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城破時:兩名日軍押送三百士兵 失去鬥志的軍人成待宰羔羊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以前,守城部隊根據城防司令唐生智的指令,加強城防準備巷戰。南京城内的各個城門均用沙袋堵上,公路上也挖了壕溝,城内的交通要道上也設定了沙包,擺出了一副與南京共存亡的架勢。

南京城破時:兩名日軍押送三百士兵 失去鬥志的軍人成待宰羔羊

但當南京城破,日軍突入城内以後,南京市區内,幾乎沒有發生過像樣的有組織的抵抗。盡管确實有過一些激烈的戰鬥,但那都是部分守軍突圍時與日軍發生的遭遇戰,而不是有計劃,有組織的主動巷戰。南京城内的守軍在12月12日晚,唐生智下達撤退指令以後,守城部隊任務即變為以儲存有生力量轉移為主。城内守軍除擔任掩護任務的部隊以外,其餘部隊便撤出城内不再進行戰鬥。

是以從南京城破到日軍完全占領,僅僅用了一天時間。但因為時間緊迫,原本計劃是大部分部隊突圍,小部分部隊渡江,卻變成了大部分部隊等待渡江,隻有小部分部隊采取突圍。進而造成了南京守城部隊秩序混亂。15萬人的部隊最終隻有5萬人安全撤到了後方,剩下的10萬人留在了南京城内或長江邊成為了日軍屠殺的目标。

南京城破時:兩名日軍押送三百士兵 失去鬥志的軍人成待宰羔羊

這些慌張撤退到長江邊的守城官兵,在失去了指揮以後,面對日軍的追擊四處徘徊,到處躲藏。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楊勤州便親眼目睹了這樣一段令人感歎的慘劇。

當時一隊有大約300多人的南京守城部隊,在日軍的追擊下,一路撤退逃到了江心洲。江心洲是南京長江中的一座島嶼,因形似梅子,也被稱為梅子洲。當這支部隊逃到這裡的時候,江面上已經沒有撤退的船隻。面對前有長江,後有追兵,這支300多人的部隊并沒有選擇死戰到底,而是選擇了向日軍投降。

而當時追擊到江心洲接受這支300多人的部隊投降的日軍人數遠少于他們。更為離奇的是這300多人,最後竟然隻有兩名日軍押送着趕到了江邊的一處糧庫中進行關押。我相信,我們現在的很多人都難以想象300人被兩個人押送的“奇觀”。

這300人向日軍投降時,一開始日軍便殺了兩人,也就是這殺的兩個人,讓這支從南京城内一直跑到江心洲的部隊,失去了抵抗的信念。在這支部隊繳械以後,日軍又對他們一個個進行了搜身。在搜身的過程中,日軍又開槍打死了八名士兵。日軍通過殺戮徹底擊潰了這些逃到江心洲軍人的意志。他們連拼死逃生的勇氣也喪失了,完全成為了一隻隻待宰的羔羊。

南京城破時:兩名日軍押送三百士兵 失去鬥志的軍人成待宰羔羊

這300多人竟然乖乖的就在兩名日軍的看管之下,一直等到了從南京市區渡過夾江的日軍後續部隊的抵達。最後這批失去了鬥志的士兵被日軍兩人一對的背靠背綁了起來,随後由日軍用兩挺機槍進行掃射。在槍聲停止以後,日軍将沒有被機槍打死的士兵架上木柴,澆上汽油,全部活活的燒死。

在當時南京城破的情況下,由于撤退組織不善,大批的官兵既不能渡江北撤也無法成功突圍,同時又因為不能保持有組織的戰鬥力,導緻了大部分被俘或放下武器後的士兵遭到了日軍屠殺,損失慘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