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1939年秋,在延安楊家嶺的一個窯洞前,鄧小平和卓琳舉辦了婚禮。

在此之前,鄧小平曾多次拜托卓琳的朋友為自己傳話,希望能夠與卓琳求婚,然而對鄧小平不甚了解的卓琳一直不肯松口,鄧小平見她遲遲不肯答應,主動提出要跟她談談。

在經過兩次的深入交談之後,卓琳終于點了頭,很快,他們便一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随後,因為戰争的緣故,卓琳跟着丈夫輾轉各地。

等到了河北省涉縣赤岸村的時候,他們由兩口之家就變成了三口之家,

也就是他們結婚的第二年,大女兒鄧林出生了。

鄧林——手握畫筆,為父畫像

鄧小平在看到女兒之時,想起妻子懷胎十月還要跟着自己颠簸的艱辛,決定借妻的“琳”字,為女兒取名為“鄧琳”,後來據說是鄧琳自己嫌“琳”字寫起來太麻煩,擅自做主改成了“林”,這才有了“鄧林”。

女兒鄧林的出生對于兩人是有喜有憂。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喜的是他們有了愛情的結晶,憂的是當時戰況緊急,部隊正與日軍周旋,需要随時轉移陣地,而若是要帶着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無疑是給部隊添加負擔。

無奈之下,卓琳與鄧小平忍痛将鄧林寄養在本村的一個鐵匠家中,

囑托他們暫時照顧女兒,兩人則繼續跟着部隊轉移。

然而那幾年的局勢不大好,戰争不斷,又加上接連幾年的大旱,地裡早已沒有了糧食。鐵匠一家幾口尚且不能溫飽,更何況又多了一張嘴?

鄧林小小年紀,便因為長時間的營養不良,導緻又瘦又小,比起同齡的小孩子,她弱到每天隻能躺在椅子上看别的小朋友跑來跑去。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自她記事以來,她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鐵匠告訴她,隻要她等一等,她的父母就會來接她。

于是她望着門外的太陽,升起又落下,終于,在見過無數次太陽下山之後,她等來了母親。

在小鄧林心裡,面前的母親讓她既陌生又親切,當卓琳把她擁進懷裡的時候,鄧林這才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歸宿。

卓琳把兩歲的她帶走了,原以為鄧林可以在父母身邊長大成人了,

可彼時抗日戰争正是關鍵時期,鄧小平夫婦實在分不出心來照顧女兒,于是,鄧林又被送到了延安事先串通的人所。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這裡聚集着大量的抗日戰士的孩子,在這裡,鄧林被照顧得很好,身體終于也漸漸地恢複了過來。

她在這裡得知了許多關于抗日戰争的故事,也在這裡知道了自己的父母每天都在忙些什麼,大概是因為這樣,才讓這個從小便被迫離開父母的小女孩在長大之後仍舊不怨恨父母,甚至非常了解和支援他們吧。

終于,戰争結束了。

1945年,鄧林又一次回到了父母的身邊。這一次,她沒有再被送走。

這時的鄧林也不過才4歲,父親每天忙于軍機大事,很少回家,母親也要照顧弟弟妹妹,為父親守好家庭。于是鄧林攬過自己所有力所能及的事,主動承擔起照顧弟妹的責任,幫助母親分憂。她小小年紀已經如此懂事,還總不忘說一聲“母親辛苦了”,讓人既心疼又欣慰。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1952年,鄧小平奉調到中央工作,一家人全部去了北京,鄧林在北京進了八一國小進行學習。

在北京的鄧林,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更廣闊的知識。雖然比之家中的其他子女來講,鄧林的功課平平,但她常常對剪紙、書簽上的繪畫感到極大的興趣,終于,經過一番波折之後,她順利進入到了中央美術學院,做起了一名旁聽生。

在學院的那段時光,對于鄧林來說是收獲頗豐的,她先後師從于

李苦禅

、郭味蕖和田世光等幾位老先生,後來她所作的《紅梅松圖》成為了她的成名作。

身為鄧小平的長女,鄧林從來沒有借着父親的名聲去為自己謀取“福利”,

在所有的孩子裡,鄧林是跟着父母經曆最多,也最艱難的孩子。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盡管是這樣,在鄧林心中,父親永遠都是她最敬愛的人。鄧林循着父親的腳步,利用自己手中的畫筆,為人民、為國家做着自己的貢獻,但她最想畫的,還是她的父親。

她希望用自己畫筆,告訴人們鄧小平“從來就沒有走上神壇,是以也用不着走下神壇”

