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将53:孫繼争
1942年5月,孫繼争和總部巡視團冀中分團被日軍合圍。
八路軍總部巡視團,是左權的創造。抗張兩年多後,八路軍取得了平型關、雁門關、陽明堡等勝利,大大鼓舞了軍民的抗戰熱情。但是,軍政素質和戰術素養還有待提升。
1939年,左權提出組建巡視團到各個根據地督導整軍,幫助開辦短期集訓班,通過交流更好地培養幹部,建設地方武裝。這一想法與朱老總、彭總不謀而合,很快獲得準許。
巡視團的成員,大多是總部有經驗的幹部和抗大學員,在總部巡視團影響下,各根據地也根據實際情況組建了自己的巡視團,除整軍以外還兼有督察的意味。

孫繼争
1940年9月,百團大戰之際,八路軍總部組成了一支近百人的巡視團。
巡視團由八路軍野戰政治部組織部的部長兼軍法處處長周桓率領,巡視冀南、冀魯豫、魯西、湖西、冀中等戰略區。為了過敵占區減小目标,巡視團隻有很少的警衛部隊。
10月,巡視團從太行山八路軍總部出發,一行人徒步直奔冀魯豫、魯西、湖西等山東的根據地,在冀魯豫等地巡視、整軍結束後,又傳回頭來巡視冀南、冀中根據地。
時間到了1942年4月春夏之交。當時侵華日軍最高司令官是岡村甯次,岡村甯次顯然比之前的多田駿更通曉中國國情,除了"囚籠政策",還精心策劃"特别挺近隊",配合主力向心合圍"大掃蕩"。
岡村甯次對根據地突襲的時間,選在4月29日和5月1日。
岡村甯次
孫繼争是新8旅22團政委,後調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組織幹事。
巡視組成員除了總部一些幹部,大多是抗大學員,都是八路軍的精英。周恒率領的巡視團從山東回到河北後,在冀南兵分兩路:自己帶一路巡視冀南,一路由王煥如帶領巡視冀中。
王煥如是陝西長安人,任總部直屬隊政治處教育股幹事。
陰差陽錯,八路軍總部巡視團的兩路人馬,恰好與岡村甯次的大掃蕩撞上了。
冀中分團巡視團在駐地遭到日軍突然襲擊,30個(一說27個)巡視組成員和十幾個警衛戰士,面對日軍獨立混成第八旅團的部隊,盡管也都是身經百戰臨陣不亂,但畢竟不是戰鬥部隊。另外,巡視團沒有重武器,也不熟悉當地情況,很快就陷入了被動。
在之前的曆次掃蕩,129師陳錫聯的769團專職保衛總部,付出巨大犧牲保證了總部安全,而1942年"五一大掃蕩",冀中、冀南、太行、太嶽同時遭到日軍攻擊。
周桓的巡視團跟随冀南軍區陳再道、宋任窮的直屬隊,幸運躲過一劫。
可是,冀中是日軍大掃蕩的重中之重,王煥如帶隊的巡視團就沒有那麼幸運,突遭合圍。眼看幾十号人都就要被日軍"包餃子"。孫繼争明白,隻有冒死闖出找到主力來解救,否則就全交代了。
孫繼争搶過旁邊的一匹馬,借助迫擊炮的煙幕沖出了重圍。
王煥如和巡視團成員看到孫繼争一個人騎馬跑了,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他帶來了冀中八分區23團被打散的部隊,掩護巡視組突圍。冀中沒地方去,隻有到冀魯(渤海)分區。
開國少将李雪炎
總部巡視團冀中分團的30位成員,隻剩下7個人:
王煥如,孫繼争,李雪炎,吳煥章,徐化民,段培柽,陸健。
冀中反掃蕩異常殘酷,5月23日1天,冀中六分區就犧牲了3個團級幹部:警備旅宣傳部長張仁槐、2團政委陳德仁、副團長郭慕汾。不久,警備旅1團團長張子元被俘投敵。
李雪炎、吳煥章等人到了冀魯邊,抗戰勝利後到了東北,建國後都是開國少将。
孫繼争留在冀中六分區,接任犧牲的陳德仁任警備旅2團政委,堅持在邢台、内丘。
強将手下無弱兵,孫繼争能文能武,是徐向前帶出來的。
孫繼争,1917年出生于四川宣漢雙廟場孫家溝。3歲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在外當佃農,由祖父撫養。7歲給人放牛、打柴。川東遊擊隊王維舟的故事,深深刻在他的小腦瓜裡。
1932年,孫繼争找到遊擊軍總指揮部,要求參加隊伍。王維舟見他聰明機靈,就留在身邊當了一個傳令兵。1933年10月,川東遊擊改編為紅四方面軍33軍,孫繼争當了偵察員,平時假裝割草、打柴、讨飯躲過敵人崗哨的盤問,将總指揮部指令傳達給宣漢、開江遊擊隊。
1934年,孫繼争到徐向前身邊當警衛員,東征西讨學到了很多。
徐向前
1936年8月,徐向前發起"岷洮西固戰役",孫繼争已經是作戰參謀。
徐向前意在渭源的糧食、布匹和棉花,卻指令紅30軍首先進攻二郎山和岷縣,迫使一些土豪、劣紳紛紛逃進渭源縣城,然後派夜戰英雄杜義德攻城,甕中捉鼈還收獲不少銀元。
孫繼争跟着杜義德參加了戰鬥,不但學會巧打仗,還親手擊斃了敵團長。
八路軍總部巡視團遇襲後,八路軍無意中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1943年10月,太行山16團王近山在保衛延安的路上,韓略村伏擊了120多名日軍的戰地觀摩團,除了3人逃脫悉數被殲滅。"王瘋子"用4倍的代價,無意中給戰友們報了一箭之仇。
孫繼争也在冀中根據地的戰鬥中,逐漸成為主力團的團長。
1944年,因為謠傳八路軍不打日軍,美軍觀察員到前線觀戰。
當看到方山縣馬坊和婁煩據點的高牆深溝,美軍觀察員問團長孫繼争:你們攻城的大炮呢,打據點需要多少門大炮?孫繼争哈哈一笑:我們的大炮,早就鑽進日本人的炮樓裡面去了。
美軍觀察員和衆多記者一頭霧水,隻見孫繼争一聲号令,兩個據點飛上了天:原來八路軍早就通過土工作業秘密挖道地,在兩個據點底下埋了6000斤炸藥。
斷水斷糧很多天的日軍加強中隊和僞軍,很快被手榴彈和刺刀報帳。戰鬥打得幹脆漂亮,參觀的美軍觀察員和一衆記者,親眼看到八路軍是抗日戰場真正的中流砥柱!
敵後八路軍
解放戰争中,孫繼争在徐向前、彭德懷指揮下,參加了解放山西和西北的戰役。
1951年,孫繼争任炮32師師長,參加第5次戰役,在東豆川、姿陰裡掩護志願軍65軍阻擊,多次擊毀美軍坦克挫其銳氣。1953年,二次入朝,率戰防炮33師參加金城反擊戰。
1955年,孫繼争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将。
1958年,任福州軍區炮兵副司令員,指揮了萬炮轟金門,兩次立下大功。
2000年10月19日,孫繼争在保定逝世,享年83歲。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複】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