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廖維
“我們可不想成為絕版車的車主或棄子。”2021年12月29日,賽力斯SF5車主童先生(化名)向時代财經說道。
上月23日,華為向外界釋出問界M5,該車為賽力斯全新高端品牌AITO首款車型。在業界看來,與此前的合作相比,在此次問界M5的打造上,華為在整車設計、技術等領域的介入更多了,參與度也更高。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BG CEO 、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甚至親自為問界M5站台演講,足見華為對該車的重視程度。
或得益于華為與賽力斯的大力宣傳,從目前資料看,亮相不久的問界M5市場反響不俗。據媒體援引華為授權體驗店銷售人員言論,目前問界M5的全國訂單數量已經超過6000個。
然而,在問界M5獲得華為熱捧之時,原本備受重視的賽力斯SF5似乎遭到冷遇。童先生稱,“賽力斯試駕車、展車、logo都換了,雖然銷售并沒有說停産,但這和實際停産有什麼差別?”另據童先生提供的疑似其他車主與賽力斯傳遞中心人員的聊天記錄顯示,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已經停産。時代财經在華為商城官網上看到,在售車輛确實僅近期釋出的問界M5,原本的在商城中陳列的賽力斯SF5已無蹤影。
“前述傳遞中心人士的言論并不屬實,一切以我們在官方管道的回應為準。賽力斯SF5并沒有停産,隻是暫時關閉預訂通道,應該很快就會正常開啟。”對此,1月4日,重慶金康賽力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力斯)内部人士向時代财經表示,“另外,賽力斯門店雖已換标,但賽力斯SF5的車主們仍可以享受售後權益”。
1月5日,有接近華為的消息人士對時代财經稱,“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并未停産停售,隻是暫停預定。因為春節前傳遞量已經全部售完,短期内無車源供應。”同日,時代财經也就賽力斯SF5是否停産停售采訪了華為方面,截至發稿前暫未獲正面回應。

來源 | 賽力斯官網
“我們将去華為總部維權”
“我們車主幾乎都是看中和信賴華為,才購買的車輛,賽力斯以前都沒聽過。”童先生表示。
公開資訊顯示,賽力斯創立于2017年11月,是重慶金康賽力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專注于新能源電動汽車領域。雖發展數年,但今年4月份之前,賽力斯知名度并不高,自今年上海車展正式釋出華為智選SF5車型後,賽力斯的關注度不可同日而語。據悉,華為是賽力斯SF5的供應商,後者也是首個入駐華為銷售網絡的新能源車型。
出于對華為的信賴,童先生關注到了賽力斯SF5,并将其作為自己的第一輛車。據了解,童先生購車花費24.68萬元,其中有一部分走的車貸,共分了12期,每期15000元,目前還了一期。
“我不是太懂車,但感覺還行,就是車頭太醜了。我們大部分車主都認為車還行。”僅提車一個月,目前童先生對新車表現還算滿意。但問界M5亮相釋出後,賽力斯SF5疑似停産的現象卻讓童先生等車主非常不了解和憤怒。
來源 | 受訪者供圖
“從今年4月23日釋出到12月23日,短短不到1年生命周期,國産最短命運的車。我們這些車主可不喜歡成為絕版車的車主。”對于華為和賽力斯的做法,童先生十分不滿,“我們以前的電子産品基本上買的華為的,本來是華為鐵粉,看樣子以後全家都是黑粉了”。
在此情況下,童先生等賽力斯SF5車主們憤起維權,組織近300位車主建了維權群,根據各自體驗回報了不少産品問題,嘗試與華為、賽力斯方面聯系,希望能夠滿足自身訴求。