,為此她編了本畫冊,目的就是為了紀念她的父親。

父親去世後,鄧林将他的骨灰撒入大海,她曾告訴記者,将來自己死後,骨灰也要撒進大海,目的就是為了陪着父母,希望一家人在大海裡相聚。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鄧林一生可以說都是在颠沛流離中度過,可她從來沒有埋怨過任何人,始終保持一顆善良的心,為他人着想、為國家着想,想來是随了父親了。

鄧樸方——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鄧樸方是鄧小平的長子,對于這個長子,可以說鄧小平是最為虧欠的。

鄧樸方同長姐一樣,1944年出生以後,因為母親卓琳在懷他之時未能得到很好地照顧,是以無法産乳,隻好把他寄養在農戶家裡。直到他1歲,兩人才把他接了回來,并帶到了涉縣。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因為剛生下來走得急,鄧小平夫婦并沒有給長子起名字,當時正巧劉伯承一家跟鄧小平一家住在一起,兩家關系好,于是在一起商量給鄧小平的長子起什麼名,

最終劉伯承起了“樸方”二字,意為“樸實方正”,鄧小平聽完覺得很好,便給自己的長子起名為“鄧樸方”。

鄧樸方小小年紀一直跟着父母東奔西走,在他的印象裡,父親總是很忙,但他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幹什麼的。

後來1952年,8歲的鄧樸方跟着父親去了北京,跟長姐一同進入了八一國小進行學習,在這裡,他才知道原來自己的父親職位那麼高。

但鄧樸方很快便不在意起這件事了,因為對他來說,父親無論職位的高低與否,都是他最敬愛的人。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鄧樸方在學校裡不愛說話,頗有點年輕的時候鄧小平的模樣。

他喜歡思考,酷愛學習,是以,在一衆同學中,他的成績總是出類拔萃,很快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北京大學技術實體系。

然而好運并沒有降臨在他身上,

1968年,鄧樸方不幸失去了雙腿,癱瘓在床。

剛開始的鄧樸方面對現狀也有些意志消沉,每天都郁郁寡歡。

當時正在江西的鄧小平夫婦在得知此噩耗以後,毅然将長子接到了他們的身邊。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鄧小平見到長子之後,強忍住淚水,每日悉心照料,耐心寬慰,終于,鄧樸方這才走出痛苦,一掃臉上的陰霾。

俗語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是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在江西的鄧樸方,雖然身體行動不便,但在心靈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甯靜。

他每天看着父親定好鬧鐘,每隔兩個小時為自己擦拭身體,常常夜不能寐,心中便難過不已,但他知道,他不能向命運低頭。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終于在1980年,鄧樸方被命運眷顧,他在經過一番波折之後前往加拿大治療身體,手術非常成功,但令人遺憾的是,手術隻能幫助他坐起來,要想站起來并且重新走路,可能性不大。

但鄧樸方卻積極地表示,坐起來已經是最大的幸運了。

正是因為常年坐在輪椅上,鄧樸方深知殘障人士的痛苦。

為了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耗時五年,建成了中國殘障人士聯合會。

也正因為此,中國的殘障人士們才有了屬于自己的專門機構。

不僅如此,鄧樸方為了能夠幫助到更多的殘障人士以及重大疾病患者們,他坐着輪椅前往全國各地,做演講、搞宣傳、辦活動、參加會議,一刻都沒有閑過。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鄧樸方的人生大起大落,從一個實體學家跌落至一個殘障人士,其所承受的痛苦,是常人的千倍百倍。

可他從來都沒有放棄自我,相比如今因為一些小事便萎靡不振的一些人強上太多了。

鄧楠——一心隻為鑽研,帶着哥哥的夢想一起出發

鄧楠隻比鄧樸方小上一歲,是以哥哥小時候經曆的,鄧楠也經曆過。

在幾個女兒中,鄧楠頗受父母的重視,他們很早便開始培養鄧楠對實體的興趣,而鄧楠憑借着自己的聰明以及努力,跟着哥哥的步伐成功進入到了北京大學實體系進行深造。原本畢業的她可以一展才華,無奈時代的因素将她推離了她最愛的實驗室。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鄧楠跟着同學下鄉勞動,沒有父母在身邊,也沒有兄妹的陪伴,她在這裡孤苦無依、每日隻能靠着繁重的農活麻痹自己思念家人的想法。

許是從小便受到父親的影響,鄧楠從來沒有抱怨過生活的苦難。她每日将自己的熱血撒進泥土中,低頭做着自己的事,等待有朝一日,能夠重回屬于她自己的戰場。

功夫不負有心人,鄧楠經過長時間的“蟄伏”之後,終于等來了機會。

她回到北京以後,便進入了國家科學院裡,做起了一名工程師。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在崗期間,她始終勤勤懇懇,為了更好地将自己投身于工作之中,

