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明朝皇後大多出身寒門?朱元璋定下了這一“特殊”規定

封建社會禮法嚴苛,等級森嚴,最為講究尊卑貴賤,這使得男女婚配最為看重門當戶對,家世背景乃是第一位的,其他諸如外貌才華什麼的,都得往後排。

普通人家尚且如此,更不用說皇宮内院之中,曆朝曆代能入宮為妃的,幾乎都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至于要成為母儀天下的六宮之主就對家室的要求更高了。

為何明朝皇後大多出身寒門?朱元璋定下了這一“特殊”規定

是以皇後大都出身于當時權傾朝野的大家族。

但縱觀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有一個朝代頗為“特立獨行”,幾乎所有的皇後都是出身于平民。

這個王朝就是明朝

明朝那些出身于平民的皇後

有些人對此表示質疑,認為純屬杜撰,那我們就來随便舉幾個例子: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後我們最為熟悉,人稱“大腳馬皇後”,乃是紅巾軍郭子興的義女,郭子興當時雖有個元帥之名,實則小打小鬧,不成氣候,這個出身算不上高貴吧!

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後胡氏乃是低級軍官家庭出身,其父“父憑女貴”也才官至三品,不值一提,胡氏逝世後,宣宗又立孫氏為後,這次就更“離譜”了。

孫氏的父親隻是一名刀筆小吏,連品級都沒有;當然,最出名的非正德皇帝莫屬,正德皇帝與“灰姑娘”的愛情故事至今還是大熒幕的“常客”。

為何明朝皇後大多出身寒門?朱元璋定下了這一“特殊”規定

再比如崇祯皇帝的皇後周氏也是平民出身,其他幾朝的皇後情況也都相差不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當然,有些杠精會跳出來說明成祖朱棣的皇後可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女兒,這你咋不說呢?請注意,徐氏嫁給朱棣時,朱棣還是親王之身,若不是他發動了“靖難之役”,徐氏是不可能成為皇後的。

那明朝皇後為何大都出身于平民呢?

這其實源于朱元璋的一道诏令,據《明史·後妃傳》記載:朱元璋登基後即修纂《女訓》作為管理後妃的“家法”,他在其中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嫔,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

而朱元璋之是以會定下如此特殊的規矩是為了防止出現“外戚幹政”的情況。

自古以來“外戚幹政”就是王朝由盛轉衰甚至滅亡的重要原因:唐朝由盛轉衰始于安史之亂,而安史之亂就是因為外戚楊國忠幹政所引起的;西漢外戚王莽更是改朝換代,建立新朝!

為何明朝皇後大多出身寒門?朱元璋定下了這一“特殊”規定

其他類似的情況數不勝數。

而曆朝曆代為了避免出現新皇初立,母強子弱,外戚幹政的情況也是“各出奇招”,最狠的當屬“立子殺母”,據《漢書》記載:漢武帝立子劉弗陵而殺掉勾戈夫人就是為了避免出現外戚幹政的情況。

縱觀曆朝曆代雖都有避免外戚幹政的方法,但外戚為禍仍然屢禁不止,唯有明朝在二百七十六年的國祚中,從未發生過外戚幹政的情況,原因就是朱元璋從根源上斷絕了外戚做大的可能!

那明朝如此選後是否太過草率?

恰恰相反,明朝雖規定皇後需出身于平民,但對于選後的标準卻是一點也不含糊,明朝選後共有四輪,首先進行“全國海選”。

在全國範圍内挑選品行端莊的适齡少女帶回京師,這些少女入宮後還要進行三輪考核,從外貌到體态再到嗓音等逐一篩選,标準高到令人發指!

試想一下,舉全國之力隻能選出一個皇後,縱然這個皇後出身平民,卻也是不遜色于官宦人家的小姐,甚至尤有勝之,官宦人家的小姐雖出身尊貴,卻是選擇餘地極小,哪能比得上全國範圍内選出來的“佼佼者”呢!

為何明朝皇後大多出身寒門?朱元璋定下了這一“特殊”規定

小結:

其實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大明王朝最為“特立獨行”,稱得上曆朝曆代中最為“硬核”的王朝,明朝十六帝雖然也出過一些昏庸無能之輩。

但無論皇帝多麼不成器,整個國家都極有骨氣,縱觀整個大明王朝,從不和親、從不議和,面對外敵從不屈服,就在明朝“日落西山”之際都能擊敗有着“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

這樣的王朝怎能讓人不愛,也難怪明朝滅亡那麼多年後,清朝仍有大批仁人志士念念不忘“反清複明”!

而這一切都源于朱元璋這個曆史上出身最“低賤”的皇帝,他出身窮苦,是以深知百姓疾苦,他出身窮苦,是以愛護百姓,他出身窮苦,是以有了“皇後需出身平民”這一規定!

參考資料:《明史·後妃傳》《漢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