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作者:劇電娛樂

忍不住吐槽,《雪中悍刀行》的動作戲份

仙俠古裝劇《雪中悍刀行》正在熱播,電視劇自開播後就廣受争議

劇情、選角、國術動作等等,各方面都飽受争議,但随着劇情的展開,這些硬傷,随着固定下來的觀衆,大家興趣逐漸聚攏到了劇情讨論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軒轅敬城“請老祖宗赴死”,特效方面,被不少網友稱贊,軒轅敬城人物鮮明,表演到位

隻是,每一次到了“動刀動槍”的招式比拼時,武打拉垮顯而易見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動漫式武打動作:

每一次看動漫《海賊王》的時候,總是感歎動漫組的“精心安排”,一場打鬥戲份,一招一式慢動作鏡頭,加上角色特寫、周圍角色的特寫,以及時不時周圍人的點評、内心戲、甚至突然中插的回憶戲份,讓原本激烈的打鬥戲份,瞬間拉跨

《雪中悍刀行》無疑是深得動漫打鬥的精髓,上升到高神武學,《雪中悍刀行》還可以借助特效,增加一些震撼的感覺,添加一些“風火雷電”的屬性加持,突出“仙人打鬥”隻在瞬息之間,隻是刹那芳華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但是到了“動刀動槍”的環節,《雪中悍刀行》劇組的武打水準,短闆暴露無遺,一招一式非常拉垮,招式松散不堪,各種慢鏡頭運用

《雪中悍刀行》劇組特别貼心,劇中的武打動作,一招一式都為觀衆“用心拆解”,一般到了“動刀動槍”的招式PK的時候:

1、正反兩方對壘,給面部特寫

2、一招一式的武打動作特寫

3、打鬥中的演員面部特寫

4、旋轉、停止等慢動作

5、一方受傷吐血、或死特寫

《雪中悍刀行》劇組是将“比武隻在一瞬間”的理念貫徹到底,沒有華麗的動作,隻有散架的招式,大手一揮就是兩袖青蛇,各路豪俠打架,除了内力有特效加持,那就剩下飛、劈、砍、擋、躲了

看上去,似乎大家學的功夫都差不多,除了内力不同,也沒什麼不同,都是砍柴師傅們的傳統作業動作

更不要提,蹬腿就飛的大俠們,飛得筆挺又難看,比風筝飛得不可思議多了

毫不誇張地說,《雪中悍刀行》用小孩子耍棍比劃的武打動作,完成了整部劇的打鬥場面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朱亞文飾演的狗血網劇《賴貓得出獅子倒影》正在熱播,超級兵王入贅保護女總裁的狗血網文,終于還是動了。這類小說的一貫套路就是男主扮豬吃老虎,兵王用自己扮豬吃老虎的超級保護力融化了女總裁冰冷的心,順道征服了一個又一個的極緻美女。

此類小說沒有邏輯可言,全憑着YY寫下的爽文,也沒有什麼戀情可言,但沒想到狗血劇真的有人會拍,而且是朱亞文和楊子珊主演。當然,這樣的狗血劇,它有它的優勢,那就是爽啊

為什麼突然中插這樣一部網劇?

因為超級兵王的設計,必然會有武打動作戲份,而這部資源遠低于《雪中悍刀行》的電視劇,被不少網友彈幕刷屏,打鬥戲份好過《雪中悍刀行》太多

一個拳拳到肉,有真實感,一個一筆一劃,小孩過家家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雖然拳擊搏鬥不同于古裝武俠,但是角色都是拼命的,怎麼《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這麼輕描淡寫呢?

電影傳入中國以後,第一部中國武俠電影,是1925年拍攝的《女俠李飛飛》。該片由邵醉翁(邵逸夫大哥)執導,林雍容,粉菊花,吳素聲主演。影片還未脫離傳統戲曲架構,故事俗套,動作更多的是戲曲套路

真正使武俠電影進入世人視線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是1928年,由明星電影公司出品、張石川執導的《火燒紅蓮寺》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該片根據“平江不肖生”的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是第一部根據原版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

要說這部影片有多麼成功,續集連拍,一共18部,就足以證明

《火燒紅蓮寺》的成功,讓中國武俠電影正式進入大衆視野

這之後,武俠電影雜糅小說、神話等,層出不窮,良莠不齊

1965年,邵氏公司老闆邵逸夫對泛濫老套的武打片厭煩,決心要拍攝新類型的武打片,幾經嘗試,張徹在1967年拍攝傳世之作《獨臂刀》,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的影片

硬派功夫,給武俠劇注入了新鮮活力,相較于之前的戲曲套路,武俠劇更偏向現實生活

八十年代末,香港新浪潮電影崛起

王家衛、徐克、程小東等,在武俠劇方面都有不同的突破,相較于武俠劇,大衆開始稱此類劇為功夫片

程小東的《笑傲江湖》,可以說是那一時期武俠劇的集大成之作,金庸筆下的武俠招式、飛天遁地等等,一 一展現,而且武俠角色借助道具比拼,程小東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飛花、落葉、大刀、秀劍等等,可以說随着電影技術和理念的深入,武俠小說的文字描述轉換為鏡頭語言,更為直接和豐富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2000年,李安執導的武俠劇《卧虎藏龍》雖然初期在國内收獲評價不高,票房不佳,但在海外,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人執導的華語電影

