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愛卡汽車 汽車趣談 原創]

不知不覺中2021年已離我們遠去,汽車行業在這一年經曆了很多大事件,甚至有些事件對行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2021年,整個汽車行業受到晶片短缺的制約,哪怕是BBA也不例外;轟動上海車展的特斯拉女車主車頂維權事件,引起了新華社、央視主持人、中央政法委以及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關注,加速行業規範的制定;汽車品牌借助代言人的名氣、流量來提升品牌關注度無可厚非,卻難防明星代言期間人設崩塌對品牌帶來的營銷反噬,吳亦凡、王力宏是否連累了保時捷和英菲尼迪?今天我們來一波“回憶殺”,回顧一下2021年汽車圈兒的大事件,你還記得幾個?事件貫穿2021年全年,我們通過時間軸的方式展示全文,将文章分為上下篇,本篇文章是2021車圈大事件(上)。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晶片短缺

早在2021年年初,全球大量車企因晶片短缺而停産,就連大量采用自研晶片的特斯拉也未能幸免。我國汽車行業的晶片主要依靠外購,從長期來看缺芯對國内汽車生産、制造均有着深遠的影響。

2021年,“晶片短缺”成為汽車市場銷量影響最大的因素,幾乎所有車企都未能幸免。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在今年9月5日開幕的泰達論壇上,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用一段笑話講述了汽車行業面臨極度“缺芯”的困境,竺延風說,“一群車企老總都蹲在上海要晶片,博世的老徐都要跳樓了,差別就是,有人是在後邊兒推他跳,有人是在下邊兒接着他.....。”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汽車上那麼多零部件,為什麼就缺芯現象這麼嚴重?車企們為什麼會一“芯”難求?導緻全球汽車市場之是以缺芯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7月份,來勢兇猛的德爾塔變異毒株襲卷了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作為全球半導體産品第七大出口國,受此影響博世、英飛淩、意法半導體等部分工廠生産線不得不中斷生産,這對原本已經“極度缺芯”的全球汽車制造商們來說是雪上加霜的噩耗。

晶片的短缺,對于豪華、合資品牌汽車的供給影響更大,從資料表現來看,本田、豐田在10月份産量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國内一線豪華品牌BBA均受到晶片的影響,奧迪Q5L、奧迪A6L、寶馬X3、奔馳C級、奔馳GLC等主力車型在9月、10月主力車型銷量均呈現不同程度下降。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由于晶片短缺帶來的問題就是新車傳遞日期延長,甚至一些熱門車型“加價提車”的現象又卷土而歸。為了應對緩解晶片供應帶來的影響,部分車企推出了“減配交車”的應對政策,甚至奧迪想出了先傳遞一把車鑰匙的政策,以應對缺芯帶來的産能不足,一汽-大衆“犧牲”了大衆品牌的銷量,将晶片優先供給奧迪,即使如此在10月份奧迪的主銷車型A6L銷量由8月份的1.3萬輛下降至0.36萬輛,下降了69.11%。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點評:從2020年起綿延到2021年,直到今年年初,全球性晶片短缺的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緩解。國内汽車行業在經曆了“晶片短缺”帶來的掣肘後,讓大家再度重視起供應鍊布局的重要性,促使各方開始重視建構安全可控的供應鍊,并且加強核心關鍵零部件技術的研發,扶持發展國産的汽車晶片是非常有必要的。

◆巨頭來跨界造車

百度進度汽車行業,與吉利成立合資公司——集度汽車

在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3月份,吉利與百度成立了全新的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名為“集度汽車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冊資金為20億元,夏一平兼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百度是頭部的網際網路巨頭,吉利是頭部的中國品牌車企,兩個巨頭為集度“背書”,猶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接下來消費者更加期待的是,集度汽車将會帶來哪些好的産品了。

在11月17日,李彥宏在百度Q3财報投資人會議上明确表示:集度通過百度強大的智艙、智駕、智雲、智圖的優勢生态取得了快速發展,首款概念量産車型的全尺寸油泥模型已完成了風洞測試,新車将在今年北京車展亮相并向市場首次展示其智慧座艙和智能駕駛的能力,預計将會在2023年實作大規模量産傳遞。

