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8年,蔣介石搶運了300萬兩黃金,為何到1950年就消耗殆盡?

1948年12月1日,上海外灘中國銀行碼頭,一隊隊挑夫行進在離華懋[mào]飯店(今和平飯店)不遠處的馬路上,他們在荷槍實彈的軍警的看護下,每兩人一組,将一隻隻沉重的大箱子擡上了“海星号”貨輪。貨物運送完畢,貨輪随即悄然駛去。

第二天,英國人的報紙《字林西報》上刊登了一條爆炸性新聞:中國國庫黃金被挑夫們用最原始的方法悄然運走……

這個消息是真實的嗎?

60多年後,當年參與此事的吳嵩慶的日記被公布出來,完整地披露了事件真相。

1948年,蔣介石搶運了300萬兩黃金,為何到1950年就消耗殆盡?

吳嵩慶時任國軍聯勤總部财務署中将署長,其職責相當于蔣介石的“賬房先生”。他在“軍費密記”記載:國共和談失敗後,蔣介石下令将巨額國庫黃金、銀圓、美元從上海轉運到台灣,準備“另起爐竈”,伺機“反攻大陸”。

1948年10月9日,蔣介石密召時任央行總裁俞鴻鈞,商讨将庫存黃金轉移地點。11月22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

“另選單純環境,縮小範圍,根本改造,另起爐竈不為功,現局之敗,不以為意矣。”

蔣介石所謂的單純環境是指台灣,此時他已準備放棄大陸,“另起爐竈”。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隻剩下不到3萬兩黃金,之後查封了汪僞政府的49.5萬兩,又發行“金圓券”,從百姓手中搜刮184萬兩。

另外,抗戰期間,美國欠中國軍用機場建設費用4億美元,國民政府将其中2.2億元購買了600多萬兩黃金,刨去各種開支,到1948年底還剩下400多萬兩。

當年11月,俞鴻鈞收到蔣介石的密電,要求他一周内把庫存黃金的一半先運到台灣。

1948年,蔣介石搶運了300萬兩黃金,為何到1950年就消耗殆盡?

關于蔣介石為何會選擇在台灣作為最終栖身地,我們以前在另一篇文章《蔣介石退守台灣的真正原因:是孫中山的遺訓,還是李宗仁的逼迫?》講過,這裡不再贅述。

黃金是蔣介石立足台灣、另起爐竈的本錢,是以他很謹慎地把此事交給信得過的人來辦——由蔣經國負責溝通護航軍隊,宋子文負責排程運輸艦,俞鴻鈞負責協調金庫與“央行”的溝通。

俞鴻鈞的機要秘書何善垣說,運送黃金期間,“一切行動,均保持極度機密”,“軍方施行特别戒嚴,斷絕交通,以故當時外間無人知有此事”。

按計劃,“海星号”運走了260萬兩黃金、400萬枚銀圓,于1948年12月4日運抵台灣基隆。

事情做得機密,但動靜那麼大,怎麼可能無人知曉?英國記者喬治·瓦因就是目擊者之一。

開始将黃金秘密裝船的當晚,住在華懋飯店的英國記者喬治·瓦因站在窗邊張望。此處視線極好,向西能看到中國銀行的側門和圓明園路口;向東能看到黃浦江。

此時,喬治看到中國銀行的側門裡,一個個挑夫魚貫而出,或兩人一箱,或一人兩箱,從銀行裡往外運東西。再看黃浦江邊,一艘500噸級的海關緝私船停靠在碼頭上。

1948年,蔣介石搶運了300萬兩黃金,為何到1950年就消耗殆盡?

上海圓明園路

憑記者的直覺,他認為體積這麼小,看起來又那麼沉的箱子裡,必定是貴重的黃金。

于是喬治立刻寫下報道,将蔣介石運走黃金一事大白于天下。随後,英國報紙、路透社、香港《華商報》等媒體迅速轉載了這條新聞。

消息傳來,本已貶值500倍的“金圓券”雪上加霜,迅速崩盤,完全陷入失控的狀态。

1948年12月24日,中央銀行發生“黃金擠兌慘案”,情緒失控的市民瘋狂地沖向櫃台,沖撞、踩踏之下,7人死亡,50人受傷。

1948年,蔣介石搶運了300萬兩黃金,為何到1950年就消耗殆盡?

