僅僅是續航裡程還剩多少,還有充電樁适應性、熱泵空調的實際體感、龜速模式的設定等相關問題。在最後坐在幾何C前往淞花湖的路程中,筆者對此感受頗深。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我一進入幾何C第一感受到的不同就是體感溫度,雖然幾何C和特斯拉Model 3都是熱泵型空調、都設定了22°C的溫度,幾何C的體感溫度卻是最高的。這或許是因為幾何C的智能空調系統,可根據實際溫度自動調節車内吹風的大小與溫度,使車内溫度穩定維持在設定溫度上,同時也能看得出,幾何C并沒有設定降低空調能耗來確定續航,很好的維持了駕乘的舒适感和體驗感。”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最終三款車都達到了終點,不同的是三款車的結局各不相同。此時,特斯拉Model 3的電量已經完全用完,最終隻能被拖車拖回充電樁。而大衆ID.4 X和幾何C都到達了松花湖,不過這并不是最終結局。光是抵達目的地可沒結束,大衆ID.4X與幾何C還發生了一點小插曲。回程的時候,表現剩餘裡程快耗盡的大衆ID.4X竟然進入了龜速模式。此時,車輛為了節約電量自行将空調關閉了。本來這個操作在正常溫度下沒有問題,也許車主自己也會這麼做。可當時是在-25°C的寒冬中,一旦車輛關閉了空調,不僅車内溫度會低至難以忍受,就連正常行駛都做不到。在沒有空調外循環的情況下,人與車内空氣之間的溫度差會在玻璃上産生大量霧氣。此時,車内除霧功能也因為節約電量的關系而無法啟動,車主隻能被迫打開車窗,讓車内外溫度一緻、手動擦除霧氣才能行駛。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雖然大衆ID.4X通過這種節約電量的方法延長了電量,但是實際體驗卻是一塌糊塗,廠家完全忽略了現實中的用車情況。相比之下,幾何C就好很多,在臨近充電站的時候也觸發了龜速模式,可空調、除霧、座椅加熱等功能一個都沒有失效。這種做法相當于是把選擇權交給了車主自己,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車主可以自行關閉這些功能,非強制性的關閉,體驗上要人性的多。綜合來看,幾何C的表現最為出色,即保證了充足的電量達到了終點,也沒有出現空調問題,需要依靠其他車進行導航,迎來了一個完美ending。

什麼是一輛優秀的電動車

冰雪大戰開啟,中美歐實力選手大對決,你會Pick誰?

經過這次寒冬之旅後,我們開始思考,什麼樣的車才是優秀的電動車?寒冬能将電動車所有的缺陷統統放大,價格貴的電動車并不代表一定好。售價超20萬的特斯拉的做工、掉電等一系列問題,大衆ID.4X也有着先天的抓地力缺陷、龜速模式設定等等。反倒是價格門檻低、布局相對簡單的幾何C成為了最可靠的電動車。

什麼是一輛優秀的電動車?

能帶你跨過寒冬酷暑的電動車就是一輛優秀的電動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