巨頭跨界造車之——小米造車

在2021年3月29日,小米新品釋出會接近尾聲時,雷軍釋出了“彩蛋”——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并且表示首款量産車型将于2024年上半年下線。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小米造車”在圈内并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12年,雷軍就前往位于矽谷的特斯拉工廠進行試駕,2013年還曾兩度拜訪特斯拉CEO馬斯克。随後,在國内新勢力造車潮中,雷軍也曾數次興起造車的“念頭”,在2018年啟動了名為“micar”的調研項目,但由于當時市場回報并不樂觀,最終小米并未入場造車。

2021年11月27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小米正式簽訂合作協定,正式宣布小米汽車落戶北京經開區。小米汽車将在北京經開區分兩期建設累計年産量30萬輛的整車工廠,其中一期和二期産能分别為15萬輛。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目前,小米已經投資了4家動力電池企業,包括蜂巢能源、中航锂電、珠海冠宇以及贛鋒锂電。随着小米汽車項目正式簽約落地北京亦莊,生産制造環節也以選擇自建工廠排除了前期外界對其代工猜測。不過,小米造車資質目前仍有待解決,不過随着小米汽車項目落戶亦莊,”造車資質“隻是時間問題。

小牛也入局造車

熟悉電動車的消費者們一定知道“小牛”,在12月15日,江蘇牛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Niutron品牌正式釋出,中文名“自遊家”,為小牛電動創始人李一男再次創業的新品牌。自遊家首款車型定位為一款中大型高端SUV,将擁有純電動和增程式兩種動力系統,新車将于今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預訂,預計将于今年9月份傳遞。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據了解,目前自遊家首款新車已經完成了三輪工程測試,官方表示其測試裡程公裡數已經破萬,并且完成了首輪冬夏實驗,目前正在進行第二輪冬季測試。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自遊家首款車型路試諜照(圖檔來源微網誌Cars01 魚雷看車)

小牛算是中高端電動自行車領域的翹楚,憑借着年輕化的産品設計和智能理念,獲得年輕消費者的青睐。此次跨界進入汽車制造領域,如果讓外界來評判,确實是一個大膽的決定,不過從小牛汽車的新車規劃來看,它也算是“蓄謀已久”,首款産品将于今年3月份小規模量産,9月份開始傳遞,随着時間的臨近,等待它的将是市場的考驗。

點評:中國汽車産業還缺新品牌嗎?始終沒有最終的定論,因為市場永遠都需要優秀的産品。一個優秀的品牌、一款卓越的車型就像是“鲶魚",能為汽車市場帶來新的活力。2021年,像小米、小牛、百度各領域的巨頭紛紛進軍汽車産業,跨界造車又迎來一波小高潮。

2021車企晶片短缺/“巨頭”跨界造車

◆華為與汽車産業的關聯愈加緊密

近幾年來,汽車新四化席卷而來,“軟體定義汽車”成為是汽車行業内讨論最多的話題之一。此前在多個場合,任正非一直表示華為不造車,不過華為與汽車的聯系越來越緊密。

華為與賽力斯的高端品牌——AITO

在去年12月23日,華為在冬季旗艦新品釋出會上,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高端品牌AITO首款車型——問界M5正式釋出,也是首款搭載全新HarmonyOS智能座艙的車型,意味着華為離造車就差一個“工廠”。價格方面,問界M5後驅标準版預售價為25萬元,四驅性能版預售價為28萬元,四驅旗艦版預售價為32萬元。在12月27日,華為全球首家新概念店在北京銀泰in01正式開業,AITO問界M5也正式進駐新概念店。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AITO問界M5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長安汽車、華為、甯德時代——阿維塔

2021年11月15日,長安汽車、華為、甯德時代合作推出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阿維塔正式釋出,阿維塔推出後将作為高端獨立品牌與現有的長安品牌平行獨立營運。與此同時,阿維塔11“準量産版”迎來全球首發,阿維塔11量産版車型将于今年二季度釋出。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阿維塔11“準量産版”

據阿維塔董事長兼CEO譚本宏表示,阿維塔11“準量産版”已經與量産版設計99.9%接近了,阿維塔11是阿維塔品牌推出的首款車型,新車定位為一款轎跑SUV,新車搭載了華為鴻蒙系統,同時還會将會使用華為 HI(Huawei Inside)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和甯德時代最新的電動化技術。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阿維塔11來自于長安、華為、甯德時代聯合開發的自主可控智能電動網聯CHN平台,新車具備200kW以上的高壓超充能力和400tops的智駕能力,百公裡加速小于4秒,續航裡程超過700km(未公布标準)。

