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徽一男孩失聯:母親不同意養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帶着狗就走了

文/育學筆談

如果能夠找到孩子,我們同意把小狗留下來……

每個家庭都會遇到孩子的教育難題,尤其是面對正處于叛逆期的孩子,為人父母真的需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自我角色該如何定位?是要做一位高高在上的長者,還是做一位學會傾聽的朋友?選擇往往決定結果!

安徽一男孩失聯:母親不同意養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帶着狗就走了

曾經有個孩子在雨中抱着流浪狗依依不舍

過去的傳統思想認為,未成年的孩子必須要聽父母的話,因為父母所說的和所做的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有什麼理由不聽從父母的安排呢?

可随着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孩子個性都很強,他們都有自己的主張和想法,如果父母和孩子缺乏有效的溝通,很可能會導緻不良後果的出現。

安徽一男孩失聯:母親不同意養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帶着狗就走了

日前,在安徽阜陽有一名13歲男孩離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而原因竟然是孩子和母親賭氣,現在把一家人都急壞了。

而事件的起因是一條流浪狗,男孩的爸爸郭先生說,幾天前家裡撿了一條小流浪狗,喂養了幾天後,孩子對這隻狗非常上心,而且還非常有感情。

安徽一男孩失聯:母親不同意養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帶着狗就走了

可是母親不願意了,認為流浪狗身上可能有細菌,很可能會傳染給孩子,是以不同意繼續再喂養這條狗,于是在孩子和母親之間發生了沖突。

在事發後的第2天早上5點多,男孩本應該去上學,可是他卻騎着自行車帶着小狗離家出走了。

父母在附近找了很多地方,也沒有看到男孩的蹤迹,問遍了親戚和同學,也都表示沒有看見男孩。

安徽一男孩失聯:母親不同意養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帶着狗就走了

尋找半天無果後,男孩的家人選擇了報警,随後警方調取了附近的監控,但也未能搜尋到孩子的蹤迹,全家十幾口人都出動了,郭先生說縣城不大,可能很快就會找到,如果孩子能找到,他們會同意把小狗留下來的。

安徽一男孩失聯:母親不同意養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帶着狗就走了

而最新的消息顯示,男孩在20公裡外的一個鄉鎮被攝像頭拍到了,這條線索非常重要,男孩很可能就在該鄉鎮,畢竟男孩騎了自行車,這也是一個正常的出行距離。

男孩以小狗為伴,大機率是不會做傻事的,隻是讓人擔心他兩天是如何吃飯喝水的,希望這個孩子盡快現身,别讓父母悲傷難過了。

安徽一男孩失聯:母親不同意養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帶着狗就走了

正如男孩的父親所言,如果孩子回家,他們會答應将小狗留下來,一切似乎也都會好起來,可這件事情留給我們的思考是深刻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為何非要等到問題出現才能改善?

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剝奪孩子的興趣與愛好,尤其是面對叛逆期的孩子。

安徽一男孩失聯:母親不同意養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帶着狗就走了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流浪狗來曆不明,身上可能帶有病菌,不讓孩子繼續喂養是好事,孩子不懂事,大人就必須要堅持到底,進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對于一個13歲的男孩來說,他有一顆善良的心,很可能是覺得流浪狗很可憐,在自己的精心喂養下,狗狗變得非常可愛,在孩子看來,狗狗是一個可以寄托情感的生命,他和狗狗之間的每一個動作可能都是一種交流,這是成年人可能是無法了解的地方。

安徽一男孩失聯:母親不同意養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帶着狗就走了

如果父母能夠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可以先嘗試着和孩子解釋,如果孩子無法了解并堅持要喂養流浪狗,父母為什麼不能變通一下呢?

先将流浪狗送到寵物醫院檢查一遍,确認安全後再讓孩子喂養也是可以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喜歡喂養寵物的孩子情商都很高,至少說他們對生命是有敬畏之心的,比那些喜歡虐打小動物的孩子好得多。

安徽一男孩失聯:母親不同意養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帶着狗就走了

而且通過這件事也反映了另外一個社會現實,在大量的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可能也沒有辦法陪伴孩子,這會讓孩子感到非常孤獨。

曾經有孩子直言不諱地告訴家長,他甯可24小時在學校,那樣的話就有很多人陪他說話,陪他玩,可是回到家後卻變得異常孤獨,父母要麼在玩手機、看電視,要麼就是在盯着自己的學習,“家”成了孩子不願意回的地方。

是以,有很多人建議,條件具備的家庭還是應該多生一個孩子,這樣才是真的為了孩子好,否則孩子的一生可能都會覺得很孤獨,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