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沂蒙紅嫂用乳汁救了小八路,建國後其當了大官,怎樣報答救命之恩

臨沂馬牧池鄉地區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河溝,長達幾十裡,被稱作王家河,廣為人知的"紅嫂"明德英就住在附近的橫河村。她是沂蒙紅嫂第一人,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的一百個道德模範人物的其中之一。

1908年,明德英生于在橫河村西面十裡外的岸堤村貧民家庭,自小常是有了上頓沒下頓。在那一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即便明德英的父母親為一家老小的口糧竭盡全力,卻依然要過吃糠咽菜的日常生活,由于沒錢,即便兩歲的明德英發起了高燒,也沒錢治療,十來天後,明德英的燒退了,卻又落個終生不能張口正常說話的病。

由于是聾啞人,還常常遭受謾罵,欺侮,從小懂事後便以行乞為生。後來三十多歲的她,為了行乞來到橫河村,在當地父老鄉親的撮合下,嫁給了四十多歲的李開田。

沂蒙紅嫂用乳汁救了小八路,建國後其當了大官,怎樣報答救命之恩

由于李開田也是一個窮漢子,結婚後他們無以為生,熱心腸的父老鄉親再撮合讓他們去當守墓人,靠在墳墓之間或邊上的地塊裡耕種為生。

中國抗日戰争爆發後,沂蒙山成為了山東抗戰的核心地域,馬牧池一帶更有"小延安"之稱。日本侵略者每一年都要調遣很多的兵力,在這個地區開展大規模的圍剿,進行殘酷無情地燒殺搶掠。這一切使擁有質樸階級情感的明德英極為憎恨日本侵略者。

那時候,山東八路軍總指揮部行政機關——山東縱隊司令部設立在馬牧池,政治部保衛部設立在橫河村。明德英親眼看到八路軍戰士待父老鄉親如父母,幫助父老鄉親擡水擔柴,救助孤苦老人,組織父老鄉親進行生産制造及文化學習,八路軍的來臨,使此地成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沂蒙紅嫂用乳汁救了小八路,建國後其當了大官,怎樣報答救命之恩

明德英親身體會到了八路軍的樸實和令人欽佩的操守。1941年1月,日本侵略者調遣五萬多人,在沂蒙山地區大舉"圍剿",企圖一舉摧毀我山東黨政軍上司機關。4号早晨,日本侵略者結集很多兵力,忽然圍住了駐馬牧池的山縱司令部,山縱一旅兩個團快速投入戰鬥,進行突圍。

這次大戰持續到第二天早上,一名小戰士突圍而出,沖到王家河邊,兩個日本侵略者發覺後在後面窮追不舍,他匆匆忙忙地沖向明德英看護的墓地。兩個日本侵略者也緊随其後追至墓地,小戰士以墓碑為依托,與敵人進行"捉迷藏"式的反追逐。

敵兵暴跳如雷,多次向他開槍,小戰士躲閃不及,身上兩處負傷,他迫不得已再次往北奔逃。這時候明德英正坐在自己的團瓢(沂蒙山區的一種小房子)前邊,照顧着幾個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她耳聾,聽不到墓地裡的槍響。而那小戰士剛從墓地裡跑出來,就急急忙忙向她跑來。

沂蒙紅嫂用乳汁救了小八路,建國後其當了大官,怎樣報答救命之恩

明德英瞧見愣了一下,忙迎上去,小戰士見她不會說話,就拿手比劃了一下,告知她墓地裡有日本兵在追他。明德英明知道這一點,仍堅決地把小戰士拉回她的團瓢裡,往床邊推,小戰士怕拖累嫂子不願躲到床上,明德英知道事不宜遲,用勁把小戰士按到床上,扯開床邊的破褥子,把小戰士連頭帶腳都蓋上了。

兩個日本侵略者在墓地裡沒找到小戰士,便來到了明德英的團瓢前。明德英的團瓢比較低矮,站在大門口就能見到裡邊。小戰士個子矮小,躺在褥子下看不出來有什麼異常情況,兩個強盜探頭一看,分毫沒有懷疑這破褥子下會藏着什麼。

兩個日本侵略者見明德英不會說話,是以對她一點也不懷疑。跟着,日本侵略者忙着做手勢問小戰士往哪兒去,這下,明德英懸着的心放下了,泰然自若地打個手勢,說小戰士跑向西山了。最終,日本兵被引走了。