北汽新能源與華為

2021年9月26日,北汽藍谷釋出公告稱,北汽新能源與華為簽署全面業務深化合作協定,雙方基于聯合開發的HBT項目産品,共同打造ARCFOX和HI聯合品牌,極狐阿爾法S 華為HI版便是雙方合作推出的首款車型。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華為為提供極狐阿爾法S 華為HI版整套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其中包括3顆雷射雷達、6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音波雷達、9顆ADS攝像頭、4顆環視攝像頭,整套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算力達400TOPS。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極狐阿爾法S 華為HI版

與此同時,極狐阿爾法S 華為HI版搭載了鴻蒙OS智能互聯座艙,支援多個應用生态,支援全場景無縫流轉、智慧語音、暢連通話、智能家居控制、智慧手勢識别、智慧相機、駕駛員行為智能檢測、應用市場等。其中,全場景無縫流轉應該是大家最期待的功能,不知道實際體驗時,能不能達到手機與車機之間,無縫切換的願景。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北汽魔方

11月19日,北京汽車全新車型——魔方正式釋出,新車定位為緊湊型SUV,北汽魔方将搭載鴻蒙OS智能座艙,魔方是全球首款搭載鴻蒙車機系統的燃油車型,此前概念車還配備有虛拟外後視鏡和AR-HUD系統,AR-HUD系統具有60英寸的超大投射面積,分辨率達到854×420像素,包括儀表、導航、輔助駕駛等相關駕駛資訊都可直接投射在前風擋上。

小結:近年來,一直表示不造車的華為在汽車圈兒擁有着深厚的“人脈關系”,并且與多家汽車廠商合作,甚至将新車開進了華為體驗店(問界M5進駐新概念店)。可以說,未來可能沒有“華為品牌”的汽車,但很多車都流着“華為的血”,華為的布局“清晰且模糊”,未來在華為身上,沒什麼不可能。

◆透過Model 3女車主車展維權,看引發“行業”的反思

特斯拉可以說是汽車圈兒的流量明星,2021年多次登上“熱搜”榜單,多起“刹車失靈”事故;南昌一輛Model 3充電時出現故障異常,特斯拉表示不是車輛問題,是國家電網電流太大了,國家電網南昌通過微網誌“回應”特斯拉,之後特斯拉向國家電網南昌緻歉...,如果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在上海車展上站在展車上的Model 3女車主。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特斯拉上海車展維權女車主現場圖

在去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沒有新車參展的特斯拉因維權事件又登上了“熱搜”,此次維權還引起了新華社、央視主持人、中央政法委以及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關注。

至今,關于女車主訴Model 3刹車失靈的“維權”和特斯拉訴女車主“名譽侵權”賠償500萬元的法律訴訟還在持續中。而Model 3女車主方一直質疑特斯拉提供的原始資料不完整的問題,如果當時汽車上有一個“黑匣子”,事情也不會發酵至此。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關于資料記錄,根據工信部《關于實施GB 72582017第2号修改單相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從今年1月1日起,新生産的乘用車應配備符合GB 39732規定的EDR系統,EDR是Event Data Recorder的縮寫,又被稱為汽車“黑匣子”,可以記錄發生事故前後車輛運作關鍵資料,資料内容主要記錄車輛碰撞前、碰撞時、碰撞後三個階段中的汽車關鍵運作資料(包括發動機轉速、車速、油門踏闆深度、刹車踏闆踩踏深度、刹車系統油管壓力、方向盤角度、變速箱擋位、安全氣囊是否打開、何時開啟等參數),為後期調查驗證提供更加真實詳盡的原始資料。

小結: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就像目前我國在快速發展中的“新四化汽車”産業,通過特斯拉女車主這次“極端”維權,反映出新能源車現階段出現的問題,未來新能源行業才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話題回到"維權"本身,在上海車展上這位站在特斯拉車頂上的Model 3女車主,雖然經此一鬧事情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但是我們還是不提倡以如此“過激的”方式維權。就像不久前央視财經頻道曝光的特斯拉好貓車主的晶片門事件,通過合法正常的管道維權,事情也會得到相關車企的重視,最後通過協商事情會得到一個妥善的解決辦法。