鄧楠會給自己定下規矩:每天盡可能早上班、晚下班,即使生病也要堅持在崗位上。

因為鄧楠做事認真負責,加上才能出衆,很快,鄧楠便升為幹部、副處長、副局長,副主任等重要職務,甚至在晚年,還擔任國家科技部副部長一職,可見其對科研事業的熱愛以及貢獻之大。

鄧楠之是以選擇這個行業,一部分是為了完成父親的願望,因為在父親看來,“科技是第一生産力”;還有一部分原因,大概是為了彌補哥哥的遺憾,

她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在科研領域裡,帶着父親和哥哥的夢想,一同為祖國做着奉獻。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鄧榕——伴父左右,做父親的專屬“翻譯官”

鄧榕是家裡最小的女兒,對于這個女兒,鄧小平可以說是十分寵愛了,原因無他,隻因為晚年的時候,鄧小平身邊出現的,一直都是這個女兒。

鄧榕出生在和平年代,哪怕是後來随着父親颠簸流離了一陣,她也沒有吃過太多的苦。

鄧榕受到哥哥姐姐們的影響,努力用功之下,成功進入了北京醫科大學。鄧榕在上大學之時不僅學好了專業課,還自學了外語。

後來工作之後,她便進入到了外交部,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擔任秘書一職。

然而從政并不是她向往的事業,她在思索一番之後,決定回到父親身邊,做父親的秘書。

她跟着父親走南闖北,一邊照顧父親的起居,一邊為父親處理工作上的事。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晚年的鄧小平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幸好鄧榕曾經是學醫出身,有她在身邊,鄧小平的家人們才能放下心來忙自己的事業。

可真正值得人們稱贊的,不是鄧楠始終陪伴在鄧小平身邊,陪着他到各地演講,也不是她在生活上盡心的照顧自己的父親,

而是她在中年時期,重新執筆,隻為寫下關于父親的一生。

為此,她花了很長時間去通路許多對他父親有了解的人,遇到别人講不清楚的事情,她就去問父親,向父親求證,在她寫的書裡,不僅有父親的事業,還有父親的日常生活,此書一出,受到無數人的喜愛,因為在這本書裡,他們看到的是不同于電視上的鄧小平。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鄧楠将自己的父親寫在書裡,而她的父親,永遠在人民的心裡。

鄧質方——低調做人,高調愛國

作為家裡最小的孩子,鄧質方似乎被兄姐的光芒所掩蓋,論及此人,人們好像很難在網絡上看到他的消息。

可終歸是鄧家的子女,

鄧質方同樣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灌輸着“科技興國”的思想。

他的潛質不輸于哥哥姐姐們,成年以後,他也進入到了北京大學實體系,甫一畢業,他便動身前往

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攻讀量子實體學博士學位。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妻子劉小元,兩人迅速戀愛并結婚,還有了個可愛的兒子鄧卓棣。本來這是一件喜事,然而鄧卓棣的身份受到了國内無數人的質疑。

原來是因為鄧卓棣出生在美國,按照美國法律規定,凡出生在美國本土的嬰兒,一出生便擁有了美國國籍。當時國人一得知鄧卓棣出生的消息,一下子掀起了軒然大波,紛紛表示對鄧卓棣的美國國籍感到不滿。

這件事驚動了鄧小平,面對國人的質問,鄧小平堅定地說道:

誰說我孫子是美國公民,他回到中國就是中國公民

。”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在美國的鄧質方得知此事以後,畢業之後立刻帶着妻兒回了國,

并且向群眾表示兒子鄧卓棣沒有拿美國護照,是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這才堵住了國人的悠悠之口。

鄧質方回國之後,并沒有如人們期待的那樣進入科研領域進行工作,而是借着父親改革開放的潮流,進入商海,并成功上岸,成為了第一批商海弄潮兒。

結語

鄧小平的一生都在為中國做出巨大的貢獻,從他還是個青春小夥到後來滿頭白發,鄧小平始終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人生信念。

鄧小平5個子女不同命運:長子身殘志堅,幼子随改革開放轉戰商海

他的以身作則,又影響到了他兒女們的身上,在他的孩子身上,我們可以看見鄧小平的優良品質——勤奮、樂觀、堅毅、無私。

他以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要為了國家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即使再忙,他也不忘了教導孩子,在困難時期,他仍舊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邊,細心照顧。

“在其職,謀其事”,鄧小平無論是在國家,還是在家庭裡,都盡心盡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的兒女也一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