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天下大亂,這時候的百姓苦不堪言。朱家就是其中一個,老朱家人口多,可是還吃不飽飯,在元末的時候,出現了很多貪官,這時候的朱家被克扣糧食,結果導緻了很多人被餓死。朱元璋就是老朱家的人,這時候的朱元璋還不懂事。到了少年時期,朱元璋開始給地主劉德放牛,這時候的朱元璋就是想混口飯吃,沒有工錢。後來朱元璋在夥伴的帶領下,竟然吃了劉德的一頭小牛犢,結果朱元璋被趕出了劉德家,從此過上了乞讨的生涯。這時候的朱元璋非常痛恨貪官。

在打擊貪官的問題上,沒有哪個皇帝像朱元璋一樣,他采取的鐵腕反腐,有的手段令人感到殘忍。據說朱元璋在位期間,殺的貪官一共有15萬之多,殺了一批又一批,到最後貪官越殺越多,導緻最後以失敗而告終。為何會失敗,主要原因在于“錢”上。因為給的工資少,還規定官員工資永遠不漲,我一家人總要吃飯吧,既然沒有錢會餓死,A錢也是死,肯定會選擇A錢。
為了懲治貪官,雍正想了一個狠招。每年科舉後中舉後的人員,除了一部分人被委以任命,有很大一部分是處于候補狀态,有空缺的時候才能補上。有些甚至候補了十幾年都沒實缺。雍正在查處貪官時就命這些候補官員随行,隻要查到,候補官員立即頂上。很多候補官員為了這一天等了十幾年。是以,在面對貪腐時,都拼命的去查,隻要把貪官拉下馬,自己就可以頂上。貪官們的罪一經核實,雍正就下令把他的家底抄個幹淨,連他們的親戚、子弟的家也不放過。
雍正還實行了相關政策,他将火耗歸公做了統一規定,并實行養廉銀制度。火耗就是重鑄銀子時有損耗,需要征火耗稅補足損耗。而養廉銀是從火耗歸公後增加的财政中拿出一部分,分發給官員用作日常開支,這一制度在當時确實增加地方官員俸祿,用高薪養廉的辦法,減少了官員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