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二戰德國三大名将之一的隆美爾,号稱是沙漠之狐,在北非戰場上可謂所向無敵。通常來說能擋住隆美爾這隻狡猾的沙漠狐狸的人不多,雖然都說是蒙哥馬利擋住并擊敗了隆美爾,但實際上蒙哥馬利隻是撿了個便宜。真正擊敗隆美爾的人其實是名将奧金萊克。隻是為什麼奧金萊克會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呢?

一、北非的爛攤子

事實上當奧金萊克來到北非時,北非正是一地雞毛的狀态

。在1941年迎來了隆美爾這隻沙漠狐狸之後,英軍的戰線就已經岌岌可危。

英軍已經被隆美爾打得四分五裂,部隊士氣低迷,軍心嚴重渙散。

精銳部隊更是被打的魂飛魄散。

毫不客氣的說,這就是一支殘軍敗将組成的部隊,靠他們來保護埃及,奧金萊克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會怎麼樣了。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至于之前的北非英軍和英聯邦武裝力量的統帥

阿奇博爾德·珀西瓦爾·韋維爾

,這位老将已經被打的精神衰弱了。這位曾經以少勝多,僅用五萬人就擊敗了意大利三十萬大軍的老将軍,現在已經徹底不行了。

他遭到了史無前例的慘敗,連續兩次被隆美爾擊敗。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當然,這也和“

政治家中的蹩腳軍人,軍人中的蹩腳政治家

”——英格蘭的老胖子

溫斯頓·丘吉爾

出來幹涉有關,

因為丘吉爾調走了韋維爾的精銳軍隊,把精銳送到希臘送死,卻造成了韋維爾手頭缺兵少将

。但不可否認,韋維爾已經失敗了兩次,他剛剛赢來的桂冠已經被隆美爾撕扯下來,并且踩的粉碎。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現在韋維爾已經是不行了,仿佛一夜之間老了十歲。

更要命的是,北非的失敗已經造成了埃及局勢的不穩,一旦埃及被攻陷,那麼整個同盟國從地中海到印度的海上通道就會被切斷。

形勢如此危機,丘吉爾必須立刻推卸掉失敗的責任。

于是老海牛丘吉爾就把韋維爾調去印度指揮印度的三哥們,做個印度英軍總司令。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但爛攤子總要有人處理,于是丘吉爾想到了

克勞德·約翰·奧金萊克

。因為奧金萊克是個非常有能力的軍官,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參戰了。不僅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而且還做過英印部隊的參謀長。

現在讓他來收拾殘局,真是再好不過了。

丘吉爾現在需要他能夠成功,不然丘吉爾就會被彈劾下去,是以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丘吉爾就找來了奧金萊克,希望奧金萊克能夠擊敗隆美爾,挽回敗局。

二、隆美爾VS奧金萊克

但是到了北非的奧金萊克,馬上就認為自己是被坑了。因為他發現現在英軍簡直是一團糟。還好後方給他送來了足夠的裝備和部隊,不然他真不知道該怎麼收拾爛攤子。

而且幸運的是他發現隆美爾的局面也不好,因為倒黴的隆美爾為了進攻托布魯克而投入了大多數部隊。

奧金萊克意識到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于是指令部隊發動進攻,也就是著名的“十字軍行動”。

在1941年11月18日淩晨,英國第30軍悄然出動,直接沖到了托布魯克一帶,并且奪取了距離托布魯克隻有12英裡的西迪拉傑格機場。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隆美爾此時也發現了英軍的目标是試圖一舉将他的部隊擊潰,并且彙合托布魯克的英國守軍,于是他立刻指令德國第15和第21裝甲師奔向西迪拉傑格機場的英軍。

此時英國第13軍也奉命開始進攻,該軍部分部隊進入了西迪拉傑格機場并彙合了英國第30軍,并和德軍展開了慘烈的戰鬥。

激戰至23日,隆美爾的非洲軍司令部在第13軍的一個紐西蘭師的攻擊下,被迫放棄。

但是很不幸的是,英軍自己的部隊大多也在西迪拉傑格機場被德軍擊敗分割。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但此時英國第一集團軍司令

阿蘭·戈登·坎甯安

卻慫了,他認為自己已經失敗了,自己馬上就要被隆美爾殲滅了,

他必須發揮大英帝國“逢敵必逃”的傳統,準備“轉進如風”,直線撤回埃及。

然而,老天注定他是跑不了了,因為他的頂頭上司,中東英軍總司令,大佬奧金萊克從開羅坐着飛機到了他這裡。

奧金萊克下了飛機劈頭蓋臉就給了坎甯安一頓罵,他認為鑒于托布魯克還堅守在隆美爾的身後,是以隆美爾的局面一樣糟糕,必須繼續攻擊,直至打敗隆美爾為止。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而隆美爾也确實狼狽無比,有鑒于“天才”的德國總參謀部和該死的後勤排程。隆美爾又一次缺了補給。