蔣介石顧不得許多,加快了運送黃金的速度。

1949年1月1日,60萬兩黃金以軍費的名義被運出上海,其中50萬兩被運到台灣。

1月20日淩晨,裝載着90萬兩黃金、3000萬枚銀元、7000萬美元的4艘艦船從上海外灘駛出,另外還有500箱銀圓裝不下被留在岸上。

到1949年2月6日,除了留在上海國庫的20萬兩黃金外,台灣已有黃金300.4萬兩,占國庫黃金庫存的6成以上。

國庫已空,是李宗仁就職後近一個月才發現的。

2月17日,李宗仁下令接任的“央行”總裁劉攻芸把黃金運回來,劉攻芸沒有答複。李宗仁再次緻函陳誠,要求運回黃金,陳誠答複稱:“請找央行協調”。

李宗仁無可奈何。直到4月23日黯然離開南京,他到底沒能看到大堆的黃金。

1948年,蔣介石搶運了300萬兩黃金,為何到1950年就消耗殆盡?

李宗仁離開時,奉命留守上海的湯恩伯接到一項秘密任務:把上海剩餘的20萬兩黃金和22萬上海國軍中的6萬嫡系部隊運到台灣。

這大概是蔣介石在大陸最後的牽挂。他在5月中旬連續給湯恩伯寫了五封親筆信,要求他留下2萬兩黃金,100萬枚銀圓,其餘的都運到台灣去。

臨到最後,蔣介石又來了個朝令夕改,派俞鴻鈞從香港飛到上海,讓湯恩伯留下黃金5000兩,銀元30萬枚,其餘的運到台灣。

戰火紛飛的年代,這大筆黃金誰看了不動心呢?

負責運送黃金的招商局船老大見财起意,竟然向負責押運的招商局職員提議私分黃金:“從上海到台灣有好多小島,我們把舵稍微偏一下,到小島上做個金銀島主怎麼樣?”

同樣的事情也在廈門發生過。

廈門招商局的一艘貨輪撤退台灣時,一天,帶隊軍隊要求所有人到甲闆上緊急集合,隻見一名士兵戴着手铐被押了上來。船長厲聲喝問道:“金庫裡少一塊金磚,是不是你偷了?”

士兵點頭承認,并詳細交代了作案經過。随後,槍聲響起,士兵應聲倒下。

1948年,蔣介石搶運了300萬兩黃金,為何到1950年就消耗殆盡?

上海解放後,國庫裡全空了。據上海地方志資料記載,國民政府全部撤離後,全上海所有銀行裡的黃金加起來隻有6180兩,不到原庫存的1%。

蔣介石退到台灣後,停止了金圓券在台灣的流通,開始發行新台币,并以1:40000兌換舊台币。

陳誠為使新台币能站住腳,開辦了黃金儲蓄存款,就是百姓可以用新台币換黃金,這樣才慢慢讓新台币取代金圓券和舊台币,在台灣流通起來。

資料顯示,運到台灣的黃金,幫國民黨政府支撐了初到台灣的艱難歲月,當時幾乎所有支出都仰賴那批黃金。

蔣介石的機要秘密周宏濤在回憶錄中寫道,消耗存金最大的是軍費,平均每個月18萬兩。到1950年6月,台灣庫存黃金隻能支撐3個月了。

60萬大軍像一隻巨大的吞金獸,把蔣介石從大陸搜刮走的黃金迅速吞噬殆盡。

正當蔣介石愁眉不展之際,北韓戰争爆發,美國與蔣介石簽訂了協防計劃,恢複了為期15年的對台經濟援助,援助總額高達15億美元。台灣經濟是以得以擺脫困境,得到迅猛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

1948年,蔣介石搶運了300萬兩黃金,為何到1950年就消耗殆盡?

1950年6月,蔣介石要求台灣“國庫”将所有從大陸運來的黃金收繳封存。至此,協助蔣介石度過艱難歲月的黃金,終于退出了曆史舞台。

2008年5月,國民黨有關人員到“國庫”參觀,看到1361萬兩黃金靜靜地放在那裡,其中有108萬兩标注着來自大陸。而這些黃金,從1950年6月起就再未運用過。

“進到金庫,猶如進到金山的感覺!”台灣中華電視公司記者、如今的台中市市長盧秀燕說。

幾十年過去了,兩岸關系在不斷發展,這些黃金似乎也在靜等着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