童先生的車主提供給時代财經的資料顯示,他們針對賽力斯SF5在使用、宣傳等環節提出大大小小共計31個問題,包括以首批車主禮遇引導性消費、宣傳的OTA更新隻能線下更新、宣傳的車載WIFI在使用者接車的時候并沒有該功能,被閹割、官方宣傳公示的續航裡程和接車時公示的續航裡程有差異、車家互聯控制功能未達到、宣傳的三屏關聯HICAR沒有做到等。
來源 | 網絡
“目前已經與相關維權車主取得聯系,并積極回應車主們的訴求。”值得注意的是,針對車主們的維權行為,前述賽力斯内部人員表示。據了解,12月25日,賽力斯釋出了一項全新更新的專屬禮遇項目,更新質保政策,其中包含:1、賽力斯SF5首任車主,整車與增程器質保更新至終身質保;2、增/換購專屬權益:賽力斯SF5首任車主,4年内增/換購AITO品牌旗下任一車型,在享受拟購新車當期促銷權益的基礎上,将能額外享受10000元的專屬折扣權益。
“整車終身質保不包括三電系統的。他主要的問題是停産,不在華為店中銷售了,如果真的停産,我們配件都不好弄。”童先生表示稱。對此,童先生們共提出幾點訴求,其中包括要求整車終身質保(包括三電系統、将車機系統更新為鴻蒙系統,不能停産,常用配件15年不能缺少(承諾書)、華為品牌和SF5車型不允許脫離等。
維權車主訴求 | 受訪者供圖
童先生向時代财經稱,從維權之初到現在,華為和賽力斯同維權車主們的接觸溝通不多,“他們不積極,感覺他們很拖延。”
據時代财經了解,由于溝通不暢,車主與華為、賽力斯暫時無法達成一緻意見。在此情形下,其中部分維權車主将組織起來,并于8日前往深圳華為總部維權。“我近期也是等待相關方面的回複。這件事我越來越感覺可能會走上集體訴訟之路”。童先生稱。
賽力斯:SF5銷量确實不達預期
有業内人士表示,華為之是以會與賽力斯聯手打造AITO問界M5,主要原因或是賽力斯SF5市場反響一般,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根據官方宣傳,賽力斯SF5在上海車展亮相後一周内訂單突破6000輛,一度風頭無兩。但随着熱度過去,賽力斯SF5銷量與市場熱度并不比對。據懂車帝資料顯示,5月至11月間,賽力斯SF5累計銷量為6801輛。
業界認為,一個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新品牌能夠獲得前述熱度,華為的背書功不可沒。但半年時間不足萬輛的銷量,或與華為的預期相去甚遠。
對于賽力斯SF5銷量表現,有業内人士表示,盡管憑借華為的光環能夠吸引到一定消費者,但汽車市場終究是靠産品力說話。在賽力斯SF5所處的細分市場和價格區間,其産品力并不算突出,市場遇冷是可以預見的。
“我們會定一個比較大的目标,但是新品牌的第一款車,還是沒有辦法達到預期。”對于賽力斯SF5的市場表示,前述内部人士對時代财經表示,“但我們和華為屬于深度合作的關系,不隻是在一兩款車上的合作。另外,我們會對之前的經驗做總結、複盤,相信在第三款、第四款車的時候,慢慢地實作我們之前的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從AITO問界M5的産品釋出會看,小康股份和賽力斯的參與感并不強,據業界分析,除生産端外,華為幾乎涉及了問界M5從設計到營銷的各個環節,小康股份和賽力斯也被認為隻是在其中充當代工廠的角色。
“華為的品牌影響力要遠遠超過賽力斯,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我們也很努力,成效還是需要一點點積累的。”對此,上述内部人士表示,“我們與華為之間的合作非常友好,在合作過程中也是很平等的關系。在合作過程中,雙方肯定是會有意見相左和有分歧的時候,這也是在合作中必然會存在的現象,但彼此之間的交流都是良性的”。
對于新推出的AITO品牌是否會成為日後工作重點,而忽略賽力斯品牌的建設,賽力斯内部人士向時代财經回應稱,“但目前來看,AITO在資源配置設定上與賽力斯會比較平等,兩條線是并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