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英國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同志國王愛德華二世,他一生寵幸佞臣(情夫),在對内對外戰争中連吃敗仗,喪權辱國。

身為法國公主的王後不堪忍受形式婚姻,逃回娘家,在法國國王的支援下,與早已看他不順眼的英國國内貴族裡應外合,将他趕下王位…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勇敢的心》是之後的故事

1996年,由梅爾.吉布森、蘇菲.瑪索主演的電影《勇敢的心》叫好又叫座,攬獲奧斯卡多個獎項。

電影講述了一個叫愛德華一世的英國國王,規定英國貴族在被征服的蘇格蘭享有“初夜權”,被激怒的蘇格蘭人在英雄華萊士的帶領下奮勇反抗,最終卻因為出了叛徒功敗垂成的故事。

電影中有一位英國王子妃伊莎貝爾,由蘇菲瑪索出演。劇情中的她殺伐果斷,英姿飒爽,隻是跟丈夫的關系好像不太好。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事實上,這個伊莎貝爾就是本文的主角英王愛德華二世的王後,那個授予英國貴族蘇格蘭初夜權的愛德華一世,是愛德華二世的父親。

《勇敢的心》以愛德華一世之死為結尾,也就是說我們本文要講的正是電影《勇敢的心》之後的曆史發展。

愛德華二世是英國金雀花王朝的第六代國王,1307至1327年在位。他一生其實“做成”過不少大事,但大多數人知道他還是因為他是一名同志者。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其本身無可厚非,但問題是,他對他的情人太過寵幸,簡直跟周幽王寵褒姒一樣了。

愛德華二世從小生得高大魁梧,是以他的父親愛德華一世一開始就對他寄予了厚望。當時英格蘭正緻力于統一不列颠,對蘇格蘭、威爾士持續用兵,同時跟法國也紛争不斷。

老愛德華希望兒子成為一個偉大的統帥,帶領英國騎士們奮勇殺敵。愛德華二世也的确很喜歡騎士,可惜的是他隻喜歡一個特定的騎士,名字叫做皮爾斯·加維斯頓。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這個皮爾斯是一個法國騎士(騎士是一個爵位,最低級别的那種),從小跟愛德華二世一起長大,到了情窦初開的年紀,還是王子的愛德華已經深深愛上了他。

愛德華一世尚在時,王子愛德華還不敢太明目張膽,跟情人隻敢暗戳戳地在一起,有時被派去蘇格蘭打仗,還得長期分别。

可等到1307年老國王一駕崩,愛德華二世立刻就不裝了,而且加倍地補償自己的情人。老國王葬禮還沒舉行,皮爾斯就被加封為康沃爾伯爵。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1308年愛德華二世跟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的女兒伊莎貝爾結婚,這當然完全是政治聯姻,為了安慰皮爾斯,愛德華二世把伊莎貝爾的大部分嫁妝都給了皮爾斯。

脾氣本來就不好的伊莎貝爾從此恨上了這個皮爾斯。同時,皮爾斯在國王這般寵幸下,開始恃寵而驕了。

就像董賢得到漢哀帝寵幸後一樣,他開始不把朝堂上的衮衮諸公放在眼裡。中世紀英國貴族集團可是很有能量的,哪能受得了這個氣?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1311年,以蘭卡斯特公爵為首的貴族們聯合起來向愛德華二世施壓,要求他同意一個法案,即《一三一一年法令》,其内容包括立刻放逐皮爾斯、國王需經貴族議會同意方可出國、中央和地方官僚需要對貴族負責等等。

中世紀的歐洲其實有點類似于春秋時代的中國,不僅是分裂的稀碎的版圖類似,國家君主跟封臣的關系也類似,貴族一旦真的抱起團來,完全有能力把國王廢了。

是以愛德華二世選擇認慫,同意了貴族們的要求。可是這個法案中什麼議會啊官僚啊這些愛德華二世都無所謂,唯獨放逐皮爾斯這一條,他不能忍受,于是放逐了不到一年,就暗中接回來了。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貴族們怒不可遏,這回也不跟愛德華商量了,直接組成聯軍,進行了“清君側”,把皮爾斯給殺死了。

“宛轉蛾眉馬前死”,面對這種事情,唐玄宗都無可奈何,何況是愛德華二世了。經此變故,愛德華二世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自己在國内好像太沒有威望了。怎麼樹立威望呢?建立戰功啊!

空窗期的愛德華二世想起了父親對他的期許——統一不列颠島!于是在1314年,愛德華二世率領大軍,禦駕親征蘇格蘭,與蘇格蘭爆發了“班諾克本戰役”。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這場戰役,是蘇格蘭曆史上光輝的一頁,是蘇格蘭人對英格蘭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利。

這次國王親征,伊莎貝爾王後也随軍伴駕,結果兵敗之時,愛德華二世根本不顧伊莎貝爾,自行騎馬逃跑,把王後和一幫侍女留在了敵境内。

好在伊莎貝爾臨事不亂,帶着侍女喬裝改扮,臉上抹泥,長途跋涉逃回了英國。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内憂外患