相較于以往的香港武俠劇花哨的招式對打,《卧虎藏龍》更偏向于寫意,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加持,讓飄然的武俠片驚呆了老外的下巴颏

可以說,李安的《卧虎藏龍》就是西方對東方神秘武學的向往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成龍電影則是西方大衆對東方武學實際運用的膜拜,道具不限,場地不限,招式大衆化,觀影歡娛之間,炒起了國術熱。

張藝謀在借鑒《卧虎藏龍》的成功之後,拍出了商業電影《英雄》、《十面埋伏》,中國武打電影借鑒好萊塢經驗,吸納好萊塢電影工業,拍攝自己的功夫片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好萊塢請袁和平做國術指導,拍攝《黑客帝國》,利用技術優勢,拍出了經典的“子彈時間”,國内則不少影視劇,開始用“慢鏡頭”濫竽充數

中國動作片借鑒好萊塢經驗,從武俠到搏擊,從招式對比到拳拳到肉

2021年,《新天龍八部》、《雪中悍刀行》此類主打武俠動作的影視劇,水準可謂是令人“大跌眼鏡”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事實上,國産動作片式微,這一點相信大家也有一定的共識,電影除了《戰狼2》,國産動作片沒有亮眼的成績,當然《戰狼2》的票房成績,離不開當時大環境的微妙,和大衆高漲的愛國熱情

好萊塢的《速度與激情》系列、《敢死隊》系列,都有不少的粉絲和不錯的票房成績

我們接受了動作片向實戰靠攏,接受了武功套路向拳拳到肉靠攏,同時我們的武俠片,也在經曆蛻變

武俠離不開功夫,但功夫打鬥場面不再是以往的招式對打,而是有拳拳到肉的驚險刺激,有了華麗但不失張力的對打,借助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助力,動作片在技術上有了成長

但不得不說,一部好的武俠電視劇依舊是“可遇不可求”

有人說是慢動作毀了武俠劇,一個鏡頭語言就能毀了一部電影?

有人說好萊塢模式,不适合本土化的武俠劇

個人不認同這樣的說法

除了武俠夢的離散,劇本的短缺外,我們看到仙俠劇、武俠劇的動作戲,乏善可陳,粗制濫造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流量藝人的沖擊力:

當電視劇的制作費用偏向于明星時,我們可以看到一部劇的品質會整體下滑,尤其是動作戲

2000年開始,我們開啟了追星的新紀元,明星發展從選秀、出道到大放異彩、粉絲接機前呼後擁,時間越來越短

我們的造星能力逐漸提升,流水線操作下的出道明星越來越多

國内明星成名的歸途是什麼?影視劇!

唱歌的演電影、跳舞的演電影,玩說唱的演電影,奧,對了玩說唱的演了不止一部電影,但幸好電視劇首秀前就锒铛入獄,避免大衆接受飯圈洗禮

沒有演技、不肯下功夫

這是流量藝人的通病,哥哥長、哥哥短,仙女姐姐神仙顔值等等,随着資本和流量的狼狽為奸,一部劇的動作場面,一壓再壓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動辄千萬的S+影視劇,主角華麗,磨皮瘦臉,甚至某部劇出現了主角和配角臉色“天差地别”的奇觀,主角磨皮高光到仿佛和配角不在同一個次元内,也是開了眼了

即使有替身,不用藝人出工出力,但流量為王的指導思路,需要精心打磨的動作戲,自然是沒資金、沒錢、沒人

明星的薪酬在整部劇中的資金占比大了,那拍攝、後期等方面資金壓縮,藝人的檔期又滿,能力又不強,那動作戲自然是能砍則砍,優秀的國術指導能不請就不請

而且,為了突出藝人明星,旋轉跳躍,360度甚至720度的慢鏡頭捕捉,也是讓人大跌眼鏡,不費腦又省事的偶像劇套路,加上磕CP看臉的時代,動作場面,隻需要鋪滿愛豆的臉就可以,甚至精緻到每個毛孔

這類理念,積年累月之下,成了慣例,成了行業達成的共識,危害無窮

與其說是觀衆,不如說是粉絲,這年頭粉絲極其包容,隻要明星不犯錯就行,演技不好,他或她不是專業院校畢業,就成了擋箭牌

動作戲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就像“小孩過家家”

不是專業演員,就能爛劇橫行嗎?拿着高薪,就應該出點好活,至少這事擱在歐美日韓,高薪出爛劇是沒市場的

一邊對愛豆縱容,一邊吐槽國産劇垃圾,一邊追海外劇

粉絲多,就能拿主角,粉絲多、資料漂亮就能證明哥哥的商業價值,因為不是專業演員,演技差的理所應當,但争番拿錢有絲毫不手軟

一部劇成功是愛豆的功勞,垃圾全是劇方拉垮的

更不要說,那位頂流瘋批美人,專業院校畢業,但台詞含混不清,粉絲大行其道,為衆多流量藝人樹立了“吾輩楷模”的典範

一次“清朗”不能根除流量毒瘤

影視劇以品質為上的理念,還需多些時日排毒

繼續閱讀