華為的朋友圈/Model 3維權背後

◆滴滴的156天

中原標準時間2021年6月30日晚,滴滴赴美股紐交所上市,甚至都沒舉行敲鐘儀式。網上傳出“滴滴為赴美上市,将公司資料打包給美國”的消息,雖然滴滴緊急辟謠,但還是遭到了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的安全審查通知。

在7月2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釋出消息,為防範國家資料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為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範風險擴大,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使用者注冊。

7月4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釋出消息,“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問題。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參照國家有關标準,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廣大使用者個人資訊安全。

7月16日,網信辦、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等七部委進駐滴滴,開展網絡安全審查。

12月3日,滴滴出行通過新浪微網誌釋出消息,經認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對于滴滴來說,從赴美股紐交所上市至退市,在這156天的時間裡,滴滴面臨的監管危機、輿論争議以及産品下架,暫停新使用者注冊的處罰。競争對手在這個“視窗期”對滴滴的市場佔有率發起了圍獵,加速了“跑馬圈地”。9月份曹操出行宣布完成38億元的B輪融資;10月份,T3出行宣布完成金額高達77億元的A輪融資。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根據全國網約車監管資訊互動平台顯示,在9月份,T3出行訂單量上漲37.6%,神州專車訂單量上漲75.6%,曹操出行訂單量上漲2.5%,滴滴出行訂單量則下降0.6%。

點評:經過了這“不尋常”的156天,網約車市場由原來的滴滴一家獨大,變為滴滴、曹操出行、T3出行等“巨頭”瓜分之勢。正如三國演義開篇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合無定,這也是事态發展的自然規律,今年網約車市場的走勢如何,讓我們年底見分曉。

◆某位理想車主曝光座墊有水銀,理想緊急調查當天同批次産品,涉及水銀座墊的車輛僅此一輛。

2021年7月4日晚,某位理想ONE車主在理想汽車APP上發視訊稱,其發現理想ONE座椅裡面往外滲出水銀。根據上傳的視訊顯示,在其理想ONE的座椅縫隙中,有不少銀色小珠在滾動,隻要死勁地按座椅,小珠就會出來。車主将座椅拆除後發現,座椅的支架縫隙、闆材、以及座椅皮座間等處,均發現痕迹。随後,車主把銀色小珠收集放到地面上後表示,“水銀數量竟然比10個溫度計裡的還要多。”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網絡上曝光的座墊有水銀的理想ONE

在7月30日,理想“水銀車主”通過微網誌表示,于7月28日辦理住院,經查24小時排出檢驗值達到359(普通人正常值小于4,中毒标準小于35),體内的汞超出生物接觸極限,是中毒标準的10倍,超出正常值接近百倍。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2020款理想ONE

事情發生後,理想汽車通過官方微網誌表示,理想汽車的零部件、生産、制造等所有環節,對于汞(水銀)的使用和采購量為零,如果在車上發現汞的存在,一定是外部行為造成的。與此同時,通過座椅供應商佛吉亞的調查,問題車的主駕座椅和副駕座椅的生産當天共生産了563個座椅,在7月6日-7月20日之間抽查了部分裝配了這563個座椅的2020款理想ONE,均未發現水銀,排除了整批量有問題。

通過多方調查,目前僅有一輛理想ONE的座椅中含有水銀,截止今天,關于理想ONE的水銀事件還未有“定論”。

點評:截止至目前,理想車主和理想汽車都已經報警,但是這輛座椅中含有水銀的理想ONE事件還未有一個明确的結論,關于此類關注度較高的社會類新聞,我們呼籲讀者更加理性的看待事情本身,出現問題通過合法途徑維權,利用“輿論”解決不了事情,隻會加劇事态發展的嚴重性。

◆2021年沒選好代言人、推廣人的汽車品牌

娛樂圈、明星是日常生活中讨論度最高的話題,明星代言汽車品牌也是司空見慣了。在2021年,明星因“人設翻車”連累代言品牌的案例不勝枚舉,其中吳亦凡和王力宏可以說是影響力最大的。吳亦凡作為首位保時捷中國賽車運動代言人,但是代言的期限僅有3個月;而王力宏代言英菲尼迪的時間僅有30小時,堪稱汽車品牌時間最短的代言人。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截圖來源于保時捷官方微網誌