本來是想借對外戰争樹立個人威望的,結果被蘇格蘭人打得損兵折将,原有的那點威望也掃地了。愛德華二世從此心灰意懶。

其實愛德華二世當政的14世紀初期,地球氣候正處在一個小冰期之中,天災頻發,農業連續歉收。加之羊群瘟疫流行(羊毛當時是英國的财政基礎,重要程度如同今日之石油),導緻英國通脹嚴重,餓臭遍野。

1315年至1317年,英國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窮人食用鴿糞或親生兒女糞便的慘狀。同時國際政治上,英國既想征服整個不列颠,又跟法國有嚴重的領土糾紛……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可以說在位的如果是個勵精圖治的國王,頭發都得愁白了。可是愛德華二世已經“躺平”了,他不但看起來一點不愁,而且還有了新的情人:德斯彭瑟父子。

臉上抹着鍋底灰的伊莎貝爾一回來就看見愛德華跟德斯彭瑟父子在一起,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愛德華二世跟以前一樣,開始封賞德斯彭瑟父子,再度激起了貴族們的不滿。這回國王和貴族們雙方也不來先禮後兵那一套了,1321年,雙方直接開打。可能是這一次國王有了準備,貴族聯軍被打敗了。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一時間,德斯彭瑟父子成為了權傾朝野的重臣,愛德華二世封老德斯彭瑟為溫徹斯特伯爵,任命小德斯彭瑟掌管國家稅收。

國家一旦陷入這種昏君、“佞臣”和“清流”的鬥争之中,基本就别想好了,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被打敗的貴族階層們暫時蟄伏起來,但對德斯彭瑟父子的仇恨越來越深,甚至對愛德華二世的不滿,也逐漸轉變成了仇恨。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伊莎貝爾王後勸丈夫為了國家着想,驅逐德斯彭瑟父子。其實愛德華二世雖然是同志,但他跟伊莎貝爾還是生了兩兒兩女。

其中長子愛德華(即愛德華三世)就出生于皮爾斯被殺那年。

愛德華二世對伊莎貝爾的勸谏感到極為憤怒。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作為懲罰,他沒收了王後的全部财産,每天隻給她一個英鎊的生活費(其實英國1315年的貿易稅也才7000英鎊…可見封建統治者的生活多麼奢靡),還讓她跟自己的孩子不能見面。王後的财産最後都落入了德斯彭瑟的囊中。

身為法國公主的伊莎貝爾王後是一個殺伐果斷,鐵娘子式的人物。恐怕從這時起,她已對愛德華二世起了殺心。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影響深遠

1324年,英法之間再次因宣誓效忠問題爆發了争端。

兩國因宣誓效忠問題發生争端,算得上是當時的歐洲獨有的一種争端。當時統治英國的金雀花王朝的建立者亨利二世,原本是法國卡佩王朝的封臣安茹伯爵,他通過一系列操作成為了英格蘭國王,但同時仍是法國的安茹伯爵。

這種情況在中國也曾存在。戰國時期,田文既是薛國的國王同時又是齊國的孟嘗君。這樣的情況顯然十分别扭,當年田文死後,他的後人跟齊國之間就立即爆發了戰争。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類似的,1322年法國新王登基,立即要求愛德華二世來法國對新王宣誓效忠。愛德華二世當然不去,雙方僵持了兩年,1324年爆發了小規模的武裝沖突。

英國不想打,希望趕緊議和,伊莎貝爾王後主動請纓,回法國跟自己親哥哥談判,愛德華二世同意了。他沒想到這會給自己帶來緻命的後果。

伊莎貝爾回法國不久,雙方就達成協定罷兵,并且法國同意英王派太子來法國宣誓效忠,于是愛德華二世把太子愛德華也送去了法國。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沒想到,太子一到法國就被王後扣下了,王後自己也不回去了,不但不回去還跟流亡法國的英國貴族莫蒂默在一起了。

不但在一起了,而且兩人還在法國國王和荷蘭埃諾伯爵的資助下,率大軍攻向英國,跟英國貴族們裡應外合,打垮了愛德華二世,将其活捉,德斯彭瑟父子被殺。

1327年,愛德華二世被英國議會廢黜,成為了英國第一個被議會廢黜的國王。之後他被關押在一個城堡中,相傳伊莎貝爾命人用燒紅的鐵棍捅入愛德華二世的肛門,愛德華二世死前的慘叫甚至傳到附近的村莊。

愛德華二世:寵幸情夫冷落妻子,每天隻給王後一個英鎊的生活費

愛德華三世即位成為金雀花王朝第七代王。次年,他舅舅法王查理四世去世,沒有留下兒子,這意味着法國卡佩王朝沒有男性繼承人了。

按照當時的規矩,應該由他這個身為安茹伯爵、阿基坦公爵的外甥即位為法王。但法國貴族們表示不能接受,并且推舉了查理四世的堂侄即位。

愛德華三世一看,好麼,當初我繼承個安茹伯爵你們讓我又下跪又宣誓的,說這是規矩,現在輪到我繼承法國王位了,你們又不講規矩了?這我能忍?英法百年戰争是以爆發,當然這是後話了。

參考文獻

餘永和.中古英國廢黜愛德華二世之辨析——兼評“1327年憲政革命”說.《中古史學與文化》.200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