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僅維持了29年的政權,成為了“黃金家族”最後的榮光

北元,是1368年元朝在中原的統治崩潰後,元朝皇室退居漠北,形成與明朝并存的遊牧政權,1402年之前國号以“大元”為主,1402年之後國号以“蒙古”為主。

這個僅維持了29年的政權,成為了“黃金家族”最後的榮光

北元政權總共維持了二十九年,期間經曆三位統治者。

不得不說,在所有蒙元統治者中,除英明神武的鐵木真及接受漢化的忽必烈外,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算是為數不多的有為之君。按理說,維持國祚不足百年的蒙元政權遭到起義軍的推翻,這一時期的妥歡帖睦爾已成了名正言順的亡國之君。

不過,他卻沒有在戰場上與敵人拼個你死我活,也沒有自怨自艾地以身殉國,而是帶領殘存的蒙古皇室和所剩不多的軍隊回到了蒙古帝國的龍興之地——蒙古高原。縱觀上下五千年的曆史,像元朝這樣從中原“全身而退”的民族政權可謂絕無僅有。

這個僅維持了29年的政權,成為了“黃金家族”最後的榮光

當然,這一切也要歸功于孛兒隻斤氏的祖先鐵木真近乎狂熱的對外擴張。若非如此,元朝也不可能擁有那麼遼闊的幅員及數之不盡的汗國和部落。對于蒙古帝國而言,元朝的地盤僅是一部分罷了。元朝的皇帝亦是帝國正統,是蒙古汗國共主。僅從妥歡帖睦爾仍擁有宗主權這一情況來看,元朝的覆滅對于蒙古帝國來說雖傷筋動骨,卻算不上是毀滅性打擊。元順帝隻是失去了在中原的地盤,可他仍是蒙古帝國的宗主。

在所有蒙元統治者裡,妥歡帖睦爾接受漢化的程度比較深。對于他本人而言,或許漢地更像是故鄉,此次的倉皇北歸恰似背井離鄉,對他的打擊不可謂不大。雖然,從名義上來看他仍是蒙古諸部的最高上司人,但這絲毫無法改變他遠離故土的憂慮。更何況,明朝的軍隊對北方的威脅與日俱增,隔三差五便會聽到明軍取勝的消息,這更使妥歡帖睦爾郁郁寡歡。在這種悲傷的氛圍中元順帝惶惶不可終日,于1370年郁郁而終。

愛猷識裡達臘繼承了其父元順帝的理想,在哈拉和林繼位的他勵精圖治,将北元的國祚又延續了八年,期間不斷尋找光複失地的機會。然而,此時的大明王朝如日中天,愛猷識裡達臘根本沒有光複領土的機會,反而遭到了明軍深入漠北的打擊。繼位兩年後,明大将徐達率領大軍長驅直入,攻向哈拉和林。可以說,這裡是孛兒隻斤家族的源頭,亦是蒙古帝國榮耀的象征。倘若這塊龍興之地淪為敵占區,那麼,蒙古帝國的威懾力将不複存在。

這個僅維持了29年的政權,成為了“黃金家族”最後的榮光

為了守住最後的希望,蒙古人的反抗十分強烈。

最終,在一場又一場的血戰中,蒙古士兵用身軀捍衛了哈拉和林。然而,徐達的大軍百折不撓,始終不肯放棄對哈拉和林的攻略。

眼看敵軍勢頭不減,愛猷識裡達臘陷入到崩潰的邊緣。幸虧這次北征明軍拉的戰線太長,後勤補給不能及時送到前線,是以不得不放棄這次的戰略計劃。

看到明軍終于撤退,愛猷識裡達臘長舒一口氣。然而,他心中光複大元的理想此生再無實作的可能。在這種遺憾中,愛猷識裡達臘離世,将重擔交給了他的兒子脫古思帖木兒。

繼承了皇位的脫古思帖木兒,其能統治的領土已小的可憐。一切都回到原點,脫古思帖木兒就像是他的祖先鐵木真一樣,僅擁有一小片并不富足的疆域。

這個僅維持了29年的政權,成為了“黃金家族”最後的榮光

隻不過,此時的蒙古高原形勢已趨向穩定,脫古思帖木兒已沒有當年鐵木真一樣崛起的機會,恢複黃金家族的榮光幾乎是不可能的。

1388年,藍玉所率領的明軍精銳殺到了克魯倫河,輕而易舉地擊敗了前來迎擊的蒙古軍隊。殘元的多位王爺及三千多名官員、七萬餘名将士均在這場戰争中被俘。

脫古思帖木兒雖然逃脫了戰場,但走投無路的他卻遭到了部下的背叛,被其部将殘忍殺害了。至此,孛兒隻斤的正統血脈幾乎已斷。

這也預示着孛兒隻斤氏不再是蒙古高原上地位至高無上的家族。自此以後,許多強大的蒙古部落借此機會脫離了蒙古帝國,成為獨立的汗國,不再受宗主國統轄。

這個僅維持了29年的政權,成為了“黃金家族”最後的榮光

1399年,乞兒吉思部落首領貴力赤,在與殘元最後一任皇帝額勒伯克進行交涉時,直接否認了他宗主的身份。貴力赤非但不承認額勒伯克的宗主權,還發動戰争擊敗了額勒伯克,奪取了統治各部的權力。

在蒙古高原上持續了二十九年的殘元政權徹底滅亡,再無蒙古部落擁有合法的宗主權。曆經百年後,蒙古高原上的諸部重新回到了戰亂與仇殺之中,為了蒙古帝國大汗的寶座互相厮殺。

參考資料:

【《明與北元——蒙古關系之探讨》、《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十三·徐達、常遇春》】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