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年曆史文化積澱的蘇式湯面,将建立标準化體系、職稱考評體系

白色的“蘇式面點專家服”上,面點職業考評、非遺技能教學等“字眼”引人注目。日前在蘇州市面點飲食協會内,由協會、蘇面傳習所、功能型黨組織聯合舉辦的蘇式湯面教培考評專家服統一試裝頒發儀式上,蘇式湯面行業史上首批教培考評專家登上前台。1月5日,據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肖偉民介紹,具有千年曆史文化積澱的蘇式湯面,将建立标準化體系、職稱考評體系。

千年曆史文化積澱的蘇式湯面,将建立标準化體系、職稱考評體系

為進一步助力打響“江南文化”,推進蘇式湯面的傳承與标準制定,蘇州市面點飲食協會經過嚴格甄選,在蘇州技師學院、蘇面傳習所、蘇州市烹饪協會、蘇州飲食文化研究會的聯合見證下,首批9位蘇式湯面教培考評專家新鮮“出爐”。肖偉民介紹,蘇式湯面經過曆代工匠精心傳承,成為江南美食文化的一張靓麗名片,制作技藝已列入蘇州市非遺項目。目前蘇式湯面市場每天使用面粉達到7萬多噸,面館有33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9萬名,然而蘇式湯面教培标準還是一項空白。

千年曆史文化積澱的蘇式湯面,将建立标準化體系、職稱考評體系

“首批9位教培考評專家将發揮領頭羊作用。”肖偉民介紹,為探索蘇式湯面教培标準化體系,蘇州市面點飲食協會等聯合發起成立中式面點(蘇式湯面項目)專家組,啟動蘇式湯面教培考評項目,聘請俞水林、劉錫安、肖偉民、錢建林、呂傑民、屈桂明、李俊生、胡建國、花晨9位大師,出任蘇式湯面教培考評專家。首批教培考評專家中,既有蘇式湯面非遺傳承人,也有蘇幫菜傳承大師,以及教學專家等。

千年曆史文化積澱的蘇式湯面,将建立标準化體系、職稱考評體系

“弘揚江南文化,黨組織要發揮先鋒引領作用。”專家服頒發儀式上,功能型黨組織書記顔之鑒為教培考評專家試裝。據他介紹,去年11月,在姑蘇區委組織部、雙塔街道“兩新”黨委指導幫助下,蘇州市面點飲食協會、蘇面傳習所共同成立雙塔街道首個功能型黨組織,凝聚黨建力量助力蘇式湯面傳承創新。

千年曆史文化積澱的蘇式湯面,将建立标準化體系、職稱考評體系

“匠心向黨”,今年59歲的蘇幫菜烹制技藝非遺傳承人、注冊中國烹饪大師呂傑民,幾十年潛心鑽研成為蘇式面點名師,在《舌尖上的中國》中,他制作的蘇式面點,讓各地消費者感受到江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千年曆史文化積澱的蘇式湯面,将建立标準化體系、職稱考評體系

專家服頒發儀式上,已有10多年黨齡的呂傑民表示,為傳播蘇式面點技藝文化,他擔任專業院校蘇式面點課外輔導專家20多年,“桃李滿天下”,不過擔任教培考評專家還是第一次,參與建立蘇式湯面教培标準是他的“新目标”。

千年曆史文化積澱的蘇式湯面,将建立标準化體系、職稱考評體系

黨建引領、多方抱團制定蘇式湯面教培标準,為非遺文化傳承傳播探索新路。“近年蘇式湯面火遍大江南北,到蘇州吃面已成為遊客打卡熱門。”姑蘇區教體文旅委副主任裴泓介紹,蘇州文化資源豐富,非遺項目衆多,目前由姑蘇區申報注冊的各級非遺項目就有100項,代表性傳承人79名,蘇式湯面啟動教培考評标準制定,為江南文化“立體化”走出去開拓新思路。

千年曆史文化積澱的蘇式湯面,将建立标準化體系、職稱考評體系

肖偉民介紹,蘇州市面點飲食協會将和省市相關部門、高校,以及相關協會、傳習所、專家等聯手,組建蘇式湯面教培标準制定委員會,加快實施标準制定,同時組建蘇州百姓早餐建設工程繁榮研發基地,打造蘇式湯面文化技能教培中心。(蘇報融媒記者 小圓 文/攝 部分照片由蘇州市面點飲食協會提供)編輯:李俊鋒 (新媒體營運師、進階攝影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