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喝一瓶椰果飲料就等于吃了一個塑膠袋?

喝一瓶椰果飲料就等于吃了一個塑膠袋?

一句話總結:塑膠袋真的不能做椰果,椰果是微生物發酵産生的。

一直有點疑惑,到底是誰家的塑膠袋那麼厲害,怎麼什麼食物都能做?先做個假大米,辟謠完了,又出現一個假紫菜——現在還有一個塑膠袋做椰果?

可以看到視訊中,給椰果定罪的原因是:

扯不斷、戳不爛、雖然沒有塑膠味但是還是能點燃。

喝一瓶椰果飲料就等于吃了一個塑膠袋?
喝一瓶椰果飲料就等于吃了一個塑膠袋?
喝一瓶椰果飲料就等于吃了一個塑膠袋?

扯不斷就說是塑膠,一扯就斷能不能說是紙做的?能點燃的就是塑膠?咋不是白糖,樹葉,大米之類的其它碳水化合物?就算沒有塑膠味,也不能排除可能是塑膠?條條種種毫無邏輯可言,卻利用大衆對食品加工過程的不了解和恐慌大肆造謠。

椰果到底是怎麼做的?為什麼不可能加塑膠?

喝一瓶椰果飲料就等于吃了一個塑膠袋?

其實,椰果既不是“塑膠”,也用不上“膠水”,同時也不是商家口中的“果肉”。而是由木質醋酸菌在液态培養基中生長所形成的産物。早在1970年,人們就發現用椰子水(不是白色的、由椰肉榨成的椰汁,是透明的椰子水)培養木質醋酸菌後,形成的纖維素凝膠白白嫩嫩,口感絕佳。這是因為椰子水中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為木質醋酸菌提供營養,活躍其繁殖代謝,也就産出了更多的纖維素,聚合度更高,也就産生了Q彈的、甚至覺得“咬不斷”的口感。這種纖維素比較難以被人體消化,可能也應該受不少不願意攝入過多能量人士的青睐。

雖然現在由于工業化生産,已經很少用椰子水來制作椰果,而是采用配制專用的液體培養基的方式,不過椰果的名字還是儲存了下來。

了解了它的生産過程,相信大家也不會覺得椰果制作能夠加塑膠了。事實上這種利用微生物進行發酵的方式和酸奶有些相似——但我們也不會無端端地指責酸奶粘稠是因為加了泥漿是不是?因為我們早就知道這是怎麼做的了,自然也明白不可能有這種添加。面對這樣那樣的所謂“揭露黑幕”的視訊,我們其實不應該盲目輕信,最好主動去接觸一下,了解一下,謠言也會不攻自破了。

本期作者:夢婷

美編:彭銘倩

喝一瓶椰果飲料就等于吃了一個塑膠袋?
喝一瓶椰果飲料就等于吃了一個塑膠袋?

圖檔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