沂蒙紅嫂用乳汁救了小八路,建國後其當了大官,怎樣報答救命之恩

這個小戰士總算逃過一劫!明德英忙回屋子裡,扯開褥子,卻又吓得瞠目結舌。隻見這名小戰士因未來得及包紮傷口,創口流血太多已暈厥,臉白如紙,嘴唇起皮,呼吸不暢,奄奄一息。如今情況緊急,立即做飯給他補充體力已來不及。

明德英當機立斷,把乳汁往小戰士嘴裡塞。點點滴滴香甜的奶水逐漸滋潤了戰士的内心。看到小戰士漸漸地清醒過來,明德英露出了高興的笑容。為保護這名小戰士,明德英與丈夫商議,将這名小戰士藏在墓地的一座空墳裡,上邊鋪了細草,外邊用柴草塞住墳穴,明德英出出進進,替他縫合傷口,送飯送水。

數天後,小戰士傷口發炎潰爛,傳出一陣陣異味,明德英急得不行,連忙叫丈夫買回來草藥熬出藥湯,每日為小戰士清理創口。與此同時,她還殺了家中剩餘的兩隻母雞,熬成雞湯一口一口地喂給小戰士。

沂蒙紅嫂用乳汁救了小八路,建國後其當了大官,怎樣報答救命之恩

12天過去。這名小戰士在明德英夫妻關懷備至的照料下痊愈了。是時候離開了,他要傳回抗日前線,在離開明德英夫妻的時候,走在路上,小戰士潸然淚下,不斷地回首、回首、再回首…

1942年末,日本侵略者在空軍密切配合下,又對沂蒙山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無情的"拉網包抄"大掃蕩。沂蒙山抗日戰争進入了最艱苦的階段。群衆扶老攜幼不分晝夜逃散到附近的山谷森林裡。駐守在這裡的山東縱隊一個軍醫處的香爐石分所,因為沒有時間轉移,便分散潛藏在老百姓當中,和敵人周旋在每個山嶺。

莊新民,那時候也隻有十三歲,在這裡當看護員。在衛生所被沖散之後,他一個人跟随逃散的人群往森林深處而逃。某一天夜間,他跑進了一個山谷裡,忽然覺得饑餓和孤單。這時候,李開田恰巧也來了,他看了看莊新民,初步判斷他是個小八路,便取出一把生地瓜幹塞給小莊,說:"臭小子,快吃吧,咱是一家人,你别亂跑,跟着我。"此後一老一少好比父子倆,相依為命。

沂蒙紅嫂用乳汁救了小八路,建國後其當了大官,怎樣報答救命之恩

一個中午,他們和許多老百姓逃到一個峽谷裡被日本侵略者發現,起先是戰機狂轟濫炸,再跟着炮彈轟擊,很多逃亡者倒在血泊中,其餘的全被日本侵略者抓住,關在馬牧池的南廟裡。次日,日本軍官拿着指揮刀在人群中往返行走,逐一查驗。來到莊新民面前,日本軍官瞪着雙眼,掃視了一下,突然講到:"你們的八路……"李開田拉住小莊的胳膊,高聲講到:"這是我的孩子"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官見李開田是個地道地道的中國農民,又見莊新民體形幹瘦,身穿一身土布衣,确實不太像八路,最終還是消除了疑慮。

接着,日本侵略者們将他們押運到沂水城,又迫使他們将搶來的牛驢送至泰安。在數天的折磨和摧殘以後,他們才被敵人釋放,得以回家。剛上路,李開田拉着小莊的手走了,之後索性就背着他走,走了很久,這天晚上總算回到家。明德英見丈夫千裡迢迢回來,還帶了個小戰士,心裡喜不自勝,好像她很多年前遠走高飛的孩子回家了。

見莊新民的腳已被磨爛、發炎紅腫,她就用食鹽水把他的腳洗幹淨,用整潔的布包起來。接着,明德英再一次不顧異味,抱着小莊的腿,用草藥搓洗醫治。明德英為他包紮傷口好腳後,見小莊又餓又累,可家中一點糧食都沒有。于是,她走出去從隔壁鄰居的那裡借了幾個洋芋,用刀切割成條,煮開後再拌芝麻鹽給小莊吃,這在那時候可算作一道可口美味。