2021年4月17日,保時捷中國大陸20周年節點上,保時捷中國宣布吳亦凡成為首位保時捷中國賽車運動代言人,代言官宣之後便“大放異彩”。7月18日,因“都某”的爆料,吳亦凡人設崩塌,多個品牌已宣布與吳亦凡解約。7月19日,吳亦凡唯一合作的汽車品牌保時捷終止了與吳亦凡的合作關系。

2021年高大上的勞斯萊斯在營銷上也“跌了跟頭”,在9月24日晚勞斯萊斯邀請了著名車評人陳震、木木美術館創始人林翰、雷宛繭(晚晚)夫妻做了一期推廣視訊。沒成想卻引發了軒然大波,許多網友、車主在評論區表示邀請晚晚代言拉低了庫裡南Balack Badge版的格調,王思聰下場開撕留言表示,“突然感覺RR很low,以後不會再買了”。迫于“輿論壓力”,10月14日,勞斯萊斯中國在官微上緻歉并下線了該視訊。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截圖來源于勞斯萊斯官方微網誌

無獨有偶,在10月14日,梅賽德斯-奔馳也在微網誌官微上“踩了雷”,原因是梅賽德斯-奔馳轉載了脫口秀選手楊笠的宣傳視訊而引發多方熱議,雖然事後奔馳澄清楊笠并不是代言人、推廣人,在此後楊笠工作室也釋出聲明,“稱楊笠與該品牌并無任何商業合作,亦無任何車品類代言”。盡管雙方都進行了回複,但網友似乎也并不買帳,事态一再發酵,評論裡直言将轉購奧迪、寶馬等(這等于幫奧迪、寶馬做了一波宣傳了)。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截圖來源于新浪微網誌

在10月22日李雲迪“霸屏熱搜”,在曝光的李雲迪與汽車相關聯的品牌也随之浮出水面。8月份,第四代漢蘭達上市時,李雲迪被廣汽豐田邀請作為第四代漢蘭達的車主推廣,在李雲迪被拘留的當天,廣汽豐田在第一時間緊急澄清表示,廣汽豐田與李雲迪無合作關系。同時作為東風日産2021款天籁的大使,東風日産也于第一時間删除了與李雲迪的所有微網誌推廣内容。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王力宏現身12月16日晚QX60預售釋出會

缺芯/跨界成焦點 2021車圈大事件(上)

截圖來源于英菲尼迪中國官方微網誌

作為汽車品牌的代言人、推廣人,明星與産品、品牌形象之間首先有一定的契合度,能夠帶給消費者積極進取、向上發展的品牌印象。作為日系高端品牌的英菲尼迪,2021年在國内市場投放了第三款國産車型QX60,同時簽約出道26年的“音樂王子”王力宏作為品牌代言人。2021年12月16日,英菲尼迪中國官宣了王力宏擔任英菲尼迪品牌代言人,當天王力宏被曝光離婚的消息,12月17日深夜王力宏前妻李靓蕾發表長文控訴,緻使王力宏“形象崩塌”;2小時後,12月18日淩晨1時,英菲尼迪中國通過微網誌釋出聲明,英菲尼迪決定即日起終止與王力宏先生的合作關系,登上微網誌熱搜榜首。與此同時,英菲尼迪中國官微删除所有關于王力宏的互動推廣的相關消息,被網友戲稱為英菲尼迪“日抛”王力宏。

小結:汽車品牌在推廣營銷中找明星代言是非常常見的,汽車品牌通過與明星合作來提升流量也無可厚非。但是迄今為止,也沒有一項權威的資料能夠展現,明星對某個品牌、某款車型銷量有多大助益,明星代言更多的是人物形象與品牌契合,形象主流健康(這也正是當下國家所提倡的),像今年這幾起代言“翻車”事件,對于車企來說确是得不償失,比如英菲尼迪和王力宏,雖然在王力宏遭前妻“實錘”後的2小時内,英菲尼迪便釋出了解約公告,一時在網絡上獲得了好評和贊譽,但是對于車企的銷量什麼助益呢?

寫在最後:本篇文章我們按照時間軸的發展為大家介紹了7件比較具有影響力的事件,不知道有沒有你感興趣的内容?如果大家覺得沒過瘾,我們在這提前預告一下,1月8日周六,2021車圈大事件(下)會如約上線,屆時請大家關注愛卡汽車。

2021年滴滴關鍵的156天/明星代言車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