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造橋”
老李的尾巴本來并不秃,後來怎麼成了秃尾巴了呢?
這得從根上說起。

他因為是龍體,又生在了小汶河沿上(草橋即在小汶河堤下邊)是以,他很小時,就常到小汶河裡戲水。同他一般大的孩子,都沒他的水性好。有一次,一群孩子在河邊洗澡,一個大浪,卷進四五個人去。其餘孩子們,慌了神不知怎麼是好。正在這緊迫之際,老李趕到了,說聲“不忙”,一縱身潛下去,不費力氣地就把落水的孩子托上了岸……這一下子,他在龍王那裡得到贊賞。不久,龍王傳旨,分封老李上管溪橋(彙河下遊的劉所橋),下管到草橋(小汶河中段)六十多裡的河道。
話說乾隆南巡的時候,一下子走錯了路,來到了小汶河沿上,雖不是帶兵打仗,卻也是車馬随從擺了一路。領路的吓得跪在乾隆爺面前:“小的有罪,罪該萬死;隻求萬歲開恩,饒小的一命!”
這向導一骨碌爬起,便去找船,可船夫望着這麼多人馬車輛,早吓得撐着船向下遊而去了,上哪裡去找?這個船影兒也沒有。
乾隆真的發怒了:“你誤了寡人的行程,你敗了寡人的遊興,來人呐,拉下堤去,斬首問罪!”
“有!”
侍衛剛說完“有”字,就聽河裡一聲水響,這一響非同小可!身為天子的乾隆,也禁不住往河裡看了一眼。啊!怎麼水中生出一座橋來?隻見一座黑色拱形的橋,随着一聲水響,便“架”起來了。乾隆很是奇怪,急忙示意刀下留人,但他為天子,金口玉言,豈能改口?隻好把向導的辮子割了完事!
不大功夫,車馬随從都過完了。恰就在過完了最後一輛馬車時,忽聽嘩啦一聲水響,橋不見了。人們回頭望去,啊!怎麼河水變成紅的了?
許久,人們才回想過來,原來那橋是老李用身子搭起的;那紅的河水,是他流血染的。因為車馬随從太多,而車輛又都是木轱辘的,把他的尾巴軋斷了一截子。從此,老李便沒有了尾巴,成了秃尾巴老李了。
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很感動,下決心給加封;但終因下江南回來時,再沒走過這個地方,是以終于也沒封了。(張旗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