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驚變!AI“四小龍”之後,攪局者來了?

今天,關于iPhone13、蘋果供應鍊又有最新的消息。

驚變!AI“四小龍”之後,攪局者來了?

1月5日消息,創新奇智已遞表港交所,這是該公司第二次遞表,瑞銀集團、中金公司及華興資本為聯席保薦人。

據悉,創新奇智于昨日開始預路演,以了解機構投資者意向,預期将集資約2億美元(約15.6億港元)。在人工智能市場不斷擴充背景之下,這無疑為當下AI企業上市募資熱潮再添一份熱浪。

01

“名不經傳”?

另辟蹊徑!

編者也認為,雖然這家企業看似沒有“AI四小龍”這麼出名,但實際上,創新奇智是中國第三大企業AI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為制造業、金融服務及其他行業開發AI産品及解決方案。關鍵的是,其是一家由科技投資達人李開複擔任董事長、IPO前估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

資料顯示,此前創新奇智為具有中國第四大市場佔有率的機器學習平台開發商;中國第六大市場佔有率的計算機視覺應用解決方案及産品供貨商;中國第二大市場佔有率的人工智能賦能行業品質控制解決方案及産品供貨商。

驚變!AI“四小龍”之後,攪局者來了?

來源:企查查

另外,編者查閱資料得知,創新奇智在向港交所遞表前,已曆經多輪融資,涵蓋衆多知名機構,包括軟銀、創新工場、成為資本等。創新工場現在為其最大機構投資人,持股30.01%。

不難發現,于成立以來的發展早期階段,創新奇智組建由首席技術官張發恩先生及約40名算法工程師組成的核心研發團隊,而創新奇智近3年專利增長率為1800.00%,遠超同行平均水準。

實際上,現在創新奇智已經開發了三個AI平台,ManuVision(機器視覺智能平台); MatrixVision (邊緣視訊智能平台); 及Orion(分布式機器學習平台)。目前已向超過400名客戶提供了AI産品及解決方案,客戶數增長迅速。

來源:創新奇智

關鍵的是,編者也發現,創新奇智來自AI+制造、AI+金融的收入占比超過了80%。是以,與很多起步于視覺的AI公司專注于智慧城市(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群等不同,創新奇智AI技術及解決方案最主要的應用場景為制造及金融。

驚變!AI“四小龍”之後,攪局者來了?

而且,在金融行業也不是前端驗證與客服、中台風控等,而是金融機構資料中心基礎設施及營運、智能混合雲管理、智能資料治理及應用等。

02

市場持續擴充,

“燒錢”之路漫漫?

無獨有偶,上周,IDC釋出了最新的人工智能市場報告,其中計算機視覺市場2021H1達9.9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33.0%。中國前五大計算機視覺廠商為商湯科技、曠視科技、海康威視、雲從科技和創新奇智。

驚變!AI“四小龍”之後,攪局者來了?

圖源:IDC中國

從規模上看,前五大廠商已經能夠跻身世界領先行列。其中增速比較明顯的企業包括創新奇智、商湯科技、海康威視等,均為正在IPO中的企業或者傳統IT巨頭級廠商。

另一方面,對于機器學習平台市場,其在2021H1仍然保持高速增長,市場規模達2.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01.8%。拉動本期市場增長的驅動力一方面在于傳統政企客戶建構AI中台;另一方面也在于廠商端對于AutoML等降低機器學習門檻技術的不斷投入。

驚變!AI“四小龍”之後,攪局者來了?

第四範式在該市場仍然保持領先優勢,華為雲也取得高速增長,九章雲極、創新奇智緊随其後。當然,該市場還有很多創新型企業參與者,例如星環科技,天雲大資料等等。

編者認為,人工智能領域市場之大毋庸置疑,不過,如同大多數AI公司一樣,近幾年創新奇智的虧損有持續擴大的迹象,主要原因是其一般及研發開支增加。

顯而易見,AI公司的“燒錢”之路也将持續,像創新奇智此次IPO募集資金的用途也比較廣泛,包括持續優化AI平台及加強研發能力;持續拓展和豐富解決方案;持續提升商業化能力;持續拓展客戶及加深客戶聯系;繼續追求戰略投資及收購。

驚變!AI“四小龍”之後,攪局者來了?

由此可知,研發投入和拓展商業化能力仍将是創新奇智日後工作的重中之重。不過,上周,“AI第一股”商湯科技已經在港交所正式敲鐘,挂牌後股票連續幾日上漲,截至1月4日收盤,商湯集團股價報8.23港元,4個交易日累計漲超110%。

此外,曠視科技、雲從科技均已認證IPO稽核。經過多年的技術實踐耕耘,國内AI企業或将迎來一波上市潮,是以,創新奇智想在此輪競賽中成功突圍,注定是充滿挑戰與變數。(校對:Marry)

*此内容為華強電子網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