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曾為他點贊
三星堆喊他“來上班”
還記得那個曾用15天花20萬元
“複原”黃金面具的95後小夥嗎?
這次 他又幹了一件令人驚歎的事:
用非遺花絲造了一座“中國空間站”!
出于興趣 他特意學習非遺手藝
這個小夥是網絡手工部落客才淺
近期他在遊覽故宮博物院時
被做工精緻而繁雜的黃金器皿所折服
他發現大多器皿都運用了一種傳統工藝
——“花絲鑲嵌”工藝
這是一門傳承久遠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
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
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

出于好奇 他特意前往汕頭跟随工藝師傅
學習了這門非遺技藝
耗時3個月
終于成功制作出了非遺花絲版“中國空間站”
至于為什麼選擇制作天宮空間站
而不是像以往一樣“複刻”文物
才淺說
花絲鑲嵌工藝是古代工藝的巅峰之一
而天宮空間站是我國現代工業的巅峰之一
希望能把這兩者結合
從一塊金屬到花絲工藝品
“中國空間站”如何“煉”成?
從無到有,耗時3個月,純手工制作
這座花絲鑲嵌的“中國空間站”
到底如何“煉”成?
制作過程大揭秘
一塊金屬經過拉絲、搓絲
變成零點幾毫米的細絲
再被搓成麻花狀
經過切割後
掐成各種形狀的細小花紋
經過填絲、焊接
一個個“太陽能闆”終于初見雛形
整個過程每一步都非常考驗
手藝人的耐心和細心
焊接溫度低了焊不上
溫度高了就會融化
稍不留神就會前功盡棄
制作過程中 才淺調侃道:
“自從做了花絲鑲嵌,
整個人變得心如止水、甯靜緻遠
誠邀像我一樣的暴躁老哥來試一試花絲鑲嵌”
制作好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後
他還用滴膠和夜光粉
為“中國空間站”制作了銀河背景闆
也許這就是手工藝者的浪漫吧~
500克黃金,15天純手工複原三星堆黃金面具
此前 才淺曾用500克黃金
複原三星堆“黃金面具”
受到廣泛關注
通過反複煅燒和捶打
一塊長方體金塊被鍛造成
厚度隻有0.4毫米左右的薄片
黃金薄片上 青銅人像
突起的鼻子、镂空的眼睛和雲雷狀的耳朵
惟妙惟肖
國家文物局官方微網誌@中國文博
曾向他發出邀請
“小夥子,歡迎一起探索文物世界”
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
也為他的動手能力點贊
“是一個做文物修複的好苗子”
據悉,才淺雖然上學時學的是電子資訊專業
但做手工是他一直以來的愛好
他說,“自己動手制作出來的感覺
真的非常奇妙”
網友:每一聲回蕩 都有曆史的回響
許多網友在看過視訊後
除了為才淺純熟的技藝點贊
“為95後點贊!”
還紛紛感歎 “非遺文化傳承需要更多年輕人”
“這千錘百煉 必有一錘與古人相通”
“每一聲回蕩 都有曆史的回響”
才淺表示“希望用自己的方式
讓更多人了解、關注
我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為傳承傳統文化的手工藝人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