原定于24日發起的反擊以失敗告終,因為第15裝甲師跟不上,第21裝甲師補給耗盡,至于意大利機動軍?他們還被英國人按在地上暴打中。

考慮他現在反而被英軍迂回到了身後,有被合圍的危險,隆美爾不得不在11月26日指令部隊掉頭回撤,放棄對埃及邊界的進攻。

奧金萊克則指令部隊展開追擊,26日晚紐西蘭師成功和托布魯克的英國守軍彙合。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但追擊隆美爾的行動卻遭到了慘敗,在12月1日,英軍在貝勒哈麥德被德軍擊敗,乍一看像是德軍又掌握了主動,英軍上下再一次人心浮動。

不過奧金萊克又一次飛到了英國第八集團軍的司令部,他分析了一下情況,

一眼看出隆美爾其實是在做疑兵之計,想要吓住英軍。

于是又派出英印第四師和第七裝甲師迂回至隆美爾的側後,計劃切斷隆美爾補給通道。

此時隆美爾再也無力回天,隻能撤回他的出發點蔔雷加港。

三、被撤職的奧金萊克

此一戰奧金萊克一戰成名,老海牛丘吉爾都稱贊他是“

挽救了此次戰役,證明了自己擁有作為優秀野戰指揮官的傑出素質。

”但是如果這樣看,老海牛丘吉爾應該是很欣賞奧金萊克的,為什麼事後要将奧金萊克撤職呢?兩個人背後,有什麼不可調節的沖突嗎?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事實上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奧金萊克赢得太輝煌了,輝煌的有些過了頭。

丘吉爾此時已經是焦頭爛額的狀态,在希臘和地中海的失敗讓他面臨國内的巨大壓力。

他必須得到一系列的勝利,才能在國内站穩腳跟。

十字軍行動固然是一個很好的勝利,但是這還不夠。這頭英格蘭老海牛認為,必須有更多的勝利,他才能鼓舞國内的士氣與民心。

當然,還有穩固他屁股底下的首相寶座。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而在奧金萊克眼裡,這麼發動進攻和送死沒差別,他一再聲明英軍需要充分時間完成自身的改組和訓練,并且需要讓部隊的技術裝備得到進一步強才能進攻。

而丘吉爾卻已經沒有了耐心,這個每天要抽一盒雪茄,喝兩瓶酒的英格蘭老海牛,一心隻想發動進攻。

而奧金萊克卻根本不理會丘吉爾的指令,隻顧在賈紮拉修築防線,這就讓丘吉爾内心十分不滿,索性在1942年5月釋出指令,

如果奧金萊克不能再6月1日前發動進攻,那麼他就會被認為是抗命,并被撤職。

好在隆美爾在5月26日先一步發動進攻,這才避免了奧金萊克的抗命之嫌。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這次戰役就是曆史上的賈紮拉戰役,隆美爾自身損失了三分之一多的坦克,損失慘重。

但英軍也被打的凄慘無比,幾路英軍被擊潰不說,托布魯克也在6月14日被德軍攻陷,戰況再一次對英軍不利起來。

奧金萊克此時别無選擇,隻能在6月25日指令部隊退守阿拉曼,在此地迎擊德軍。

6月30日,隆美爾率軍逼近阿拉曼,第一次阿拉曼戰役爆發。此後雙方圍繞阿拉曼展開了空前厮殺,最終德軍敗下陣來。

7月底,德軍在得到後方的大批補充後穩固了戰線。英軍也隻能停止攻勢,阿拉曼戰線陷入了平靜之中。

成功擋住隆美爾的奧金萊克,為何在勝利前最後一刻被丘吉爾撤職?

盡管此時奧金萊克其實已經積蓄了相當多的力量,并将隆美爾和他的非洲軍團逼入了困境之中。但是丘吉爾卻對此十分不滿,他認為英軍應該加大攻擊力度,一舉擊潰德軍。可奧金萊克卻遲遲不肯進攻就讓丘吉爾憤怒無比,

于是丘吉爾在8月4日抵達了開羅,要求奧金萊克繼續進攻。

但奧金萊克作為一個優秀的将軍,意識到如果現在進攻實力得到加強的隆美爾,必然會遭到失敗,是以拒絕了進攻,

并指出現在不可能擊敗德軍,要到9月份,做好了準備才能發動攻擊。丘吉爾聞言大為憤怒,一怒之下就把奧金萊克給撤職了。

結語

奧金萊克遭到撤職,純粹是英格蘭的無能老海牛丘吉爾,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與失敗,為了自己的好大喜功和所謂尊嚴而做出的決定。但事實上,即便撤銷了奧金萊克,英軍依舊,也隻能按照奧金萊克制定的作戰方案去戰鬥。因為隻有這個方案才能擊敗隆美爾和非洲軍團。蒙哥馬利正是按照奧金萊克的計劃打赢了第二次阿拉曼戰役,這才成為了二戰名将,而這也證明了奧金萊克的遠見與卓越的能力。

參考文獻:《二戰英軍十大戰将》

《北非戰場》

《第三帝國系列:非洲軍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