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鹿寨縣運通出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運通公司”)的陳先生向今報反映,稱他們公司用于營運的10輛長城歐拉iq新能源電動車在去年7月被廠家召回更新後,出現了車輛性能“不升反降”的問題——充電時長幾乎翻倍,續航裡程卻縮水了30%—40%。他們找到歐拉售後反映,對方以“沒有問題”相推诿,至今也沒有給出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
車輛使用兩年後突然被召回
12月30日,記者在柳州汽車貿易園見到了運通公司的陳先生、王先生等人。他們當時正在找長城汽車售後部門即華柳汽車專營店進行溝通。陳先生說,他們公司駕駛這款車的每一名計程車司機都曾單獨來過這裡了,因問題一直沒能解決,是以這次大家一起來了。

運通公司的計程車司機将10輛被召回後,性能縮水的歐拉iq新能源車開回到該車的售後服務商門前,要求商家給說法。
王先生是一名計程車司機,他于2019年3月與運通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8年的經營權承包合同。“車是以公司名義統一購買的歐拉iq……”王先生說,他們當時購車的價格是9.58萬元,後又加了1萬元給車輛的電池、電機等買保險,保險期限是3年30萬公裡。
去年7月,長城汽車廠家和4S店突然給他和同僚分别打來電話,告知車輛需要召回,并對軟體程式進行更新。聽說是給車子更新,大家都很配合。
更新後的車子性能卻縮水了
然而之後沒多久,他們就發現,車子的充電速度比更新前慢了很多,續航裡程也嚴重縮水了。“以前充滿電隻要1小時40分鐘,現在要3個多小時。”“标稱401公裡的續航,以前跑到350公裡以上是完全沒問題的,而更新後隻能跑250公裡左右。”
圖為12月30日,購車人将涉事的歐拉iq新能源車停在售後門店門前。
為此,王先生找到車輛經銷商華柳汽車專營店反映,該店于8月14日為王更換了新的電池,但問題仍然存在,車輛的充電速度和續航能力都沒有實際改觀。後來他得知,公司另9名承包歐拉iq車的司機也都遇到了相同的問題。
對于計程車公司和車輛承包人所反映的問題,售後技術人員在對車輛進行檢測後,給予了答複,稱車輛的電池“沒有問題”。
“更新前都很正常,更新後卻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你說沒問題,那這些情況又是怎麼來的?”王先生說,他和同僚都不能接受售後的答複。
記者就此找到柳州市華柳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售後總監甯女士采訪。甯女士說,召回車輛并對軟體程式進行更新,是歐拉iq新能源車生産廠家要求做的。
記者上網查詢得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曾于去年7月釋出通告,召回2018年7月7日至2019年10月30日期間生産的長城歐拉iq電動汽車,共計16216輛。召回的原因是這批車輛的電池在長期連續頻繁快充狀态下存在安全隐患。
為此,該公司免費對召回範圍内車輛的動力電池進行檢測,并刷寫适應工況場景的控制政策軟體,必要時更換電池模組,以消除安全隐患。
業内人懷疑是降低電池性能換安全
對于更新為何會增加充電時長和降低續航能力,甯女士表示,此次更新是優化車輛電池包軟體,提升電池在快充高強度營運工作下的穩定性,在快充充電電流、電壓方面有一定調控,進而會影響車輛的充電時長和續航能力。
本版圖檔為今報記者王劍/攝
“客戶提出的這些訴求,我們會向生産廠家報告,廠家也會給我們一些指導意見。”甯女士說,王先生等人的車輛為營運車輛,3年來已經行駛20多萬公裡,車子的性能都有一定的損耗。“雖然我們幫他換了新電池,但車輛的其他配件仍是舊的,是以續航也達不到原來的标準。”甯女士稱,目前天氣轉冷,對車輛電池也有一定影響,進而會影響到續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内人士告訴記者,長城歐拉iq電動汽車使用的是風冷被動散熱系統電池,存在有安全隐患,是以,廠家不得不召回車輛進行更新。而這一更新,實際上是限制了車輛的充電速度,減少充電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車輛的安全性,但其代價卻是充電時間大為增加,續航能力明顯縮水。
當天下午,記者就此事撥打歐拉官方客服電話,一名客服人員在接聽電話後,表示兩個工作日内會給記者答複,但截至1月4日記者發稿時,歐拉客服尚未就此事進行回應。
來源 | 南國今報記者王劍
值班編輯|蘇志翔
值班主任丨何繼權
值班總編|李旭東
出品 | 南國今報全媒體産品傳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