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高是太監嗎?三個任職說明他不是

導讀:本文并非為趙高洗白,他的所作所為被曆史記載的一清二楚,壞人就是壞人,大家有目共睹。但他雖為壞人,我們也不能給他亂扣帽子,不然,不是也成了他“指鹿為馬”了嗎。從蛛絲馬迹中探索并推測出合理的結果,還原事情的真相,正是曆史研究的目的之一。

趙高是太監嗎?三個任職說明他不是

(趙高劇照)

趙高的出生年月史書不曾記載,大約在公元前256年前後,而秦始皇是公元前259年,也就是說,趙高和嬴政是同齡人,比嬴政略小。

趙高的出身,從他的趙氏看,當為秦國公族或趙國公族,因為秦趙兩國的王族同為嬴姓趙氏,嬴政這個稱呼實際不準确,當時應稱他為趙政。從趙高的地位看,他肯定不是秦國公族,不然,他以公族身份當那麼大的官,曆史必有記載。是以他應為趙國公族,而且是疏族。當時秦趙之間連年戰争,趙高一家的祖上或因互為人質、或因逃跑、或因被俘,流落到了秦國的鹹陽。

《史記蒙恬列傳》中記載,“趙高兄弟皆隐宮”。後經史學家鑒定,“隐宮”一詞應為為“隐官”。隐官是指刑滿人員或有家族犯罪史人員,與宮刑可沒有關系。隐官身份比一般庶民要低,隻有庶民一半的土地。因為趙高祖上從趙國而來,互為人質、逃跑、被俘都有可能成為低人一等的隐官身份。但他畢竟生在了官宦人家,他的出身決定他不是目不識丁的普通人,而是有一定的家學相傳。

趙高是太監嗎?三個任職說明他不是

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最受尊重的為軍人,其次為官吏,再次為農民。而做一名受人民的敬畏的官吏是年輕的趙高最大的理想。想要當官吏,當時要進入學室學習,學室是專門培養官吏的學校。因其家學淵源和自己的奮發圖強,趙高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職位:”尚書卒史。”

第一、尚書卒史

尚書卒史還不算官,隻能算吏。隸屬于九卿之一的少府,少府總體來說是管理皇帝财政的部門,是一個龐大的機構,有衆多的屬員。

趙高擔任的是最低級别的吏,尚書卒史上有尚書郎、尚書郎上有尚書、尚書上有尚書仆射、尚書仆射上有尚書令、尚書令直屬于少府。也就是說,趙高此時是一名尚書郎手下的文法秘書。

趙高是太監嗎?三個任職說明他不是

(趙高與李斯劇照)

但是這屬于秦王身邊的近臣,可以直接見到秦王嬴政。積年累月之後,趙高算是幸運,因為他寫的一筆好字與過硬的專業素質得到了嬴政的賞識,(按,嬴政後來之是以讓胡亥師從趙高,正是看中了他的書法與文學、法律上的造詣)從衆多尚書卒史中脫穎而出,直接提拔為“中車府令”。

第二、中車府令

中車府令是九卿之一太仆的屬官。本命叫車府令,嬴政看中并信任趙高封其為中車府令,加一中字,意思是可以自由出入禁中。主要負責皇帝車馬的管理和出行随駕。算是一名中級官員。

雖然官職不大,但在趙高成長的過程中意義卻是很大的,因為他能時刻與嬴政在一起,有意無意的可以接觸到秦國政治與權力的核心,有機會把握嬴政的心思。為他以後在沙丘之變中左右大事影響巨大。

趙高是太監嗎?三個任職說明他不是

第三、郎中令

沙丘之變秦二世胡亥上位之後,因趙高的擁立之功,封他為郎中令,郎中令并不是站在走廊裡傳達皇帝指令的宦官。而是九卿之一,是九卿中機構最為龐大的組織,主要掌管宮廷的警衛。手下屬官有三種:

一是大夫,包括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地位受人尊重。

二是郎官,包括議郎、中郎、侍郎、郎中。議郎級别最高。中郎、侍郎、郎中都沒有定數,主要責任是保衛宮廷,還掌管為數不少的宮廷警衛部隊。

三是谒者,負責為皇帝接待客人,行禮時充當司儀。

可見,郎中令下屬都為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這就為他以後殺害秦二世打好了基礎。

趙高擔任的這三個官職都是非常重要的職位,不是一個太監這樣低下出身的人可以擔任的。宦閹之人在秦代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屬于少府屬下的宦者令。

趙高是太監嗎?三個任職說明他不是

(胡亥劇照)

大家之是以認為趙高是太監有兩個原因:

一、《史記李斯列傳》記載有趙高為“宦人”。但是在秦漢時期,“宦”字,并不是指後世的太監,而是指在皇帝身邊可以随時出入禁中的人,也就是親近的侍衛人員。被淨身的男人叫“閹人”,宮内的太監當時稱為“宦閹”。是有區分的,這屬于字詞上的誤解。

二、中國曆史上各朝代,如東漢、唐朝、明朝等,都存在很大程度的宦官專權。“太監沒幾個好東西,太監誤國”也是曆史事實,人們的心理上充滿了對宦閹之人的痛恨。趙高是宦閹之人的流言隻要有一人說出,馬上得到大家的共鳴,“果然又是宦閹誤國!”這種氣憤之情一代一代的傳了下來。使人們不需要理由,就能相信他是個太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