沂蒙紅嫂用乳汁救了小八路,建國後其當了大官,怎樣報答救命之恩

見到小莊吃東西,明德英比見到自己兒子吃東西更高興。明德英家也隻有一張炕,一床破棉被,夜間小莊就和大叔大嬸以及弟妹幾人睡在一起。明德英基本上徹夜不睡,為了小莊的安全,她不顧晚間寒氣襲人,一再到外邊仔細觀察,并數次放哨。

連續數天,莊新民躺在炕上。明德英把家中和隔壁鄰居的糧食都煮給莊新民吃。老爺子和弟弟妹妹卻都隻能夠吃些糠菜,喝些稀湯。有時,沒能弄到好吃的給小莊吃,明德英隻能愧疚地悄悄地抹掉淚水。看大嬸家中的确困難,莊新民的身體也慢慢康複,他數次提出要走,可明德英和老爺子卻堅持不許他走,一直說:"你的腳都還沒好,還不夠健壯,多住幾日養一養再走!"又過去了幾日,莊新民的身體好了許多,他又提出回部隊去。看他去意堅決,夫妻倆就同意了,但走之前,明德英又一針一線,把莊新民的破衣爛鞋細細地縫補好,親自為他穿上,看了又看,仿佛又要送自己兒子外出一樣。

在離開的時候,明德英又到村内借了幾個蕃薯,煮好了,給他在路上拿着吃。兩口子牽着莊新民的手,送到了村口。明德英的眼睛裡含着淚水,一個勁地做手勢讓莊新民找不着部隊就回來。莊新民的内心波瀾起伏,有萬語千言卻不知道從何說起,隻說一句:"爹,娘!我會回來看你們的。"

沂蒙紅嫂用乳汁救了小八路,建國後其當了大官,怎樣報答救命之恩

戀戀不舍道地别了兩個老人,離遠了,莊新民回首放眼望去,透過模糊不清的淚水,看到兩個老人仍在村口不斷地揮手、揮手…

莊新民在"特殊歲月"中遭受迫害,相關的工作組要想借他脫離部隊一段時間的曆史,把他定為内鬼。明德英夫妻竭盡全力,又一次求真務實地證明了事實真相,使莊新民得以再次為黨工作。莊新民感慨地說:"爸媽又救了我一命。"

沂蒙紅嫂用乳汁救了小八路,建國後其當了大官,怎樣報答救命之恩

轉眼,又過去了二十多年,1990年11月,年近七十歲的莊新民帶上妻子千裡迢迢,專程到沂蒙山看望明德英,一進家門口,莊老就深情地喊了一聲:"娘!"并緊緊抱住了明德英…"紅嫂"明德英當時已90高齡。因為身體狀況保持良好,她常常自己做飯燒菜,一頓可以吃兩個煎餅,一盤菜。很多年來,縣撥款,村裡人幫助,明德英家先後蓋了4間磚瓦房,2間西屋,一律用紅磚壘砌牆面,還砌上圍牆,裝上綠漆大鐵門,住所幹淨、整潔、明亮。

明德英房間内的牆壁擺滿了軍隊、學校、機關送的牌匾、錦旗,其中一面上邊寫着:"功德永存,英雄紅嫂"。主要表現出明德英老人的革命身份與貢獻。

當時的國防部遲部長還曾親臨沂南探望英雄紅大嫂,并題字:蒙山高,沂水長,好紅嫂,永難忘。這12個滿懷深情的大字,不但是對像明德英這樣的沂蒙紅嫂們的稱贊,還期盼沂蒙紅色革命精神能永遠流傳下去。

沂蒙紅嫂用乳汁救了小八路,建國後其當了大官,怎樣報答救命之恩

當時,明德英老人每個月固定的生活費為60元,其中縣财政撥款和發放的是40元,知名演員王玉梅每個月給她寄去20元。自六十年代起,各個上司和來自中國各省的黨員幹部、軍隊幹部、學生等社會各界代表都來此看望問慰,川流不息的人群陸續進出這座偏遠鄉村的農村小院,明德英老人心裡充滿無盡欣慰。

回望抗日戰争的往昔歲月,不計其數的紅嫂以她們質樸的情感和溫暖的關愛,幫助了許多革命戰士,推動了革命勝利,她們是子弟兵們最信任的家人,也是最溫暖的大後方。即便在今天,和平時期的老百姓也必須明白一個道理:不管任何時候,也隻有軍民齊心合力,才是革命勝利的不二法寶。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