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陝西農民挖出一國寶,上面鑄造33個銘文,解開武王伐纣3000年之謎

武王伐纣,是中國曆史上開天辟地的一個大事件。當時,周武王姬發與姜子牙率領數萬虎贲殺到商朝首都朝歌之外。當時,商朝主力正在讨伐東夷,國都十分空虛。是以,纣王子受被迫武裝17萬奴隸,出城迎擊周軍。

陝西農民挖出一國寶,上面鑄造33個銘文,解開武王伐纣3000年之謎

然而商朝人對待奴隸一向嚴苛,動辄将他們殺死祭祀祖先和神明。很明顯,這些奴隸絕不會為商朝賣命。是以到了戰場上,奴隸們倒戈相向,帶着周軍殺入朝歌,纣王被迫自焚,而500年的大邑商就此滅亡。

為何說武王伐纣是一場開天辟地的事件?這是因為周朝全面改革了商朝殘酷的制度,開始重視人的價值,不再進行大規模的人祭活動。可以說,這場戰役是一場奴隸的解放運動。

另一方面,商朝的滅亡,代表着周朝禮制文明的建立。以血緣和周禮為紐帶,周朝将大小貴族分封到全國,形成了夏君夷民的局面。随後,這些分封的諸侯不斷向外擴張,最終連成一片,形成了今天中國的基本版圖。可以說,直到今天,中國仍可以看到武王伐纣所帶來的影響。正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陝西農民挖出一國寶,上面鑄造33個銘文,解開武王伐纣3000年之謎

然而,有一個問題卻困擾了中國很久,牧野之戰的确切時間到底是什麼時候。根據史書,中國有确切紀年的開端,是公元前841年。當年,發生了著名的“國人暴動”時間,周人不滿周厲王的暴政,并将之逐走。而國政有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執掌,史稱“共和行政”。而共和行政,也是中國确切紀年的開始,從此以後,中華文明的記載就再也沒有斷絕過。

然而武王伐纣的确切時間在什麼時候,大家就不是很清楚了,畢竟年代太久遠,很多文獻都散失了。同時經曆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以及項羽的火燒鹹陽,史料更是所剩無幾。是以在編纂曆史時,司馬遷隻能将确切時間追溯到共和行政。再往前推,就無能無力了。

但是早在西漢時期,中國人就通過星相學,推算過武王伐纣的時間,應該是公元前1122年。近代學者梁啟超則提出公元前1027年的說法。日本天文學家新城新藏提出武王伐纣應在公元前1066年。此外,還有唐蘭的公元前1075年說、丁山的公元前1029年說、章鴻钊的公元前1055年說。據不完全統計,對武王克商的年代至少有44種結論,最早的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為公元前1018年,前後相差112年。

陝西農民挖出一國寶,上面鑄造33個銘文,解開武王伐纣3000年之謎

由此可見,武王克商,到底在何時,已經困擾中國人多年。

但從劉歆以來,時間過了2000多年,事情卻發生了轉機。1976年,陝西省臨潼縣一個村民在耕田時,挖出一件精美的銅器。随後,這件事很快報備給了國家,考古專家立即趕到。經過現場檢驗,此物正是如今中國九大國寶之一——利簋,又名“武王伐纣簋”。

雖然時間過去了3000多年,但是利簋上的銘文仍然隐約可見,最終學者們釋讀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有事(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彜。”

陝西農民挖出一國寶,上面鑄造33個銘文,解開武王伐纣3000年之謎

看到這裡,學者們發出驚呼聲,此物居然是武王伐纣的直接證物,簡直是國寶中的國寶。将金文翻譯為現代文就是:

“周武王征伐商朝,在甲子日那天早上,天上有歲星的時候,咱們打了大勝仗,一晚上就占領了商的地盤。辛未(8天後),王在管這個地方勞師上次,并将上好的青銅賜給右史,制作了禮器以紀念檀公。”

這裡的“有事”其實指的是官名——右史。按照周朝官制,右史在君王身邊記事,而這個右史名叫“利”,是以這個簋,也被稱為利簋。至于所要紀年的檀公,指的是周朝祖先古公檀父。

除此之外,天文學家還從這短短的33個字中,解讀出一個重大資訊,那就是牧野之戰的确切時間。

陝西農民挖出一國寶,上面鑄造33個銘文,解開武王伐纣3000年之謎

所謂“歲”,也就是“歲星”——木星的意思。“歲鼎”,也就是木星中天這一現象,這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天文現象。經過1996年國家重點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測算,商周之際的“歲鼎”,大概在公元前1046年。甚至,這個時間還可以精确到天,也就是1月9日。根據當時最先進的碳--14測定,也證明了這一點。

由此,由武王伐纣所引起的,長達2000多年的猜測終于畫上了句号。而中國也由此得到了一個世界領先的紀錄,那就是信史時間紀錄。中國确切的信史時間,由公元前841年推到了公元前1046年。

反觀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明,他們沒有我們中國人這樣異乎尋常的“紀錄癖”,導緻他們的信史時間始終難以确認。此外,古埃及、印度、巴比倫文字很多都已無法釋讀,導緻信史确認的時間變得更加困難重重。

陝西農民挖出一國寶,上面鑄造33個銘文,解開武王伐纣3000年之謎

而古希臘文明就太悲慘了,其文明隻能追溯到公元前800年,還得加個“約”字。反觀中國,即使在利簋研究實作重大突破前,信史時間就是公元前841年。直到公元前499年,希臘才有确切的文字記載。

即便如此,西方學者還曾倨傲地否定中國文明,在甲骨文發現以前,甚至連商朝都不承認,更何況夏朝和三皇五帝時期。而利簋的發現,無疑打了西方學者的臉,狠抽了所謂西方中心主義。

如今利簋存放于中國國家博物館,是禁止出境展出的文物。因為它不僅僅隻是個做工精美的國寶,而且還是一個記錄中國重要時間節點的“月曆”。它的存在不停地提醒着我們,咱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有多麼偉大,中華文明有多麼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